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93765665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近20年高考题选(文学鉴赏)1、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2)题(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1)(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1分)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答案:D(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1分)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B.

2、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答案:C。2、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的景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

3、冬雪未消。A.abcdB.abcdC.abcdD.abcd答案:C。3、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2)题(1991年全国高考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C.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答案:C。(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p ,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用来批

4、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B.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C.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用来批评主观的作风;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D.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答案:C。4.对下列古诗句中红字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

5、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答案:A。5、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p 不确切的一项是(1994年全国高考题)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答案:C

6、。6.对照如梦令一词分析p 的一项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答案:D。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199_年全国高考题)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

7、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1).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答案:D。(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p 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

8、出仕的这一转变。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答案: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997年全国高考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 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刘诗中

9、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答案:B。(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p 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

10、,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答案:D。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1998年全国高考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

11、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答案:B(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答案:C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1999年全国高考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

12、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答案:C。(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丽,春风花草

13、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答案:C。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999年全国高考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

14、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答案:D1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_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