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提高加授蒙语学生的蒙语文学习能力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KB
约6页
文档ID:194402434
如何提高加授蒙语学生的蒙语文学习能力_第1页
1/6

如何提高加授蒙语学生的蒙语文学习能力 摘 要:目前汉语授课加授蒙语学生普遍学不好蒙语文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根本一条就是语言障碍问题那么,如何排除语言障碍提高学生的蒙语文学习能力? 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区环境;二要继续加强双语教学或三语教学;三要注意直观教学,讲课要生动形象;四要引导学生学会蒙文同音异义词、同形异音词,并能恰当运用;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能力;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蒙语的良好环境;七要注重加强作文训练 关键词:语言障碍 加授蒙语学生 学习能力 蒙语文学科是在广大蒙古族中小学校教育阶段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对蒙古族少年儿童进行蒙古语文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蒙古语文能力和素质,是蒙古族学校的根本任务之一然而,由于语言障碍等诸多原因,汉语授课加授蒙语(这是辽、吉、黑东北三省蒙古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却普遍学不好蒙语文,严重影响着蒙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两基”、“两全”的目标要求,努力排除汉语授课加授蒙语学生的蒙古语言障碍,尽快提高其蒙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蒙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广大蒙古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项最重要的课题。

下面就针对东北三省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加授蒙语学生的蒙语文状况及其授课形式 目前东北三省有蒙古族人口近一百万,约占全国蒙古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约占全世界蒙古族总人口的八分之一有关资料显示,东北三省有蒙古族少年儿童约11万人,就其语言使用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使用蒙语为主辅以汉语,这类少年儿童约有2万人,约占蒙古族少年儿童总数的18%;二是以使用汉语为主辅以蒙语,这类少年儿童约有5万人,约占蒙古族少年儿童总数的46%;三是完全使用汉语的,这类少年儿童约有4万人,约占蒙古族少年儿童总数的36%这种语言使用的差异性,导致东北三省蒙古语文教育不得不采取汉语授课加授蒙语和蒙语授课加授汉语两种教学形式,其前者是东北三省蒙语文教学形式的主流因此,继续加强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教育,尽快提高学生的蒙语文学习能力,是东北三省蒙古族中小学校蒙语文教育教学的奋斗目标 二、加授蒙语学生学习蒙语文的主要障碍 目前东北三省蒙古族中小学校汉语授课加授蒙语学生的蒙语文成绩普遍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语言障碍刚入学的加授蒙语学生,由于不通蒙语,在接受蒙语文教育过程中满脑子都是语言障碍,会读但不知其义,由于不理解“词”义就无法记住词形。

如,教“гар(手)”(引号内为西里尔文――下同)一词,学生会读,如果不用汉语进行解释,学生就不知道“гар”是什么东西,“гар”一词在学生大脑中反映出来的只是信号,没有图像反映,因此学生学的每一个生词都是这样含含糊糊,囫囵吞枣,无意识的接受这样一来,他们对“гар”一词就无法牢固的记下来,由于不理解词义,就无法使用,不会组词,不会造句,更不会写文章到了高年级加授蒙语学生虽然能听讲一些简单的蒙语,但他们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很有限,很难区分蒙文同音异义词这样,在组词、造句、写文章中常常出现错别词,如把“гаР(手)”写成“гаЛ(火)”,把“нар(太阳)”写成“нэр(名字)”,把“ир(来)”写成“яр(揭开)”等等由于蒙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完全相同,到了更高年级加授蒙语学生在其作文训练中又常常出现病句,如把“будаа иднэ(吃饭)”写作“эднэ будаа(饭吃)”,把“гараа гарга(把手伸出来)”写作“галаа гарга(把火取出来)”,把“улсаа хайрлана(热爱祖国)”写作“улс хайрлана(祖国热爱)”等等以上现象都是语言障碍造成的后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认真研究,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排除语言障碍,就想提高加授蒙语学生蒙语文学习能力,是很难办得到的。

实践证明,给加授蒙语学生教授蒙语文,最难的是作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原因何在,说到底还是语言障碍问题,因为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与掌握甚少,蒙语过不了关,不可能用蒙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在教学中排除语言障碍,提高加授蒙语学生蒙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 如前所述,努力提高加授蒙语学生的蒙语文学习能力,尽快提高蒙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是东北三省蒙古族中小学校蒙语文教育教学的奋斗目标要想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要给加授蒙语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区环境也就是说要多办一些半寄宿制或全寄宿制蒙古族小学,把学生从原来生活的环境中调出来,更多的与会说蒙语的蒙古族群众和同学接触、交往,在接触和交往中学会蒙语,打破汉语的束缚,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强化训练,进而提高其蒙语文学习能力这个方法成功率较高,适用于加授蒙语学生,但这种方法的费用相对高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验 第二,要继续加强双语教学或三语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汉语辅助教学,特别是对那些刚入学的加授蒙语学生,识字教学一定要过关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好教学对象,对每一个生词,要弄清蒙语词义、汉语字义,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字音、字形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字词对译讲授,如“сайн”一词汉语意思为“好”;同时指导学生分组反复开展对译读法即一组读蒙文,一组读汉文,用这样的方法来排除学生大脑的语言障碍。

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克服害羞心理,大胆地学说蒙语,会一句说一句,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说错也没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要少用汉语,多用蒙语,要用蒙语多提问,要求学生用蒙语回答 第三,要注意直观教学,讲课要生动形象蒙古族学生相对处在较偏僻的地区,交通也不便,经济相对落后,视野不开阔,接受新东西比较缓慢,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即使用教学挂图或实物模型等 ,如讲“цахилгаан тэрэг(电车)”要借助电车的教学挂图,使学生亲眼看到“电车”是什么样子的,与其他车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蒙语学习能力 第四,要引导学生学会蒙文同音异义词、同形异音词,并能恰当运用这一点可以教给学生用组词或造句来理解词义的方法,使他们知道,音同而义不同的蒙文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同样,形同而音不同的蒙文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不能随意组合,如在“асар барих(盖楼)”和“багш барих( 拜师)”中的“барих”一词是同音异义词,其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前者表示“盖楼”的“盖”的意思,而后者则表示“拜师”的“拜”的意思。

第五,要注意培养加授蒙语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能力加授蒙语学生由于识字能力差,读音不准,阅读不流利,怕在同学面前读课文,也怕教师叫他(她)背诵课文,这种心理必须要克服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进行读法训练,顾及到大多数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阅读时要让学生大声地读,别怕读不准、读不好和读错需要背诵的课文一定要做到人人过关,因为加授蒙语学生学习掌握蒙语文有个过程实践证明,加授蒙语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背才能积累词汇,掌握蒙语语法规律,提高蒙语文的学习能力 第六,要为加授蒙语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蒙语的良好环境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性播放一些蒙汉对译歌曲、蒙汉对译广播影视节目等 第七,要注重加强作文训练作文训练,乃是蒙语文教育教学的综合训练,因此在训练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具体训练时不妨采取下列方法:(一)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抽出两三名蒙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蒙语蒙文来表述活动的时间、地点、过程和意义等,然后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范文写在黑板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课件)讲给学生听,之后把范文擦掉,让学生自己写文章二)可采取看图作文训练,因为此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想象力等优点,故人们在作文训练中常用。

具体训练时,首先把内容健康、色彩鲜艳、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挂在黑板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投影仪等先进的手段),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最后让学生用蒙语讲出图中表现的内容三)可开展命题作文训练,实践证明,这一训练对加授蒙语学生来讲,是难中之难,绝大多数学生写不好因此,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根据题意写好提纲,依照提纲要求一句一句地进行写作,此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先用汉语思维后用蒙语写作,蒙、汉语思维交叉进行,这时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蒙、汉语之间的语法关系,要求他们构思时可以用汉语思维,但一定要用蒙语语法规则写作,尽力做到少出现语病 参考文献: 乌云达来,白春芝.加强和改进蒙古语文教育不断提高东北三省蒙古族整体素质.蒙古学通讯(26)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