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194482616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七律长征 第2课时,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七律和长征,同时也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七律长征,感受毛主席乐观豪迈的胸襟和革命情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 联,长征路上无数的艰难险阻。,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都没有退却。,总领句,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含有“千”和“万”的四字词语,万水千山 万紫千红 千军万马 千变万化 千真万确 千家万户 千姿百态 千辛万苦 千难万险 千呼万唤 千秋万代 千叮万嘱,词语积累,“红军不怕远征难 ”要用坚决、充满信心的语气来读;“不怕”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远征难”要放慢节奏,读出红

2、军长征中困难重重的意味。“只等闲”要慢读,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做平常事的平淡语气。,朗读指导,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对偶,五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却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滚动的小泥球一样。,颔 联,英勇无畏,乐观,比喻,仔细观察颔联两句诗的结构,你有什么发现?,它们前半句都是写自然条件的险恶,后半句都是写红军战士的主观感受。,颈 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对偶,对比,喜悦,悲壮,“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时的激动。,“寒”字

3、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使英勇激烈的场面栩栩如生,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水的征服。一“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耸入云的山崖。,以动写静,颈 联,巧渡金沙江,岷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红军战士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在望,诗中又是怎样描述的?,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尾 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承接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喜悦之态。,总结全诗,这两句描写了长征的最后阶段,红军尽管翻越的是

4、“千里雪”的岷山,但望着风雪交加的道路,想着胜利在望,不由得“喜”从心生。,尾 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岷山,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主席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这既是红军现实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乐观豪迈,诗中的“尽开颜”有两层含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了红军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后的喜悦心情,表明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翻过岷山之后,长征胜利在望,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

5、三军过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七律长征,五岭 乌蒙 岷山,只等闲(总起),千山,万水,金沙江 大渡河,尽开颜,腾,走,喜,暖,寒,本诗是一首气势磅礴、气魄宏伟的革命史诗。它通过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在理解诗意、把握整首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朗读。颔联要读出红军的乐观与豪情;读颈联时,语气要先欢快后低沉;读尾联时应语调高昂,读得欢快、流畅,“更喜”要重读,“尽开颜”要一字一顿地读,读出红军的喜悦心情。,本诗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了腾越五岭、疾跨乌蒙、

6、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五幅场景。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或抓住关键词,如“远征难”“只等闲”“五岭”等,边背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指导,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球。,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表现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的赞颂之情。,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和夺取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足

7、见红军神勇无比。,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之感。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阅读链接。,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背景资料,这首词创作于1933年。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主席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解一解,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是谁手持这彩虹在空中翩翩起

8、舞?雨后又见斜阳,雄关峻岭在斜阳的照射下,正渐次显出苍翠之色。当年这里发生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那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装扮得更加美丽。,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 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毛主席诗词名句,2.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念奴娇昆仑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唐朝时期,诗人王昌龄目睹频繁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写下出塞一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借这首诗表达了自

9、己的感情,希望朝廷能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疆,保卫国家安全,整首诗洋溢着爱国激情。,万里长征,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A.比喻 对偶 夸张 B.对偶 夸张 拟人 C.夸张 拟人 借代 D.借代 比喻 对偶,A,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征:A远行; B用武力制裁; C寻求,希望得到; D现象、迹象。,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 2.这次征文竞赛的主题与生态保护有关。( ) 3.鲜艳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革命的 胜利。( ),A,C,D,敬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我们今天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都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些什么?,毛主席的每一首诗词都是那样豪情万丈,令人心情澎湃。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下毛主席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细心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