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误吸知晓率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宣教方法对新生儿误吸知晓率影响方法:将产科四区133例初产妇分成两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宣教干预指导,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误吸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接受健康教育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出现误吸的概率比对照组更低,产妇与家属对新生儿误吸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与优质护理对新生儿误吸知晓率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关键词:新生儿;误吸;知晓率;健康宣教前言:新生儿年龄小,机体发育不完善,在喂养中可能出现误吸,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甚至会诱发新生儿窒息[1]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误吸率是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重点研究证明,加强健康宣传教育,纠正产妇喂养姿势,能提高误吸知晓率,为新生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基于此,本文展开新生儿护理知识进健康宣教对新生误吸知晓率作用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在产科四区待产的初产妇133例参与研究,年龄在22岁至40岁之间,平均(30.20.1)岁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产妇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20例、高中到大专50例、本科及以上63例,基本指标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包括常规宣教和饮食指导,期间遵医嘱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与胎儿心率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展开健康宣教教育,提高产妇对新生儿误吸知晓率:(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孕产妇对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误吸相关问题的掌握程度,根据调查结果与孕产妇的反馈,制定一对一健康宣教方案,耐心解答她们关于哺乳喂养和新生儿误吸相关问题2)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正确的乳腺按摩方法和母乳喂养方法,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母乳喂养新生儿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人工喂养时婴儿不能平躺可采取斜坡位,奶瓶底要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3)掌握正确喂奶时机要定时为新生儿喂奶,不要当新生儿出现急哭,或者处于很饿状态时进行哺乳如果在此时进行哺乳,新生儿很容易出现呛奶和误吸当新生儿处于饱腹状态时,也不要强制喂奶,避免出现意外4)控制哺乳速度产妇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可以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使用人工喂乳时,奶嘴孔不可太大如果不能判断,可以将奶瓶倒过来,判断奶水流出状态,以成滴流出为宜5)排出胃内气体当完成哺乳后,要先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背部帮助婴儿排除胃部气体,当听到打嗝为宜。
婴儿床头抬高至15,婴儿入睡以侧卧姿势,避免俯卧睡压迫脏器和呼吸道6)给予出院前健康知识宣教,叮嘱她们在出院之后要注意室内外温差,指导产妇健康饮食,密切关注产乳期的体温异常和恶露情况,清洁会阴部位产后各个阶段以随访和随访等方式,掌握产妇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她们的产妇后恢复和新生儿喂养状况配合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保证她们能掌握各项基本知识,给予新生儿健康喂养并促进自身健康恢复1.3 观察指标(1)比较新生儿误吸持续时间、呕吐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2)比较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误吸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出现误吸率1.4 统计学方法使用软件统计SPSS2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误吸持续时间、呕吐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对比分析观察组新生儿出现误吸天数、呕吐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比对照组更少,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误吸持续时间、呕吐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对照表[]项目误吸持续时间(天)呕吐次数(次)呼吸暂停次数(次)观察组(n=66)1.90.22.60.72.41.0对照组(n=67)5.91.83.10.113.51.7t8.284.989.22p<0.05<0.05<0.052.2 误吸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出现误吸率对比分析观察组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误吸知识知晓率为77.27%(51例)、新生儿误吸发生率为7.58%(5例),结果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误吸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出现误吸率对照表[n/%]项目知晓误吸观察组(n=66)51(77.27)5(7.58)对照组(n=67)34(50.75)11(16.42)9.0810.17p<0.05<0.053 讨论新生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特殊,早期抗胃食管返流机制尚不完善,在营养摄入期间会因为胃食管返流和呼吸窘迫等情况造成误吸,严重者会出现窒息,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误吸知识知晓率,改进日常喂养和护理方式,对降低误吸发生率,减少呕吐次数有重要意义[2]新生儿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容易受到严重刺激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指导产妇与家属进行正确喂养,有利于防止误吸情况出现从本文研究发现,健康教育期间,对于基本的喂养知识、喂养技巧进行普及,并认真解答产妇提出的关于新生儿喂养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能够提高产妇对于基本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新生儿的误吸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到77.27%,新生儿在喂养期间误吸率降低至7.58%,两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教育期间,加强正确喂养姿势指导,同样可以避免误吸因为新生儿主要采用腹式呼吸,膈肌作为新生儿最重要的呼吸肌,在仰卧位时,腹腔内容物会压迫膈肌,造成活动代偿增加,引起膈肌疲劳,呼吸协调性受阻,造成溢奶、回流、严重者误吸会引发肺炎。
调整喂养后新生儿体位,促进心肺器官发育,血氧结合增加,减少呼吸频率与心率,有利于肠胃蠕动,促使胃部排空协助产妇调整新生儿体位,能帮助她们掌握基本的防误吸知识,提高知晓率,改善营养供给[3]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方法能提高孕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误吸知晓率,减少误吸发生,提高喂养质量参考文献:[1]陈小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肠内喂养误吸应用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2):40-42.[2]贺伟娜,杨文.早期干预对危重肠内营养新生儿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82.[3]刘琳琳,祝巧阳.孕产妇围产期应用保健宣教的管理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1):45-46.-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