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lsj5****213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6.12KB
约4页
文档ID:193782959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_第1页
1/4

部编版七下期中课外古诗词简答题及答案 期中课外古诗词目录: 一、竹里馆 /王维 二、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三、逢入京使 /岑参 四、晚春 / 韩愈 一、 竹里馆 【原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主题思想】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 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 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简答题: 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 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词语是:独坐、弹琴、长啸 2、 “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 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答: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 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 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赏析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 啸声不论“弹琴”还是“长啸” ,都体现出诗人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 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原诗】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 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 然而生呢? 【主题思想】 本诗叙述了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 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绪 简答题: 1、 “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好在哪里? 答:“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 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 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 “暗”照应 2、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答: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 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 , 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 感的推衍,不言“我” ,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 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 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 表达效果 答: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 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 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三、 逢入京使岑参 【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简答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句好在哪里? 答: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了浓厚的边塞生活 气息。

“马上相逢” 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 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 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4、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 答: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也不 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 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5、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答: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 在去往西域的途中, 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涌上 心头乡愁难收故园” ,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 袖龙钟泪不干”, 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 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 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 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四、 晚春韩愈 【原诗】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 竞相吐艳争芳, 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树木以 生命的力量,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春天,启示人们抛开自我,应时创造 简答题: 1、 “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答: 拟人,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请对“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 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的人生态度 3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 “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答: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4、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扬花榆荚也不甘示弱, 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错失时 机的人生态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