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4474690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5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详解(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矿井瓦斯是煤炭五大自然灾害之首,被称之为“煤矿第一杀手”,因此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望各队组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本措施。一、矿井概况 1.煤层地质概况4#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下距5#煤层2.853m,平均3.19m。煤层厚度4.16-4.85m,平均4.37m。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2层夹矸,偶见4层夹矸,井田东部该煤层被剥蚀,赋存区均达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和中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井田内该煤层已被大片开采。5#煤层位于山西组底部,下距K3砂岩3.50m左右。煤层厚度2.974.19m,平均3.58

2、m。煤层结构大部简单,不含夹矸和有时含1层夹矸,局部结构复杂,含36层夹矸。井田东部该煤层被剥蚀,井田内赋存区均达可采。煤层直接顶板大多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细砂岩,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2.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情况 4号煤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情况表序号名称4号煤层1瓦斯压力(Mpa)0.552孔隙率(%)5.083分析基水分/Mad(%)0.184分析基灰分/Ad(%)20.255分析基挥发分/Vdaf(%)25.276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流量m3/min100m0.0227百米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d-1)0.0388煤层透气性系数(m2/Mpa2d)0.1759瓦斯含量(m3/t)8.5910瓦

3、斯抽采难易程度可以抽放 5号煤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情况表序号名称5号煤层1瓦斯压力(Mpa)0.602分析基水分/Mad(%)0.213分析基灰分/Ad(%)16.014分析基挥发分/Vdaf(%)23.035瓦斯含量(m3/t)8.54-10.286瓦斯抽采难易程度可以抽放3. 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 回采工作面采用双“U”型通风系统40102瓦斯预抽工作面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由地面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集中轨道巷40102胶带顺槽(40102轨道顺槽)40102瓦斯预抽工作面40102第一回风(40102第二回风)一采区回风巷1二采区回风巷1回风立井经风机抽出地面。50201回采工作面通风路线为

4、:新鲜风流由地面主斜井(副斜井)二采区轨道巷50201胶带顺槽(50201轨道顺槽)50201工作面50201第一回风(50201第二回风)二采区回风巷回风立井经风机抽出地面。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二采区轨道巷掘进工作面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由地面进风斜井(副斜井)一采区轨道巷二采区轨道巷二采区轨道巷掘进工作面(通过局扇风筒供风)二采区轨道与二采区胶带之间贯眼(回风)集中回风巷1回风立井。二采区胶带巷掘进工作面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由地面进风斜井(副斜井)一采区轨道巷二采区轨道巷二采区胶带巷掘进工作面(风筒供风)二采区轨道与二采区回风巷2西贯眼(回风)集中回风巷1回风立井。4.矿井瓦

5、斯涌出情况矿井瓦斯来源主要由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其它地点瓦斯涌出和瓦斯抽放共同构成,其中风排瓦斯量为6.41m3/min,抽放瓦斯量9.53m3/min矿井瓦斯涌出量为15.94m3/min,矿井抽放率为59.8%,风排量占矿井瓦斯涌出总量的40.2%,5.矿井瓦斯抽采情况矿井主要采用本煤层、邻近层、采空区抽放的方法对全矿井进行瓦斯抽放,其中40102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邻近层、采空区综合抽放方法进行抽放。50201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邻近层综合抽放方法进行抽放。掘进工作面采用边掘边抽方法。6.煤层爆炸性与自燃倾向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4#、5#煤层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进行了鉴

6、定:鉴定结果为:4#、5#煤尘均具有爆炸性、自燃等级均为级,为自燃煤层。7.矿井防尘系统回采工作面开采前进行煤层注水,采用动压注水的方式进行注水,注水量以煤壁“流汗”为止,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采用转载点喷雾、雾化水幕,距工作面进回风巷30m范围内安装两道全断面喷雾。采煤机采用内外喷雾,支架采用架间喷雾,掘进工作面在作业过程中掘进机开启内外喷雾、除尘风机、距工作面30米范围内安装有两道全段面喷雾。工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综合防尘措施,工作面防尘水源来自地面高位水池,通过静压水管连接至工作面,工作面选用896无缝钢管,静压水管在带式输送机巷道内每隔50米设一洒水三通阀门,其他巷道每隔100米设一洒水三

7、通阀门,供工作面防尘洒水用,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冲洗一次,顺槽中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积尘,大巷中每三天至少冲洗一次,工作面顺槽每隔200米设一组隔爆水棚。8.防灭火系统矿井采取黄泥灌浆、注氮、喷洒阻化剂、束管监测、人工预测预报的综合防灭火系统,在回风井工业场地内安装有黄泥灌浆站,浆液通过地面灌浆站连接灌浆管路铺设到风井底、集中回风、采区回风、工作面回风顺槽接至采空区进行黄泥灌浆。注氮系统在一采区轨道巷安装有两台注氮机,注氮机通过注氮管路连接至工作面采空区。喷洒阻化剂采用两台安装在工作面牵引列车上的阻化泵通过该系统对采空区进行压注和喷洒。束管监测系统通过地面抽气泵直接将工作面上下隅角内的

8、气体抽至地面气体监测室,每天对采空区内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每天三班对自然发火观测站进行观测、每七天对通往采空区的闭墙进行观测。 9.监测监控系统矿井采用KJ70N监测监控系统,配套有KJ70N-F型号分站,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开停传感器等传感器全部按规定安装到井下各个地点,并按相关规定设置了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能够实时监测井下各个地点的瓦斯浓度及其他情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10.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本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符合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压风自

9、救系统覆盖全矿井。以满足井下各作业地点供风,保证矿井发生事故时人员能迅速找到供气气源。矿井在地面设有压缩空气站,井下压风管路采用无缝钢管,井下主要巷道均布置压气管路,每100m左右设压气支管一个,压风管路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矿井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8人使用。井下变电所、绞车房,机电硐室、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处均设有支管,以便于井下发生灾情事故时,井下被困人员就近开启压气支管,保证在受困地区能得到气源。11.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水源来自地面的生活高位水池通过静压供

10、给,地面生活高位水池水源、水量、水质均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在距采掘工作面30米的范围内全部安装了供水施救系统,其它地点每隔200m设置一组供水施救系统。 二、矿井瓦斯治理工作要求1.系统合理矿井必须具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工作面无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及其他不正规的通风,严禁工作面出现无风、微风作业的情况出现,40102回采工作面、50201工作面全部实现双“U”型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采用双巷掘进,工作面通过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供风。2. 设施完好矿井的调节风门、风门、风桥、密闭的构筑位置、规格、质量、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调节风门的插板必须备足,且规格、质量必须能满足工作面调风的需要

11、,上述各地点的设施瓦斯防治中心必须按规定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确保工作面设施完好,为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提供保障。3. 风量充足瓦斯防治中心必须按规定每10天对矿井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角联巷道每3天进行一次测风,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工作面所需风量必须按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标准进行计算,保证工作面的实际需风量不得小于工作面的计划风量,严禁工作面超通风能力生产。4. 风流稳定工作面的风流必须保证持续稳定,以防止因工作面风流不稳定,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的积聚,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不能有效排除工作面的粉尘等情况,给工作面的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5. 多措并举,根据矿井的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及

12、工作面的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煤层透气性系数、百米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等因素,合理的确定工作面的抽采方法、方式、合理的预抽时间等,保证工作面在回采前确保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6. 应抽尽抽在工作面开采前确定工作面的瓦斯来源,针对工作面的瓦斯来源,采取针对的抽采方法,并不得少于2种抽采方法,把煤层中的瓦斯最大限度地抽采出来,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7. 抽采平衡矿井要合理的安排好预抽时间,保证工作面可以正常的接替,其基本要求是工作面的瓦斯抽采能力必须与采面接替相协调、相平衡,使回采工作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8. 效果达标矿井必须坚持“应抽尽抽、多措并举、抽掘采平衡”的原则,通过抽采使矿井瓦斯涌

13、出量明显降低,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瓦斯浓度均不同程度的下降,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9.装备齐全矿井必须按相关规定标准,在工作面、回风流、上隅角、工作面顺槽回风流的测风站及其他地点安设相应的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安设情况设置相应的分站和电源等设备,传感器、分站、电源等安装要符合规定要求,保证系统运作不间断、不漏报。10. 数据准确矿井瓦斯传感器必须按期调校,其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要准确,其他传感器也必须按期调校,保证井下所有的传感器都能将监测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地面中心站。11. 断电可靠矿井所有的瓦斯传感器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测试,保证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被控制地点的电源。12. 处置迅速

14、矿井要制定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贯彻学习,保证当瓦斯超限和各类瓦斯异常情况出现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13. 责任明确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矿井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矿长,下至作业现场的每个职工,都要明确自己在矿井瓦斯治理中的职责。14. 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并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使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科学有效。15. 执行有力再好的

15、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等于“零”,所以要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坚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落实岗位责任,实现群防群治。16.监督严格矿井瓦斯治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但是由于时间长,任务重,在矿井瓦斯治理工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滑坡,为了保证瓦斯治理工作能够一如既往、不断前进,我们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瓦斯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三、年度瓦斯治理目标1.将高瓦斯矿井抽成瓦斯矿井。2.杜绝井下任何地点瓦斯超限、瓦斯积聚。3.保证采掘工作面的正常生产。4.保证矿井无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年瓦斯“0”超限的目标。5.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不出瓦斯事故。6.在全体干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四、坚持正规合理的通风系统1.主要通风机必须定期进行切换,并进行检修和维护。2.主要通风机必须按规定进行风机性能测定,保证主要通风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3.保证通风机在驼峰以下运行,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