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

上传人:爱穿****定定 文档编号:194477446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原卷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接触(ch)教益(jio)白炽灯(zh)B.书刊(kn) 间隙(x) 自吟啸(xio)C.氛围(fn) 睿智(ru) 阅览室(sh)D.僧侣(sng) 音讯(xn) 链子锁(s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钟情讲受宽敞 B.优雅消磨灿烂C.暗淡画相豁然 D.点缀四壁和拍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幼年丧母、青年丧夫、善良孝顺的窦娥一直与婆婆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这个大厅

2、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我和几个老同学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又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如果人情消费超过了实际承受能力,甚至到了举债的地步,那显然超出了礼尚往来的范围。也许是生搬硬套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A. B. C. D.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_;_,_,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_。_,_,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其次对于内

3、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那里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A. B.C. 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或许无法承担复兴传统文化重任,但至少也应该减少庸俗乃至低俗的打趣的价值定位。B.共青团中央、青联学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自2005年起在大学中开展KAB创业教育项目,共培训了近1 500多所高校的专业讲师。C.很多杰出作家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有意义也有意思,就可以更好地传播知识、寓教于乐,更好地启迪心

4、智、温润心灵。D.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某高校从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实施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用指纹机进行早签。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5、,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二、能力素养提升(32分)(一)课内阅读(9分)阅读课文,完成79题。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给我知识最多的这个“公书林”。至于老师们教的并不多。B.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那个下午时间消磨得很愉快。C.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D.文中主要记述了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8.下列对课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是为

6、了引出论证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B.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这是一种空间顺序。C.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一句与前面一句写心情的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D.第9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是为了论证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书林”书桌两端的铜制高台灯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B.“公书林”没能帮我养成看英文杂志的习惯。C.在“公书林”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D.此后若干年,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

7、,这里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二)课外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汉字之美王佐良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汉字是最优美的。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它们时,从大自然获得了灵感,也从大自然汲取了最具有美感的形迹和图像。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自身创造的事物中,例如劳动工具和茅舍村落,提炼出美的元素,将它们刻画为用于记录、表达的符号。古代先民们从游牧转变为聚落居住,捕猎种植,饲养制器,举行节庆和祭祀活动,生产劳动的复杂和社会生活的丰富促使他们改进记事、核算、标识的方式,原始的刻画符号便产生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安徽蚌埠附近的双墩古墓中出土了七千多年前的六百多个刻符,这

8、些大多刻在陶碗圈足内的符号,生动地表现了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狩猎、捕鱼、网鸟、养蚕、种植等等,仿佛一幅幅连环画”。可贵的是,那些鹿、猪、鱼等动物符号,线条之简练,比例之精巧,形象之生动传神,让人不禁怦然心动。刻画它们的决不是一双双笨拙的手,而是一双双灵巧的艺术之手,它们显示出高度熟练的技巧、令人惊奇的抽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强烈的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在这样的刻符基础上形成的甲骨文,便具有了旷古绝世的美感。从刻符到甲骨文,大概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史传沮诵和仓颉“发明”文字,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把各地人们已经用了几千年的符号收集起来,为皇室和贵族统治的需要而加以整理和改进,赋予它们公告宣

9、示、表情达意等功能,并使它们形体上更美观优雅、更具贵族气派。比如甲骨文的“人”,一个双臂下垂、弯腰前倾的人,是那时候的人在贵族面前毕恭毕敬的姿态。从甲骨文到金石籀篆(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汉字经历了从“文”到“字”的革命性发展,易诗等文学作品标志着汉语言文学正式诞生,然后是百家争鸣,各种理论学说纷纷登场,迎来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大繁荣。谁能说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不是从我们祖先刻画符号开始的呢?文字的创造是人类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步的一个质的飞跃。尤其是甲骨文,它不像希腊文那样创造出24个字母,拼出人们称谓事物的声音,形成词汇,它是用极其简练和概括的手法,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0、(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概念的、可见的还是纯粹内心的)用单个简洁的符号表示出来,这些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能用以组成文章、记事存档、公文告示、书信往来、抒情表达、论理述评、标识戳记,也就是说,具有文字的一切功能。因此,汉字具有独特的简洁之美。汉字之美,还在于它举世无双的刻画、书写之美。至甲骨文,出现了为王室服务的专业书法家,不仅一笔一画的刀功手法让人赞叹,而且结体布白的清晰概念使一片片刻满文字的甲骨展现出气象万千的整体美。殷商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书法,或挺拔峻峭,或雍容典雅,有天禀元气之象,令人震撼。古代文字书写的变化常常和朝代的更迭紧密相连。殷商之后,西周大量使用青铜器,金文出现繁荣,金文其实已不仅是“

11、文”,而且有“字”,汉字极大地丰富了。相比甲骨文,金文凸显雍容华贵、结构繁复,这与王室贵族讲究奢靡豪华、繁文缛节的生活方式相映衬。从甲骨文到金石籀篆,汉字经历了从简到繁的成长嬗变。然而,终有一天,它会回归到简。秦扫合六国,一统天下,汉字第一次实现了统一,也开始了由繁到简的转变。隶书的出现,使汉字平民化了,为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自此,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兢兢业业,刻意创新,汉字书法之美始现千姿百态的绚丽景象。追求书法之美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大家如群星闪耀,为世人所仰望,“一字难求”“墨宝”成为书法艺术珍贵的代名词,人们用尽一切华美绚烂的辞藻赞颂书法作品,“纤纤兮如新月出于天涯

12、,落落乎犹众星列于云汉”(孙过庭书谱)。从上层阶级到平民百姓都刻苦学习书法,留下了很多“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佳话。近来有人提倡恢复繁体字,我甚以为不可。汉字从甲骨文的简到金石籀篆的繁,历经千年,此后两千多年来一直向简回归,汉字简化既顺应时代,也符合今天数字化的大趋势。汉字的真美在于简,网络时代的汉字将更加简化并愈益展现其无穷的魅力。10.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是世界所有的文字中最优美的。B.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时,从大自然获得了灵感,汲取了最具有美感的形迹和图像。C.文字的创造是人类思维从具象向抽象进步的一个质的飞跃。D.汉字之美,仅在于它举世无双的刻画、

13、书写之美。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论证的中心论点是: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汉字是最优美的。B.文章第段中画线语句是设问句,语意重,语气强,突出强调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是从我们祖先刻画符号开始的”的观点。C.文章第段首先亮出观点“文字的创造是人类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步的一个质的飞跃”,接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汉字具有独特的简洁之美”。D.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论证了“汉字之美,还在于它举世无双的刻画、书写之美”的观点。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经历了革命性的发展,易

14、诗等标志着人类语言文学的正式诞生。B.相比其他文字,金文凸显雍容华贵、结构繁复,这与王室贵族讲究奢靡豪华、繁文缛节的生活方式相映衬。C.汉字从甲骨文的简到金石籀篆的繁,历经千年,此后两千多年来一直向简回归,汉字简化既顺应时代,也符合今天数字化的大趋势。D.在刻符基础上形成的文字,具有旷古绝世的美感。(三)语言表达(14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全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4分)星期天,你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正看得入神,被一阵“咔嚓”声吵到。抬头找到声音的来源,原来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边吃薯片边看书。你该怎么跟他说,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改变这种坏习惯呢?你对他说:“_。”14.下面是某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工作流程,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5分)15.赫尔曼黑塞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中提到,读书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王佐良认为“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请简要谈谈自己的一段读书经历。(200字左右)(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