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193915402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各地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佐才也!”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道梗。高祖已定京师,将斩之,靖呼曰:“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欲就大事,以私怨杀谊士乎?”得释,引为三卫。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进至峡州阻铣兵不得前帝谓逗留诏都督许绍斩靖绍为请而免开州蛮冉肇则寇夔州,赵郡王孝恭战未利

2、,靖率兵八百破其屯,要险设伏,斩肇则,俘禽五千。帝谓左右曰:“使功不如使过,靖果然。”靖遂陈图铣十策。有诏拜靖行军总管,兼摄孝恭行军长史。武德四年八月,大阅兵夔州。时秋潦,涛濑涨恶。诸将亦请江平乃进。靖曰:“兵机事,以速为神。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有能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禽也。”孝恭从之。九月,舟师叩夷陵,铣将文士弘以卒数万屯清江,孝恭欲击之,靖曰:“不可。士弘健将,下皆勇士,今新失荆门,悉锐拒我,此救败之师,不可当。宜驻南岸,待其气衰乃取之。”孝恭不听,自往与战,大败还。贼委舟散掠,靖视其乱,纵兵击破之。即率轻兵五千为先锋,趋江陵,薄城而营。破其将杨君茂、郑文秀

3、。孝恭军继进,铣大惧,明日降。靖入其都,号令静严。或请靖籍铣将拒战者家赀以赏军,靖曰:“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胁驱以来,藉以拒师,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今新定荆、郢,宜示宽大,以慰其心。”止不籍。由是江、汉列城争下,南方悉定。诏书劳勉,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以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则无以变风。即率兵南巡,所过问疾苦,延见长老,宣布天子恩意,远近欢服。(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进至峡州阻铣兵/不得前/帝谓逗留诏都/督许绍斩靖/绍为请而免/B.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进至峡州/阻铣兵不得前

4、/帝谓逗留/诏都督许绍斩靖/绍为请而免/C.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进至峡州/阻铣兵不得前/帝谓逗留诏都/督许绍斩靖/绍请而免/D.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进至峡州阻铣兵/不得前/帝谓逗留/诏都督许绍斩靖/绍为请而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变指事关重大的紧要奏疏。B.谊士指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C.兼摄指在本职之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D.长老是对德高望重的地方长官的敬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靖博识经史,富于才干。在隋朝担任殿内直长时,吏部尚书牛弘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人才。B.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他察

5、觉高祖有异志,便设计向隋帝密告;在临刑时,他大声疾呼触动高祖而改变命运。C.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他在险要处设伏,斩杀冉肇则;平定萧铣时,出其不意,抓住战机,纵兵击破其精锐。D.李靖治军仁义,性情沉厚。他认为不能把萧铣视为叛匪逆贼,不赞成没收萧铣部将的家资来犒赏军队的主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乘水傅垒,震霆不及塞耳。(2)以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则无以变风。14.李靖认为不能马上进击文士弘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

6、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至峡州”为完整的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排除AD。“都督”为官职名,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句子的翻译是:萧铣占据

7、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进军到达陕州,被萧铣阻挡不能前进,皇帝认为他延误战机,下令给都督许绍让他杀掉李靖,许绍为李靖请求,李靖得以免除死刑。(2)D“地方长官”错误,“长老”是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的一种敬称。(3)D“他认为不能把萧铣视为叛匪逆贼”错误,根据原文“或请靖籍铣将拒战者家赀以赏军”“彼其胁驱以来,藉以拒师,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可知,李靖认为不能把抵抗朝廷军队的萧铣的将领视为叛匪逆贼。(4)“乘”,趁着;“傅”,靠近,到达;“塞”,掩住,堵住;“是震霆不及塞耳”,判断句。译文: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城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以”,因为;

8、“陋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之地;“震威武”,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以威武震”。译文:因为岭海地处边远之地,很久不见皇帝的恩德,如果不用威武震慑、展示礼仪,就不能改变风俗。(5)根据原文“士弘健将,下皆勇士,今新失荆门,悉锐拒我,此救败之师,不可当”可知,从文士弘的才能来看,他和手下骁勇善战,不可贸然进攻;从文士弘的兵力分析,部队的精锐士兵与我们对抗,实力不容小觑;从文士弘部队的处境来看,文士弘新败,刚刚失掉了荆门,这是挽救危败的军队,锐不可挡,不能马上进攻。答案:(1)B(2)D(3)D(4)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城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因为岭海地处边远

9、之地,很久不见皇帝的恩德,如果不用威武震慑、展示礼仪,就不能改变风俗。(5)文士弘本人和手下都骁勇善战;部队的精锐士兵与我们对抗,实力很强;文士弘新败,是挽救危败的军队,锐不可挡。参考译文: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风姿壮美,精通经史。在隋朝做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看到他说:“李靖,是辅佐君王的人才啊!”大业末年,做马邑丞。高祖进攻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向朝廷报告事变,到了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于是就放

10、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进军到达陕州,被萧铣阻挡不能前进,皇帝认为他延误战机,下令给都督许绍让他杀掉李靖,许绍为李靖请求,李靖得以免除死刑。开州蛮冉肇则进犯夔州,赵郡王孝恭作战没有胜利,李靖率兵八百人攻破他的营寨,在险要之地设置埋伏,斩杀了肇则,俘获五千多人。皇帝对身边的人说:“使用有功的人,不如使用有过错的人,李靖果然是这样的。”于是,李靖上奏平定萧铣的十条计策。皇帝下令授予李靖行军总管的官职,兼任孝恭行军长史。 武德四年八月,在夔州大阅兵。当时正是秋天发大水,水势暴涨。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现在将士刚刚集

11、结,萧铣还来不及得知,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城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即使他们知道了我们的行动,匆忙征调军队,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们,这样他们一定会被我们俘虏。”孝恭听从了李靖的建议。九月,率领水军进攻夷陵,萧铣的将军文士弘率领数万士兵驻扎在清江,孝恭想要进攻,李靖曰:“不可以。文士弘是猛将,手下都是勇士,现在刚刚失去了荆门,用全部的精锐士兵与我们对抗,这是挽救危败的军队,锐不可挡。应该驻扎在南岸,等待他们士气衰微就可以攻破他们的军队了。”孝恭不听李靖的建议,亲自前往与文士弘作战,失败归来。贼人放弃船分散抢劫,李靖看到他们军内混乱,带兵进攻打败了他们。李靖立刻率

12、领五千轻装的部队作为先锋军,奔向江陵,逼近城池扎营。大败萧铣的将领杨君茂、郑文秀。孝恭的军队继续进攻,萧铣很是害怕,第二天投降。李靖进入他的都城,下令整肃。有的人请求李靖没收萧铣抵抗的将领的家财来犒劳士兵,李靖说:“天子的军队,安慰受降的人却要给他们定罪,驱赶着他们来,把抵抗的军队登记在册,这不是我想做的,不能用叛逆衡量他们。现在刚刚平定了荆、郢,应该展示朝廷的宽容,来抚慰他们的心。”停止了没收的做法。因此江、汉各城纷纷攻下,南方全都平定。皇帝下令慰问勉励,授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的官职。因为岭海地处边远之地,很久不见皇帝的恩德,如果不用威武震慑、展示礼仪,就不能改变风俗。李靖立刻带兵南

13、巡,到过的地方都要问百姓的疾苦,接见年长者,宣布天子的恩德道义,远近的人都很欢悦敬服。【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

14、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周敬心,山东人,太学生也。洪武二十五年,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及时政数事。略曰:臣闻国祚长短,在德厚薄,不在历数。三代尚矣,三代而下,最久莫如汉、唐、宋,最短莫如秦、隋、五代。其久也以有道,其短也以无道。陛下膺天眷命,救乱诛暴。然神武威断则有余,宽大忠厚则不足。陛下若效两汉之

15、宽大,唐、宋之忠厚,讲三代所以有道之长,则帝王之祚可传万世,何必问诸小道之人耶?臣又闻陛下连年远征,北出沙漠,为耻不得传国玺耳。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后唐治乱兴废皆不在此。石敬瑭乱,潞王携以自焚,则秦玺固已毁矣。敬瑭入洛,更以玉制。晋亡入辽,辽亡遗于桑乾河。元世祖时,札剌尔者渔而得之。今元人所挟,石氏玺耳。昔者三代不知有玺,仁为之玺,故曰:“圣人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陛下奈何忽天下之大玺,而求汉、唐、宋之小玺也?方今力役过烦,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昔汲黯言于武帝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方今国则愿富,兵则愿强,城池则愿

16、高深,宫室则愿壮丽,土地则愿广,人民则愿众。于是多取军卒,广籍资财,征伐不休,营造无极,如之何其可治也?臣又见洪武四年录天下官吏,十三年连坐胡党,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二十三年罪妄言者。大戮官民,不分臧否。其中岂无忠臣、烈士、善人、君子?于兹见陛下之薄德而任刑矣。水旱连年,夫岂无故哉!言皆激切。报闻。赞曰: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后唐/治乱兴废/皆不在此。B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