文档详情

大学生活动中心声线分析

f***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0MB
约6页
文档ID:194484200
大学生活动中心声线分析_第1页
1/6

燕山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三级项目报告《建筑物理》三级项目报告 ——燕山大学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声线分析1. 前期调研 背景噪声测试:采用A声级La或等效连续A声级法或累计分布声压级噪声评价曲线NR和噪声评价数混响时间测试T=KV\-SLn(1-a),音质设计调研:音质设计的主客观评价条件一)主观评价标准:1、合适的响度;2、较高的清晰度和明晰度;3、足够的丰满度;4良好的空间感;(二)客观评价标准:1、声压级和混响时间;2、早期衰变因子;3、早期衰变时间;4、明晰度;5、声压级;6、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三)音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防止外部的噪声及震动传入室内,已使室内的背景噪声足够低;2使室内各处都具有足够的响度,;3、安排足够的近次反射声4、使室内具有与使用目的的相适应的混响时间5、防止出现回声、多重回声等声学缺陷二.规范查询响度要求;清晰度要求;音乐演出要求;混响时间控制;容量规模控制——2000座以内(自然声);每座容积折衷——4-7m3/座;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要求平直,或低频略有提升;背景噪声控制:根据使用要求,上限NR-25;避免不良声学现象 每座容积折衷——4-7m3/座;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要求平直,或低频略有提升;背景噪声控制:根据使用要求,上限NR-25。

避免不良声学现象 多功能厅堂的混响时间选择取音乐和语言所要求的T60的折衷建筑处理上的可变混响设计- 可变体积(通常平顶为升降式)- 可变吸声体:幕帘式:卷挂式、横移式、翻转式……多种形状 以短混响的大厅为主,利用电声技术来弥补现有多种技术可用以长混响为主的大厅,也可利用电声技术(主要是加强扬声器的指向性或分散式扬声布置)来解决语言清晰度,但往往有较大限制三.多功能厅堂音质设计(一)音乐反射罩多功能厅堂的体形设计(二)早期(前次)反射声,早期侧向反射声(三)反射声的空间分布平面分析,剖面分析(四)避免不良声学现象:声影区、声聚焦、回声声场达到的声学指标 对建筑声学条件的要求和建议:混响时间T60=1.20.1S@500-1000Hz; 所有装修结构必须牢固,无颤动回声产生,装修完成面无大面积的硬反射面、声聚焦等声学缺陷,控制照明灯具及空调送风的噪声,空调风口必要时加消声器,总噪声满足NR30噪声曲线音质设计:剖面图声线分布均匀并且有A+B-C<17满足第一次反射声的声线分布需求,并且二楼挑台底下有声线分布没有声影区平面声线分析在后面的墙面上采用了强吸声材料防止出现回声;但是由于观众席两侧的墙壁的原因造成平面声线分布不均匀在中间区域没有一次反射声声线分布;并且由平面可以看出没有声聚焦声影区、颤动回声等现象。

厅的宽度和长度相近 的厅,第一次反射声容易沿墙反射而厅的中部没有一次反射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靠近舞台两侧的墙应考虑设计成折线的形状,后墙应有起伏的扩散体,也可以考虑设浅的挑台,以利反射声的均匀分布,同时,应使靠近舞台顶棚能够将声音反射到大厅中部区域舞台上的演员的声音有相当大的部分进入舞台内部,不能被观众接受在举行音乐会时,如将舞台上部、两侧和后部用反射板封起来,使上述声能反射到观众厅能显著提高观众席的声能密度同时舞台板在全频带应当都是反射的其形状应使反射声有一定的扩散,舞台反射板背后便于装拆宜采用机械化的方法由对厅堂混响时间的测定及设计计算可以得出该厅堂设计时的注意事项:顶棚为扩散材料,后墙用吸声系数较大的吸声材料同时在侧墙等部位应该用反射材料以提高厅堂的音质效果,使声线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声缺陷等燕山大学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属于多功能厅,其500Hz的和1000Hz的混响时间平均值以1.2~1.5s为宜,可以将厅内部分顶棚或墙面作成一面反射、另一面吸声的活动构造,根据需要使反射面或吸声面露出,即可改变混响时间,具体的有转动式,帷幕式,百叶式等等由于在一般的观众厅中,观众的吸声量占大厅总吸声量的主要部分,同时又不可能使所以界面都作为活动的,因此靠这种办法能够改变的混响时间的幅度是有限的,一般不易超过10%,为了扩大变化幅度,需增加大厅的体积,增加可变界面的面积。

在改进措施中,应设置活动的舞台反射板,以增加音乐厅演出时的近次反射声,用舞台反射板将舞台空间封闭,也可以延长观众厅内的中高频混达到20%四.参考书目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J67-2001)2、项端祈,实用建筑声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3、项端祈,剧场建筑声学设计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4、王季卿著﹒建筑厅堂音质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 5 页 共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