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0年3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一(4)_2020年3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0年3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一(4)_2020年3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一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3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我国西周时期“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属性。 A.历史性B.历史继承性C.永恒性D.质的规定性 2.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洛克 3.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也使
2、得( 更为合理。 A.政治制度 4.()是( ) 。 ) B.教育目的C.学校管理D.人才流动 )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 A.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教育体制 B.教育目的、教育方针 D.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5.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 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A.交流功能B.创新功能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 6.走进某校园,我们看到学生的艺术作品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制作的手工作品放置在展览区,嘉奖 优秀学生的信息张贴在显眼的位置。这
3、主要体现了道德教育的() 。 A.环境陶冶法B.奖惩结合法C.实际锻炼法 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式 8.基于每一所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A.区域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 D.品德评价法 D.说理教育模式 ) 。 D.国家课程 9.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 话主要思想是() 。 A.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 10.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
4、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教学方法。 1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 ) 。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D.动作直观 11.与启发性原则的实施要求无关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C.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12.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离座率会下降。 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 13.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 A.情景记忆B.程序性记忆C.陈述性记忆 14.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
5、1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学龄期的任务是( 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 ) 。 D.外显记忆 D.注意的稳定 ) 。 A.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D.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 16.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问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 A.冲动型 17.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 童会以为() 。 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A.甲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B.乙同学错误大 D.两者错误一样大 18.()是学
6、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B.家庭C.社会D.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19.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的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 有的心理问题是() 。 A.学习困难综合症B.焦虑反应C.厌学症D.强迫行为 20.群体规范就像一把尺子,摆在每个群体成员面前,约束着他们,这表明了群体规范的( 能。 A.维系群体 21.李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每次他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等他一走开,纪律明显 涣散。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 A.专制型B.民主型 )功 B.评价标准C.行为导向D.惰性功能 C.放任型D.兼有 AB 两种类型 二、辨析题(本大题
7、共 4 题,每题 8 分,共 32 分) 2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 2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24.示范与讲解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25.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手段排除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培养班集体的方法有哪些? 27.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28.遗忘有哪几种理论解释。 29.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3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赫铁军是以 260 分的成绩进入学校的,他当然不够学校
8、的录取分数线。之所以破例录取他,一是他 的书法老师极力推荐,二是他的父母全不在身边,他一个人在高密读书。可不曾想到,第二周校园里就 找不到赫铁军的影子了,原来他躲到一个书法训练班里写字去了。开学十几天,把他困在教室里,除了 作业就是考试,一天不写字就手痒的他,怎么能受得了这种约束。有人提出不要他了,因为十几天的学 习都不能忍受,要熬过漫长的三年高中生活,对他来说肯定是个神话。 一个喜欢写字的孩子,为什么偏偏不喜欢学校,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学校出了问题?我陷 入了深思。当时学校的报告厅正在维修,大牌子需要请人题名,我想人选有了,就是这个赫铁军。我见 过他的字,蛮像回事。报告厅的牌子挂上去了
9、,草书中带着一点王羲之的风韵,谁见了都要问问作者, 都以为这个赫铁军是一个书法家呢!实际上我们的行为不就是在创造书法家吗?这一招还真见效,小赫 不逃学了。 然后我们让他牵头,组建了一个书法协会,把全校的书法爱好者组织起来,会长就是这赫铁军。同 学们在一起,关注的事情也多起来。慢慢的小赫把目标锁定在中央美院,但是同时他也了解到,中央美 院的文化课成绩不低。他开始找到老师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发愤图强。 内在的动力决定着人成长的速度。小赫就这样开始他自强不息的奋斗旅程,而且用他的变化感动着 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三年以后,他果真考入了中央美院。但这个时候,人们反而不再震惊了。 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体现的
10、德育原则。并说明使用该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 31.材料: 初三学生小然由于父母工作变动,经常转校。这次转校后,教她的有一位博学多才、风趣幽默、风 度翩翩的男老师。小然对老师产生了爱慕之情,心想遇见这么好的老师不好好学习会对不起老师的,她 在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上就狠下功夫,但是成绩并不见涨。小然见到这位老师就紧张,但又总是想见这 位老师,最终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荒废了学业。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小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针对小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2020 年3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历
11、史性体现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不同点,历史继承性体现不同历史阶段教育 的相同点。 2.【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将心理学和哲学作为教育学的基 础。 3.【答案】D。解析:科举制是破除门阀制度,让民间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进入管理阶层。在当时是 一大进步,一举奠定了一种社会选人制度。对后世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这是大隋留给人类的最重大的 贡献。科举制对于人才的合理流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4.【答案】D。解析: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 必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5.【答案】B。解析: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
12、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人们把已有的 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文化得以发展。体现了文化的创新功能。 6.【答案】A。 7.【答案】B。解析:认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 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 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 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社会模仿模式认为品德的获得需要通过观察他人 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
13、学习 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说理教育模式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 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模式。 8.【答案】B。解析:考查的是校本课程的概念。 9.【答案】C。解析: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论述有力地指明 了课堂教学师生二元重要参与要素在课堂教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 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0.【答案】A。解析:标本属于实物直观。 11.【答案】C。解析:贯
14、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包括: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 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 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因此不包括巩固的科学性。 12.【答案】C。 1 13.【答案】B。解析: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区别: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情描述的记忆,如自 我介绍,这是属于外显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是指技巧性的动作,如骑脚踏车,这是属于内隐记忆。 14.【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
15、 特性。构成注意分配的条件:(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 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15.【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主要指 6、7 岁-12 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16.【答案】A。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 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 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 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 服从权威为主要特
16、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 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 错误的大小。 18.【答案】A。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场所。 19.【答案】D。解析: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 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数数是一种典型的强迫症行为,故选 D。 20.【答案】B。解析:个人独处时,各人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当他们一旦结合成为群体,就会在 判断和评价上逐渐趋于一致,这种统一成员意见、看法的功能,就是群体规范的认知标准化功能。群体 规范就像一把尺子,摆在每个成员的面前,约束着他们,使他们的认知、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 形成共同的看法和意见,即使有个别人持不同意见,但由于规范的压力和个人的遵从性,也势必使其与 规范保持一致。 21.【答案】A。解析:二班同学在老师“在与不在”时表现不一,说明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倾向于专 制型,致使学生对领导的依赖性较强。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此说法正确。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