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93752682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共7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宝鸡市金台区西街小学 杜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情感和作者的爱国情谊。【教学重点】体会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历史背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1、翻开厚厚的历史书,清朝末年的历史总留给人深深的屈辱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割地”“赔款”成了那段历史中反复出现的文字。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1887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1895年沙俄强占旅顺与大连;1

2、898年英国强占威海卫、九龙;1899年法国强占广州湾。从1840年到1894年清政府为帝国列强赔款3902万两白银。帝国列强强占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资,欺压我们的同胞。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2、闻一多先生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他将满腔的愤怒注于笔尖,创作了一组诗,诗中把被帝国列强侵占的七处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和大连)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取名七子之歌。3、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组诗的第一首澳门。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在不懂的字词上做上记号,并尝试解决。 (襁褓 掳去 妈港 梦寐不忘)2、扫除字词障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诗歌总是蕴含着

3、强烈的感情,自由读一读诗歌,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1、你从哪里体会到澳门渴望回归?为什么? 自学提示:自己反复朗读澳门,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词语,将体会批注在旁边。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预设课堂情境) (1)“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澳门人乃至全国人喜欢这个名字吗?为什么?用你们的朗读表达你们的想法。 (2)“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太久了是多久?你曾离开你的母亲多久?感受怎样?(学生边回答,边指名朗读 (3)“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结合预习说一说侵略者

4、掳去了什么?掳不去什么? 试读这一句,用朗读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 (4)“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p ?(连用两个母亲采用反复的手法,是对母亲深情的呼唤,读出这种感觉) 你还发现了什么?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感叹号在这里是情感更加强烈,试着读一读。引读:此时的澳门就像一个被强盗抢走的孩子,在恐惧中,在屈辱中,向自己的母亲呼唤着(生: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他一次次地呼唤着(生:母亲!我要回来,母亲!)3、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朗读澳门这首诗歌,表达渴望回归之情。四、拓展延伸,改写诗歌1、渴望回归是澳门的愿望,是闻一多先生的愿望,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在十九年前,也就是1999

5、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观看澳门回归的视屏,感受当时的盛典。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3、让我们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对于我们创作诗歌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试着改写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用来表达澳门回归之后,你心中的喜悦、自豪、激动之情。4、学生朗读改写的诗。5、小结:从同学们的字里行间,老师感受到自豪,感受到喜悦,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们怎能不由衷的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五、作业1、课外阅读七子之歌其余六首,体会表达的情感。2、学唱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 一、激情导入(课件播放图片与音乐) 孩子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一座宛若花园般的城

6、市; 有这样一个梦境般的所在,它到处散发着独有的迷人气息。 它历经数百年风雨,容颜不改; 它遭受离愁别恨,风采依旧。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澳门。 澳门的现在,满目繁华; 澳门的过去,惨不忍睹。他就像一个幼小的孩子,被凶残的葡萄牙人无情地夺走,之后,便开始了泪眼模糊,日夜思念母亲的漫漫长夜。然而遭受这种厄运的,并不只是澳门一个,还有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课件出示)面对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祖国同胞遭受欺凌,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愤怒不已,从而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出示闻一多图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组诗的第一首七子之歌澳门。二、板

7、书课题,齐读。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七子的悲歌,走进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三、初读感知1.a) 配乐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b) 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四、精读体会a) 是啊!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多么想念母亲,多么想回家呀!那么,你觉得诗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澳门想回到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呢?请马上到课文中找一找。(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板书、齐读)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发自心底的呼唤,确实让人感动。b) 那么,诗歌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同样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放声地诵读,可以边读边画,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好了,开始。汇报:(1

8、).A理解“妈港”,看课件。那么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乃至中国人,会喜欢这个名字吗?(不会)为什么?(这是侵略者给起的名字,是澳门屈辱历史的开始) B我离开你太久了,“太久”究竟有多久?1925-1554=371一个孩子离开自己的母亲有这么久了,一个孩子不叫自己的真姓也有这么久了,你能体会他内心的感受吗?那就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这句话。(朗读指导)现在,你能理解一个失去母亲“太久”的孩子,发自心底的呼唤吗?那么就请你代替他呼唤:“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齐)(2)理解:“掠去”是什么意思?被侵略者掠去的究竟是什么?(土地、资、金钱)从掠去这个词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嘴脸。 既然能

9、抢走的都抢走了,为什么还说“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呢? 事实上,在澳门占总人口97的中国人,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 3 始终维系着与祖国血肉相连的根。是啊,财富可以掠走,肉体也可以掠走,但澳门同胞的心却永远向着自己的祖国。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带着这份浓浓的情谊,来读一读这句话。虽然土地沦丧,虽然亲人离散,但澳门同胞心里想着的却永远是自己的祖国,所以他才发自心底深情地呼唤:“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a理解:梦寐不忘 (寐:形声字,上半部分和左半部分表示睡觉的环境)(睡觉和做梦都不能忘记) b出示“乳”(会意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乳字表示母亲抱着孩子喂奶。那么诗歌

10、中说“请叫儿的乳名”,这里的“乳名”究竟是什么?是谁给起的?这样的乳名能改吗?这样的乳名能忘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谊深情地读这一句。正是因为心里想着母亲,梦里也念着母亲,所以澳门才发出了无比深情地呼唤,这呼唤里可是饱含着一个孩子三百年的血泪啊:“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五、拓展延伸1而日夜思念母亲的,又岂止澳门呢?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七子之歌的第四篇威海卫。看看结尾,你有什么发现?那么谁愿意代表威海卫向母亲呼唤?(指生) 谁又愿意代表澳门向母亲呼唤?(指生) 而这又仅仅是威海卫、是澳门的呼唤吗?更是谁的呼唤?(是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共同的呼唤。想呼唤的请站起来,一起来!)而这又不止是七个

11、孩子的呼唤,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呼唤。(孩子们起立,齐) 真可以说是字字血泪,滴血的呼唤啊!2、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遍这首诗歌。(放音乐)老师已经从你们的脸上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爱与恨。3、昔日的澳门,是在旧中国饥贫饥弱、倍受欺凌的情况下,被葡萄牙逐步占领的;随着新中国的日渐强大,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再次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孩子们,此时此刻,听着激昂的国歌,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最想说点什么?4、事实上,当其他六子正在母亲怀抱里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遥望着自己的母亲。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台湾回归的日子一定不会太遥远!孩子

12、们,闻一多先生的这首七子之歌朴素直白、感情真挚,带给我们深深地震撼。作曲家李海鹰就曾含着眼泪,在一夜之间为它谱了曲,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那凄婉的旋律。(课件播放七子之歌,想唱的可以跟着唱)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历史,做了不起的中国人!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大磨中心校郭振岭一、教材分析p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的首篇。“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主题“回归”,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二、教学目标:

13、1学会生字表中的生字,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氤氲、梦寐不忘”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培养集体和爱国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熟读诗歌,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2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教学准备: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14、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创景激趣1、课件出示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图片。2、指名简介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互相补充。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子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其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发起和参加了多种学生团体,是当年清华园内的一名活跃人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闻一多激情难奈,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食堂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并开始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地中的拓荒

15、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利用资料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为体会诗意做铺垫。二、了解背景,点燃激情1、伴着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教师播放背景知识课件。2、说说你观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正是由于帝国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相继沦陷,广大人民被奴役、受欺压,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几首诗,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听歌曲、看课件、谈感受,既充分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意奠定了基础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指导阅读。1、师配乐范读。2、自由朗读;同桌互读互查。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4、指名学生朗读澳门。5、说说“妈港、襁褓、掳去、梦寐不忘”等词语意思。这首诗歌半文半白,生僻字词较多,教师先范读,有利于学生的正确朗读;配乐朗读可以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