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上传人:樱*** 文档编号:193773980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摘 要: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艺术典型,在他身上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权奸的憎恨。在人民的心目中,曹操已经成了“奸雄”的代名词。当然不可否认,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兼政治家,本文将从曹操作为奸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奸雄;军事家,政治家。一、曹操的奸雄形象人常说演义是七分历史、三分虚构,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是很有相似之处的;或者说,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一些描绘在史实中大多数是多少有些影子的。在曹操的刻画上特别是在表现其下劣的道德品质方面,有夸大、有渲染,甚至有捕风捉影,但“空穴来风”、凭空捏造毕竟很少。史书

2、中的曹操就有“持法峻刻”、“酷虐变诈”的影子。诈中风、与许攸论粮、“借”仓官头、杀吕伯奢全家等并非作者自己空想出来的;徐州“屠城”更是言之凿凿。因为历史上就有嗜杀、奸诈影子的曹操与君臣一体、同休戚、共患难的蜀汉集团构成了道德品质上的对比,又加之居于正统地位的弱者刘备终归失败令人同情,具有正统思想的作者们拿着放大镜去观照曹操的弱点,从道德上对他予以彻底否定就成为必然了。因之,作品对曹操奸诈残暴即“奸”的一面进行了反复渲染,而对其鞭挞字内、足智多谋的英雄特质描绘不多;相反,对刘备集团却“讳败夸胜”,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拔高和赞美(甚至不惜无中生有、更改历史。如“空城记”、曹操狼狈走华容等),特别是对“

3、智绝”诸葛亮进行了精雕细刻,使曹操被其光辉所笼罩。按三国志的记载,曹操的智谋和用兵决不在诸葛亮之下,演义中通过其他人物之口和一些侧面描写,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如第59回“曹操抹书间韩遂”中,曹操与韩遂对阵,操一骑独出,韩遂部卒仰其威名纷纷出阵观看。曹操高叫道:“汝诸军欲观曹公耶?吾亦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于是诸军皆有惧色。然而,读完演义之后,曹操给我们的印象,似乎远不如曹操的自我评价,也远不足以使韩遂部卒作出上述反应,其原因盖在于此。这样,致使曹操形象的奸诈残暴与雄才大略两个方面不对等。然而,塑造曹操这个人物不可能抛开他的丰功伟绩、他“英雄”的一面。这对作者而言或许是一种痛苦。因

4、为,从个人感情来说,他们也许更愿意曹操是个脓包并被刘备击败。但是,若是这样,曹操的形象该会多么肤浅乏味,整部作品也该会因此逊色多少!作者持“功利评价”的尺度展现了曹操非凡的另一面,恰恰是科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体现,合理地表现了人物,给了我们一个血肉更丰满、更真实可信、更完美的曹操形象,使演义因此生色不少。因为,曹操形象中的“奸”与“雄”两个方面并非各自孤立、互不相容;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精明强干使他在残贤害善、窃国之柄时手段更为高超,因而显得更为狡狯凶狠;奸诈残暴使其得以有效地剪除异己,消灭敌对势力,巩固地位,推进其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其“雄”的一面更为突出。譬如,曹操虽然杀人如麻,但又

5、并非以杀戮为能事的简单的暴君。他固然残暴狡诈,但并不昏庸愚昧。以其雄才大略和手腕才干,决不会以一个简单的“杀人魔王”形象示人。他虽然道德败坏却又深知道德形象的重要。因此,他一方面不干“除一人之患而阻四海之望”的蠢事,不能杀的坚决不杀;另一方面,就是杀了人也尽量采取补救措施。如“梦中杀人”之后,操“痛哭”,“命厚葬之”。其用心被杨修一针见血地指出:“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杀刘馥后,曹操也假装“懊恨不已”,痛哭流涕,还“以三公之礼葬之”。诸如此类,残忍地杀人之后又精明地加以掩饰,维护其道德形象,使曹操的杀人动机和残暴本性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隐藏。这使得他远别于和他同样残暴的董卓之流,比他们不知

6、“高明”了多少倍。这“高明”即是其狡诈之处。从他搜索献帝赐给董承的锦袍玉带的描写中,我们不难想象,若不是这等狡诈,纵有十个曹操也早已身首异处了,还侈谈什么建功立业(疏于防备,年纪轻轻就死于“小人”之手的孙策就与他形成了对比)!“梦中杀人”之类暴行虽令人发指,但曹操凭着他的这种奸滑狡诈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全身远但曹操凭着他的这种奸滑狡诈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全身远祸,却也是不容置疑的。总之,曹操形象的“奸”、“雄”两个方面并行不悖,相互补充,使得曹操的形象更为生动丰满和独特,使其“这一个”的特征更为鲜明。可以说,曹操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仅对演义而言是一个巨大成就,亦大大丰富了整个文学人物画廊。(一)曹操之

7、奸奸,可作几个方面理解。诈伪,善作表面文章;残忍,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多疑,猜忌之心重;善变,诡计多端他基本上占全了。曹操一出场,书中就介绍他的“劣”迹。他狡猾多智的性格特征从小就已露出端倪。叔父因为看不上他的放荡样,向他父亲说过几次,父亲责怪了他。曹操于是心生一计:看到叔父来了,就躺在地上,嘴歪眼斜,做中风状。他叔父急忙去说:阿瞒中风啦!结果,他父亲跑去一看,曹操正活蹦乱跳的玩呢。就问:你叔叔不是说你中风了么?曹操说,那有的事呀!叔叔不过看我不顺眼而已。他父亲信以为真,从此,他叔父再告状也不灵了(第一回)。这算是初显奸雄本色吧!二十岁以后做了几任小官,颇有威望。黄巾起义开始,曹操乘势而起,开

8、始了他让人恨,让人爱;惹人骂,招人敬,是是非非说不尽的一生。曹操罪行中最令人发指的一件是杀吕伯奢全家。他与陈宫逃亡,到吕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其实正是这位乱世奸雄的人生哲学,和今天某些人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异曲同工。他一生的行事基本上如此。当你看到他对百姓的态度,就会发现杀吕氏一家不过是小菜一碟。为报父仇,他曾经下令血洗徐州(第十回);“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大

9、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加上第十六回奸宿张济之妻(张绣的婶娘),可说“踹寡妇门”、“刨绝户坟”,几大“损”都占全了。有时为了封别人的口,曹操不得不做点表面文章。当他率军讨伐张绣途中,为安抚民心,下令有践踏农田禾苗者,杀无赦。谁知命令刚传下来,他自己的战马就因受惊,践踏了农田(第十七回)。这可出了道难题。怎么办?按军法从事,他总不能杀自己的头吧;不处罚,他说的话不算数,岂不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曹操的应变能力实在非同寻常。马上拉出宝剑要自刎,手下人当然不会让他死啦!最后是割发代头。于是三军肃整,威重令行(第十七回)。此时此刻的虚伪,似乎是很必要的。这种表演在曹操也是家常便饭。同一回中,

10、军粮不足,本来是他指令管粮官王垕以小斛发粮,可为了平息众怒,不由分说杀了王垕,将罪责一古脑都推到他的身上,自己落得装好人。曹操在对敌斗争时,诡计多端,狡诈莫测,这可以说是兵家常有的事,但是他一生好伪无真,在自己内部也常常以伪诈收买人心。当曹操中了张绣、贾诩之计大败时,其猛将典韦力战身亡,曹操亲自为典韦设置祭奠仪式,并告诉众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众将十分感叹。这里曹操借祭奠死者而教育活者的将领,让他们学习典韦的精神,其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特地表明自己对其长子、爱侄的阵亡并不痛惜而独哭典韦,又是多么不近情理,可见他的虚伪狡诈。他杀人随意性很强,只要违逆了他的意愿,“

11、上级”也好,下属也罢,都难逃一死。他先后杀过图谋害己的董贵妃、伏皇后,毒死过两位小皇子,并将伏氏宗族二百余口尽皆斩首。他的下属中,直言强谏的刘复、荀彧、崔琰,先后被杀。谁让他们不识抬举呢!人家要称魏王,你横拦竖挡,这么扫兴!尽管他们几个(尤其是荀彧)曾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下过汗马功劳,人家可不管那套,卸磨杀驴是曹操一贯的拿手好戏。你想,像这样的人曹操都不放过,就不要说祢衡、孔融、杨修这些恃才傲物的家伙了,在曹操眼中,他们可谓取死有道。所不同者,有的亲手杀(孔融、杨修),有的借刀杀(祢衡)。真正应了那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曹操之奸处,尤其在于杀文人贤士多借故而杀,或借他人之手杀之。而他每次

12、杀人之后,又会痛哭忏悔一番,并“令厚葬之”,来保存他求贤下士之名。他对待名士祢衡,就是典型的例子。祢衡当着大庭广众赤身裸体辱骂曹操;“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言辞逼人,句句道着曹操病根,曹操恼羞成怒,杀了他罢,又怕别人议论;不杀他罢,怒气难平。曹操没有立即杀他,而且还阻止部下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物”于是就派他出使刘表,以借刀杀人。结果祢衡被黄祖所杀,曹操闻之笑曰:“腐儒舌剑,反自杀矣!”可见曹操之阴险。第六十回又借张松之口,将所谓孟德新书大大嘲弄一番。搞得曹操

13、很没面子,一面嘴上掩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一面悄悄命人把书烧了。第六十八回,道术之士左慈把曹操大大戏耍一回,使他惊忧成疾。第七十八回又借梨树神之口骂他“意欲篡逆”。而华佗为他诊病的一段话更堪玩味。“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你往实了理解可以,稍一转念:这不和今天骂人坏了肠子一样吗!难怪曹操那么生气。这些笔墨都体现了作家或有意或无意的“贬曹”倾向。到第七十八回,曹操终于快要死了。临死之前他的精神实在已濒临崩溃的边缘,所以常常白日见鬼,见到他所害死的一干人等,不断向他索命,这其实就是所谓疑心生暗鬼。这一代奸雄的结局也确是凄凉了一点。临终时,向身边的众侍妾分香,希望她们今

14、后能自食其力,“勤习女工,各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下令造疑塚七十二座,免得被人剜坟掘墓。这个老瞒,到死也改不了他的疑心病,如果真想掘你的坟,修一千座、一万座又有什么用?曹操之奸在三国演义中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二)曹操之雄所谓奸雄,有奸的一面当然也有雄的一面。且看罗贯中写出的一个机警多智、雄才伟略、爱才若渴的曹操。在历史上除了陈寿肯定曹操之外,赞扬和肯定曹操的也有很多。唐太宗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任”,想当年董卓专权,鸩杀少帝,百官无计可施,只能相对哭泣,惟有曹操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操虽不才,愿即董卓头悬于都门,以谢天下”(第四回)。当下自告奋

15、勇去行刺董卓,行刺失败,又凭借机警善变得以脱身。这份见识、这份胆略远远高出满朝文武大臣。虎牢关对关羽的态度,与袁绍、袁术兄弟形成极其鲜明对比。当董卓部将华雄连斩盟军几员上将之时,众人皆大惊失色,关云长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术的第一反应,“汝欺吾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是曹操出面制止了袁术,并亲手为关羽斟了一杯热酒,于是才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佳话。比起的袁氏兄弟,曹操见识自是高出一等。与刘备煮酒论英雄那一回,信口评骘天下人物:袁术为“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虚名无实”,可以说个个入骨三分。见下文: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

16、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