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法合拍《夜莺》亮相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78KB
约6页
文档ID:193852217
中法合拍《夜莺》亮相_第1页
1/6

中法合拍《夜莺》亮相 4月9日晚,由1905影业公司策划的“1905佳片点映”在王府井横店影城举行,该活动的揭幕片、中法合拍新片《夜莺》进行了超前放映 《夜莺》是2010年中法正式签署合拍协议之后完成的第二部合拍电影影片翻拍自2002年大获成功的法国电影《蝴蝶》(Le Papillon),并由该片编导菲利普・弥勒(Philippe Muyl)亲自编剧和执导,主演则由李保田、秦昊等内地知名演员组成影片的主要投资方是内地的宁静致远国际传媒,其他出品方包括星美影业、广西电影集团和法国的泛欧亚电影公司 作为今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片,《夜莺》将于5月份在中法两地正式上映为此导演弥勒近期在中国各地宣传,向记者畅谈《夜莺》的拍摄经历,以及中法合拍当前面临的空间与挑战 除了影片本身,此次的点映活动值得一提作为M1905电影网的全资子公司,1905影业始建于前者与派拉蒙合作拍摄《变形金刚4》之时公司总经理李伊表示,1905影业计划承接国产电影的创投制片和营销发行等业务,“1905佳片点映”则是公司首个自主策划运作的线下主题活动,重点是对本地优质电影的推介和艺术影院新模式的探索。

据悉该活动计划在今年点映19部国产电影,并将从中选出5部推介到国际知名电影节以及牛津、剑桥等欧洲知名院校 《综艺》:如今重拍自己前作的导演还挺少的,《夜莺》的缘起是怎样的? 弥勒:对我个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奇异的经历其实我自己不觉得这是部翻拍片,最初确实是想在原来剧本的基础上翻拍,但后来情况变了,我对剧本也有了新的看法就项目的发展而言,一开始我是遇到了影片制片人宁宁和宁静致远公司,他们想尝试拍一部这样的合拍片所以实际上,这部电影一开始并不是我的主动选择,我是被选择的当然,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很好,我对来中国拍片也很感兴趣,过程中自然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经历 《综艺》:这个项目是2010年启动的,具体时间是在中法合拍协议签署之前还是之后? 弥勒:我记得应该是在之后 《综艺》:就影片本身而言,《夜莺》和《蝴蝶》感觉其实挺不一样,后者在细节上非常法国,而前者似乎力求更接近中国本土的观众两片的设定也有明显差别――《蝴蝶》中的小女孩是个单亲家庭的穷孩子,但到了《夜莺》里却变成了时下娇生惯养的富二代……影片的剧本是你与本地编剧合作完成的吗? 弥勒:最初的剧本是我写的,然后我和本地的编剧一起修改。

我们讨论了很多次,关于对白、人物设定等我和制片人也讨论过很多次,无论是法方制片人Steve Rene,还是中国这边的宁宁应该说这还是我写的故事,但融合了很多人的集体意见――是的,我们确实是想做得尽可能地中国化 《综艺》:你的意思是:虽然是中法合拍片,但《夜莺》还是希望能更面向中国的市场? 弥勒:对我们来说,《夜莺》主要面向的还是中国的观众和市场当然在法国我们现在也有发行伙伴,这其实是比较难的,一部完全使用中文的电影并不太容易进入法国的市场 《综艺》:你之前的影片大多是纯法国电影,这次来中国拍片感觉肯定很不一样吧? 弥勒:是的,我以前主要是拍法国片不过在国际合拍方面,我其实也有经验我的上一部长片《魔力大篷车》(Magique!) 是在加拿大魁北克拍摄的,而在《夜莺》之前,我在中国也拍过一部短片,跟中国本地的人才、团队合作过 《综艺》:在中国拍电影,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弥勒:中法拍片的感觉确实很不一样在法国拍电影很严格,每天拍的东西都是事前详细规划、组织好的,但在中国拍电影,现场总会有很多意外,导演必须要能即兴发挥对我们法国导演来说,这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法国那边事事提前计划好的模式了。

《综艺》:《夜莺》的制作班底是中法混合还是以本地人才为主? 弥勒:我们的拍摄团队80%都是中国人,一些特殊的技术部门是从法国来的,比如声音、配乐等部门电影的剪辑、混音等后期制作部分是在法国完成的 《综艺》:中国电影产业现在对国际合拍很感兴趣,但最近几年中法合拍的成果还是少了一些两国合拍协议签约四年了,但在此框架内完成的合拍片还只有王小帅的《我十一》和《夜莺》两部,在你看来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弥勒: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缺少能在中法两地都能引起共鸣的故事要找到一个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感兴趣的故事实在不容易,一些历史题材的年代戏或许可以,尤其是带些神秘色彩的 《综艺》:比如《末代皇帝》这样的? 弥勒:是的这部电影其实是用英文拍的,我很多年前看过一次,但一直记得是中文对白的,最近重看的时候还吃了一惊:怎么是讲英语的 《综艺》:你提到了语言,这是合拍很重要的因素《蝴蝶》浓厚的法国韵味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于语言,但换成中文就大不一样了,对此《夜莺》是怎么处理的? 弥勒:正如我刚才说的,其实《夜莺》于我是一部完全不同的新电影由于语言的差异,相比《蝴蝶》,这部电影的视觉方面更加重要。

拍摄时我希望能拍出美丽的中国风景中国真是很美的,虽然现在旅游的人也很多 语言对于法国电影来说我觉得的确是个问题,根本原因是很多法国电影都是基于对白的对于有些对白少、动作多的电影,比如吕克.贝松(Luc Besson)的影片,走向国际是要容易些 《综艺》:当然,中法合拍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一扇门,对此法国影人的反应是怎样的? 弥勒:现在所有人对来中国拍电影都很感兴趣我和很多法国导演、制片人都聊过,大家都想尝试中法合拍但我觉得目前他们的想法还是有点太过简单,只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投资,对合拍操作的实际难度缺少概念法国电影其实还是有些内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不多此外,当前在中法两地为同一部电影融资还是有相当的运作难度 《综艺》:为什么?法国政府对影视合拍有很多的支持,包括直接投资,这难道不是一个促进因素吗? 弥勒:正如你所说,法国影视很依赖政府的直接支持对法国电影来说,得到这样的支持不难,欧洲内部的合拍片也不难,但对亚洲和中国的合拍片就难了,关键就在于语言中法两国的合拍政策不太一样:中国有中国对合拍的要求,比如本地的题材和人才,而法国那边则特别看重语言的比例――要想得到政府的实际支持,电影一半以上的对白必须是法语,所以在法国为一部以中文对白为主的电影找投资比较困难。

要是一部在中国拍摄,但对白讲法语的电影自然更容易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但这样的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又难了,而后者恰恰是合拍方现在看重的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困难当然,现在中法合拍的大门已经打开,相关项目渐渐多了,未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综艺》:你以后计划继续在中国拍片吗? 弥勒:为什么不呢?我是第一个来中国拍片的法国导演,我之后才是让-雅克・阿诺(Jean Jacques Annaud)和他的《狼图腾》既然我已经推开了中法合拍这扇门了,那为什么不继续在中国拍片呢?我未来的计划里有一个项目很可能会在中国完成,当然现在还没敲定,我还在等待《夜莺》在中国的反响第 6 页 共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