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3949386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用化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 摘 要 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教师作为创造教育的设计者、实施者进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的研究是在作者日常教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 关键词 创造教育;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实验技能 就我国的创造性培养的实践研究来看,大都集中在中小学,大中专相对来说很少,尤其在护理专业。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学校对创造性培养漠然视之或是只停留在口头的层面上。或是在“做秀”没有进入到教育教学的内循环系统。笔者试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策 略与培养模式上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做些尝试。 中高等专业学校培养出

2、来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更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和发展。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办特色校,培养出有特色的人才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国内研究现状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比较系统全面地提到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家,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 他号召教育工作者要“发古人所未发,明今人之未明”。他还在由他创办的育才中学推广创造教育,设立了“育才创造奖金”发表了创造宣言:在宣言中,他写道“教育者也要创造 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作为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解放他的头脑,使他

3、能想;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的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赶考。 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问题,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造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优化其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与任务。确切地说是从开发创造力入手。达到改善素质的目的以提高创造力为起点逐步完成优化素质的任务。一方面;创造力是人的素质组成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创造力的提高能够带动素质组成中的其他因素的健康发展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同某些知识技能相比

4、,创造的原理与方法更具有普遍性。时效更长,影响更久远。也就是说,当受教育者离开学校之后,创造力开发的效果往往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体现出来,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这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而言,显然是十分有利的。 创造教育不是单一的发明教育,不是零散的课外活动,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知识与能力结合,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 笔者参阅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员关文信教授的“小学数学中年级创新性教学目标计划表”他把创新性教学目标分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创造能力分成三个方面;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1、创设培养学生

5、创造能力的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根本保证,活跃的课堂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弱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营造师生问的信息交流讨论平台。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总是要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师生间的作用是双向的。老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肯于接受学生的见解,学生要勇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困惑、建议、判断。老师要容忍学生“犯思维错误”多看优点,少批评,学生要多动脑,多想问题。老师要及时表扬学生们在作业中、解法上的创造性努力,并在平时成绩上给予肯定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要说明的是我教的学生是护士,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我总设法把教学内容与医学挂钩,让学生逐渐体

6、验到学习化学对于医学工作者的实际意义。 3、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以往我们的教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往往不管学生的感受按照自己的口味和理解对教材评头品足,然后给学生撰写成统一的解说词。 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正确学生观,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 表现为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表现。如: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医学上常用:葡萄糖等渗液稀释药物给病人输液,课堂上讲到鉴别葡萄糖和蔗糖的方法是利用二者的还原性差别,可以选用托论试剂或班氏试剂来鉴别。 教师讲完之后,突然有一学生小声

7、说“还用那么麻烦,要知道是葡萄糖和蔗糖,我尝一尝就知道了,蔗糖比葡萄糖甜嘛。”声音虽小,还是有部分学生听到了。他们直笑,一道化学鉴别题却用物理方法得到解决,出乎意外却在情理之中。教师该如何处理,我首先让该生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然后肯定了该生说法的正确性,的确蔗糖比葡萄糖要甜。蔗糖的甜度为1,而葡萄糖的甜度只有0.69。顺便又给学生介绍了甜度的概念。 教师的言行是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允许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学生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能够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心情舒畅,思维就会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某某

8、试剂鉴定葡萄糖,它利用了葡萄糖分子的什么结构特征,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起有机化学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4、创建新型的评价体系,改革现有的评价制度使评价多元化。 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配合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自我评价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才会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给予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在我们学校教务处对学生学期化学总成绩的评定已经做了明文规定:平时成绩(课堂参与、作业、阶段测验)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10%实验成绩10%(实验操作、设计、)期末考试成绩占60%.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避免了

9、只由期末考试决定成绩的弊端。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精神通常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创新精神是人们锐意改革、思变求新、追求突破和超越的精神面貌的总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信念、创新激情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许多思维定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思维上的障碍,思路窄。遇到问题时能想一个点子就满意了,不能全面观察问题,过早下结论,由于操之过急而遗漏一些重要信息和新资料。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结构。提高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教师总是设法

10、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动动手,学生们又确实想做一做如讲“渗透压”时,学生很想亲眼看见红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不同变化,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膨胀,甚至出现溶血现象,在高渗溶液中会皱缩,只有在等渗溶液中才会保持原状。 于是,我们化学组的老师和求助于生理解剖组的老师,让他们帮忙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出这个演示实验,在实验中使学生们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给病人大量输液时要选用等渗溶液。通过动手又让学生们能有机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五、教师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创造性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进入撼个教研过程。“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没有创造型教师参与的创造教育也不可能成功,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显然要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成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老师有的时候重视一些对创造力无益反而有害的人格特征”我们不能一方面对循规蹈矩的儿童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又盼望儿童变成成人后具有创造力”。所以教师在人才观、创造力观、个性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另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有全局观,一定要设法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与理解。包括学校的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只有形成合力,效果才会更好。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