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4408997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业管理人才培育体制的构建 一、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的必然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物业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多达3万家,其中的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就有300多家,从业人员也超过了300万人,物业管理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物业管理的覆盖率趋近50%。这一连串的数据显示,物业管理这一新兴行业在我国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的深入和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的产品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品牌时代。品牌时代的物业管理行业正在朝着区域化、市场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强调的是品牌的创新和人才的创新。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在

2、物业管理行业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从品牌下手,从信誉下手,打造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忠诚度的物业管理品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品牌的竞争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但是,有些地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内部存在人才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职业素质较低等现象。有些公司的员工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他们的文化程度往往只有高中及以下水平,且多数员工往往得不到严格的技能培训,导致职业素质低下,很难满意公司的工作要求。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很多公司出现了经营管理不善的不良局面,往往难以承担打造物业管理品牌的重任。因此,物业管理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基层服务人员和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有用

3、的人才,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更好地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进行才培养。为了培养物业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物业服务为宗旨,全面实施专业基础建设和实体营运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更好地促进工学结合,工学相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完善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教学理念。 二、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中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的形式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的关键。工学结合作为学校教育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我国教

4、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实践创新,也是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深远意义。 1.学校方面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运用社会中的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培养,将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不仅实现了工作增长见识、工作培育人、工作训练人的目的,还达到了学校就业与教育相结合,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高职物业管理教育是一项耗资大的一

5、门教育,学校要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就要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校内进行企业仿真环境训练投资较大,打造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不是学校或是政府投资就能满足其要求的。此外,聘请教师进行实习指导也是一门较大的开支。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环境资源,历练自己,实训自己,大大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物业管理工作实习任务书、指导书等,实现了物业管理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物业管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此外,通过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监控,强化实习管理和实践质量监控,推进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确保

6、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能道德素质的提高,因而保证了高职物业管理教育特色和质量。此外,教师针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也完善了物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2.企业方面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一方面,与学校进行长期的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得到加强,校企双方对于学生进行了全方位地引导和教育,培养了学生在实习期间认真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组织纪律等,对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起到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与学校进行正式交流,通过总结会等进行不同思想的碰撞,激发出创新的元素,促进了企业管

7、理制度和服务制度的创新,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用人需求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企业的培训、教育和文化,参加了企业物业管理服务实践,熟悉了企业的作业流程和运营理念,逐渐向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方向靠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训风险和用人成本。将企业的职业教育与学校的一般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企业用人目标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融合,从而缓解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压力。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借助于高

8、职院校和学生学习这一平台,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使得全社会对企业产生了较高的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就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 3.学生方面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在职业培训时,加深了对物业管理专业理论的认识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团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得到大大提高。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9、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与校园文化和运行机制完全不同的企业中实习和培训,缩小了学生与职工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向准职业人和职业人的方向得以快速转变。学生在企业进行预岗实习,能感受到良好的职业氛围,体验到企业文化的魅力,以便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这些人力资本越来越推动学生在竞争激励的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 三、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给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的要求和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很难发挥工

10、学结合的作用。一般来讲,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和企业的观念落后阻碍工学结合。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空间狭小,教学设备和资源不足的高职院校还停留在自己的封闭式办学理念中,不愿意和企业合作;然而有些企业还停留在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阶段,认为培养学生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不愿意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和企业的陈旧观念下,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开展和实施。 2.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制约工学结合。 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学脱离生产实践,形成工学分离的情况。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重视知识认知

11、过程却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客观上阻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想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就要克服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的障碍。 3.工学结合缺乏动力机制。 在目前实施工学结合的模式中,大部分都是为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主动联系企业,而企业主动找到学校要求工学结合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正是工学结合动力机制不完善的表现。此外,有些企业为了配合学校,往往只提供实习基地和安排学生生产,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全方位培养却不太重视,并在实习完以后少于关注学生和学校的动态,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是通过产学合作,实现教学和生产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企业和学校的

12、双赢的合作机会,是建立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优化组合。 4.工学脱节使得工学结合效果不佳。 在学习和工作问题上,学校和企业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教学和实践缺乏一个较为明确的目的性和统一的计划性,造成了工学严重脱节,联系不紧密,学生学到的在实践中没有用,在实践中做的事并不是所学的知识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例如,学校关注的依然是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关注的仍然是企业经济效益,使得工学严重脱节。 四、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推进工学结合的对策 1.通过科学职业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结合市场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也

13、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首先,学校要成立企业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大范围的人才市场调查,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其次,学校要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确定专业的岗位和岗位群,明确毕业生应该具有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最后,根据专业毕业生需要的知识、素质和技能要求,确定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三个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专业拓展能力进行全方位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只有了解市场需求,从职业分析出发,才能确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物业管理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基层服务人员和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要求人才不仅具有精神的物业

14、管理知识,较高的服务水平,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干预创新的精神。因此,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业管理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物业管理技巧和市场开拓能力,有维护物业、服务业主等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后,学校要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分步骤实现。学校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职业性。学校的理论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和教学体系都应该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适应,并与就业相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适

15、合专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实践性。教学中要体现较强的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要重视学校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校考核和企业生产实习考核相结合,促进课堂与实习一体化,全面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适应性。学习要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教学办学模式、考核模式等,使得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挂钩,构建起维护物业、服务业主和经营项目为专业职业能力的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队伍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就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16、让师资队伍发挥好教学和强校的根本作用。近年来,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针对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了教师的专业结构,但是专业教师的结构全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学校专业教师数量大,占学校人员编制的很大比例,使得学校难以引进新的专业教师,制约了学校的办学效益。随着科技进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进一步加快,积极拓宽高职教育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聘用企业的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措施。首先,学校要实施教师实践锻炼工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中去定岗挂职,参加实践训练,吸收企业中发展的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了解企业相关专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引领学生向职业化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