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194316603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熟话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汤姆叔叔的小屋来说,也是一样。这本三十多万字的书,浓缩了美国内战爆发前的社会现状,揭示了南北战争爆发的社会根源,它包罗万象:宗教信仰、风俗、服饰、建筑、生活方式、思想以及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密约等等。这本书的发行,甚至直接成了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个重要导火索。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因此,这本书被无数次翻拍成电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当初我在书店的时候,一排的外国名著,我就相中了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个温暖的名字。小矮人唧唧一直处于压抑、挣扎与煎熬中无法

2、自拔,尽管它一次又一次地想要从零开始,另外开辟一条道路,但却让怯懦充斥脑海,迫使自己放弃眼前的机会。然而,长时间的日复一日的等待,终于让它感到疲惫与厌倦,它也开始明白:害怕失败的结果就只有失败。它选择了正视自己的行为,也懂得了既定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更变不回之前的样子。时间在流逝,生活在改变,我们不能犹豫与踌躇,而是该大踏步地向前走。这本书在我国最早被翻译为黑人吁天录,我想这并不准确。这样的名字单纯的只表达出小说里每个黑人的悲惨生活,他们的无声呐喊与祈祷,但是在某一方面来说,他们又比打压他们的奴隶主更加富有。我读完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合上书,看着窗外漆黑的世界,我感到了失落,为什么善良、好

3、心的人们都落得如此下场?忠厚热情的汤姆叔叔,单纯可爱,犹如一个天使的娃娃。年轻英俊善良的圣?克莱尔先生,还有好心的谢尔比先生,为什么都无法逃脱恶劣的折磨?首先,从它的“缘起”开始,作者介绍说她有许多的收藏,全是一些古老的东西,她说她的这些宝贝珍藏,每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并把她的宝贝用照相机拍了下来,保存起来,后面的所有故事就是根据她看到的任意一张照片,然后写下的一篇篇故事,最后,因为某些原因,她把这些东西送给了别人。而汤姆叔叔的小屋正如我第一次感觉到的那样,这是一个温暖名字,我们能从黑人的悲惨遭遇之外,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温暖,尤其是从汤姆叔叔身上。引用乔治少爷的一段话:“朋友们,正是在他墓前我对

4、上帝发誓决心绝不再拥有一个黑奴,只要有可能就要解放他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由于我而妻离子散,像汤姆那样死在一个偏僻的种植园里。所以,在你们欢庆自由的时候,你们要想到应该感谢那个好心的人,善待他留下的妻子儿女来报答他。每一次当你们看见汤姆叔叔的小屋时,想一想你们所获得的自由,让这所小屋成为一个纪念碑,使你们时时想到要学习他,做一个和他一样正直、忠实的基督徒。”这就是那温暖的小屋,建造在悲惨人们冰冷内心的小屋,他可以融化冷酷地心灵,繁盛荒芜的土地。再就书中人物的肖像描写来说,那也堪称一绝。书中对于每个人物的肖像描写都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能让人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被描写的人的样子。他们的形象是那样鲜活

5、,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然而他们交汇的命运,谱写了同一个感人的故事。正如东西方的美术画派一样的区别,东方以线条造型,书法入画,讲究笔墨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而西方以明暗造型,尤其以油画为例,他以素描为基础,要求写实,具象绘画,有着完备的科学性和丰富的艺术性。这些东西,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描写上表现出来的感觉也是一样,东西分明。例如,史记中的人物列传,几乎没有多少人物外形的描写,多从人物的事迹上发展体现此人的志向、性格、气节等。而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对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有具体的外貌描写,他们独有特色,读者仅从这些外貌描写中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不禁让人拍手叫绝。例如书中对

6、黑奴贩子利的描写:他的个子不高,身材粗壮,五官粗俗平凡,带着出身低下又拼命想在社会上往上爬的人所特有的一副自鸣得意、装腔作势之态。他的穿着打扮过分考究,一件好多种颜色的俗不可耐的背心,一条带鲜艳的黄点子的蓝围巾,一条十分耀眼的领带,这些倒是很切合此人的总的气派。他粗大的手上带着许多戒指,身上带着一条沉甸甸的金表链,表链上有一串大得吓人的五光十色的印章这丑陋形象呼之欲出,让人打从心里讨厌这个自以为是的小人。例子不胜枚举,我也只能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最后再来谈谈这本书题材的选取。斯陀夫人通过自己亲眼所见或是朋友的所见所闻为原型,写下了黑奴的悲惨生活。虽然这离我们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是深远的意义与智

7、慧能永久地启迪我们的心灵。正如斯陀夫人向我们传达的一样,那些受苦受难的黑奴并不需要我们的同情与施舍,相反地,我们要同情可怜的是那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白人和那些道貌岸然的基督徒。比起锦衣玉食和享不尽的财富,黑奴拥有的是精神上的超脱,他们的灵魂更接近上帝,他们能倾心诉说,诚心祈祷,告诉上帝自己已经拥有的美好一切(虽然他们拥有的微乎其微),上帝与他们同在。而那些可怜的人,他们在贩卖、鞭打黑奴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在受着无比残酷的煎熬,而且永远不会受到自己的宽恕。正如奄奄一息的汤姆对残暴的黑奴主雷格里说的那段话一样:“啊,老爷!别让你的灵魂背上这个罪孽吧!它对你的伤害将大于对我的伤害!你就尽你所能折磨我吧

8、,我的苦难就要到头了;但是如果你不忏悔,你的苦难永远没有头!”这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贯穿全书的始终,让身处黑暗的人们不再煎熬,给白人指引,清楚地看见他们的使命,也让我突然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后,我知道这个世界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关心身边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要平等友爱地对待他们,让身边所有的人都能幸福的生活。篇二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斯托

9、夫人并不是一位职业作家,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之后也未曾见过新作,然而仅此一本书就足以让她赢得终身荣耀并载入史册。林肯总统的评价是这样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直接导制了南北战争。虽然有些夸张,但并非虚言。这部小说流传广泛,极大鼓舞了南方奴隶的反抗情绪,也坚定了北方领导人的信心。它的影响已不只停留在纯文学方面,而是更多的涉及到人文主义,涉及到政治时局。或许她的初衷就并不是写文字,当作家消遣,或者谋生。因为她并不擅长文字表达,一切源自于她伟大的同情心。当她亲历了南方奴隶种植园后,便毅然拿起纸笔,将所见所闻用小说故事在报纸上连载。可以说我是从看林达的三部曲才开始对美国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感兴趣的。正是林达高

10、超的讲故事才能将我引进了这扇门。但是在我对美国社会的运转机制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才开始发现林达的局限性。多数人未曾见过黑奴,对黑奴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口口相传和自己的想象中。突然黑奴的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人们给予的已不仅仅是关注,同情。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态度决定成败了吧?根据“吸引力法则”,我想我们讨厌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应该就是那样的人,因为我们能讨厌就证明能量得到了吸引,只是我们从来不承认罢了。书中也提到了: 情绪的障碍、体验、爆发和疗愈。我想可以这样理解:困难-感受-发泄-愉悦。其实,就像书中说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不同的功课,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困难和情绪出

11、现。与其说不同,倒不如说相同,因为他们存在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完成功课。不知有多少人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呢?想必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当你无所畏惧时,你会怎样?”这句话吧,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都会深有感触。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正因为我们的心中有所顾虑,才会思考甚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境况。虽然这本书是一个寓言故事,但是他却告诉我们“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让我们寝室四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其实这部小说从故事情节上讲并没有多么扣人心弦,换个角度,如果这本书放在今天出版,其影响力说不定连红火一时的网络小说都不如,正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敏感题推出,产生了裂

12、变效应。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铁肩担道义,敢于站出来为千里之外的黑人同胞们讲话,据传闻讲,她也曾被跟踪或者是密谋暗杀。上帝总是垂青于为人类做好事的人,斯托夫人安然无恙。总之,这本小说逢时而盛,却不能将功劳归于时运,还是那句话,一切源自于她伟大的同情心。自杀的缘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缘由往往不是最有力的。引起危机的缘由几乎常常无从查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杀如通俗剧一样,相当于忏悔自己不知一生为何物,碌碌而为之。然而,我们不必给出太多的相关类比,不如回到日常用语当中。忏悔只是一句“人生不堪如此多的苦难”。还记得第一次被“命运”这个词深深击中的时刻。那是在我中预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为我们朗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是不同寻常的事,完全脱离课本的教学给尚且十二三岁的我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因此我听得很认真。第一次知道了“史铁生”其人,感受了他最有名的这篇散文,和其中几个人的故事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