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的出现和使用,就是这种服务方式的具体表现近几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使用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由于图书自助借还系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不断总结归纳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对于推广和改进自助借还系统,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自助借还系统 问题 措施 自助借还( self check) 系统是图书馆允许读者使用机器设备自行借阅或归还文献资料,而不需要经过工作人员人工服务的自助式服务方式该系统最早于20世纪90 年代末出现在美国,其早期只有借书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增添了还书功能自助借还系统在我国的使用出现比较晚,近几年用户数量才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借阅量激增和社会自助化服务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陆续尝试引进和使用自助借还系统 1.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是高校图书馆的趋势 1.1自助借还系统的模式 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借还式自助服务系统和具备自动分拣功能的自助还书系统。
按照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模式可分为Barcode (条码)识别模式和RFID ( 无线射频) 识别模式 基于Barcode模式的自助借还系统实质上是将条码阅读器(条码扫描仪)、充消磁仪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还书终端整合为一体, 读者根据终端显示器的提示进行自助借还书操作, 图书以条形码作为识别符 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系统是由附着于图书的电子标签 ( Tag芯片)、阅读器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是一种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对人或物非接触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的技术电子标签是一个由集成电路和天线组合而成的无线电收发器,它保存有可供识别的电子数据当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电磁场,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自动发送自身的编码数据信息阅读器读取并解码电子标签信息后,传送到电脑系统及相应的自动化管理软件,从而完成自助借还书操作处理相对于条码识别模式,RFID系统更快捷安全,国内许多图书馆新上的自助借还系统大多采用此种模式,但也有一些高校图书馆采用条码识别模式,如武汉大学图书馆 1.2自助借还系统在国内渐渐普及 自助借还系统虽然在国内出现较晚,但近几年许多高校图书馆,包括社会图书馆也开始使用此系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天津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都实现了自助借还全覆盖一些地区小馆也上了此系统华西都市报2011年4月25日报道“广安图书馆使用RFID 系统,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外观很像银行ATM机,但它连接着一个有三层的大书橱,体积更为庞大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一次可存400本图书,24小时免费开放读者还可以通过提示进行预约操作,预约书将由图书馆配送上架,读者前来自助取书市民可以像在自动柜员机上取钱一样,在街头借阅图书有市民说:因为上、下班时间,经常错过到图书馆借书的机会,只能选择在网上看书现在,可以通过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随时借书,重新找到了一边闻书香,一边看书的乐趣”〔1〕 高校图书馆在国内图书馆界处于比较领先的行列,一方面因为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资金相对充足,另一方面因为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用户素质高,所以,许多图书情报方面的新技术在高校图书馆能得到较早、较广泛的应用自助借还系统在国内的高校已经比较普及,许多重点高校,像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都使用了自助借还系统 1.3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一些专家对自助借还系统提出了一些质疑,有理性分析,也有偏颇之处。
对此系统的使用总的来说,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不可否认,自助借还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它在节约图书馆人力资源成本,延长服务时间,方便读者等方面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增大,读者人数大大增加,电子资源取代了纸质资源的大量份额,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在发生改变要把有限的人力放在数据维护,咨询等服务上,像借还等常规服务靠机器解决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像银行的自助服务一样,普及只是个时间问题至于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是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会随着使用普及,技术完善,得到改进,有些是读者的熟练程度不够,可以通过加强培训解决 2. 使用自助借还系统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内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了自助借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图书拒借、错接、错还和漏还现象增加 在使用条码模式的系统中,由于该系统是通过对图书里粘贴的条码和读者证件识别来进行借还书操作的,所以,图书条码和读者证件条码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着借还书的成功与否在实践中,由于图书流通次数的不断累积,特别是一些热门图书的流通频率更高,读者证件的反复使用,条码和读者证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就直接导致系统无法有效识别图书信息和读者身份,也就无法完成借阅功能。
由于同样的原因,系统会错误识别图书条码和读者证件,导致外借图书和读者证件记录不符,从而出现错借、错还和漏还现象 使用FRID识别模式,比条码模式安全性高一些很多高校图书馆使用的是磁条+RFID的复合系统图书馆通常设置一个借还台面,借还书台面下一般会放置几个验磁模块,当有磁条接近时,磁条位置附近的验磁模块就会检验出磁条磁性,实现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1)当扫描线没有对准书的条码, 会导致图书无法借出2)书的位置放反, 磁条检测不到, 也会导致图书无法借出3)因磁条磁性很少而导致提示图书无法借此种情况是由于图书馆使用的磁条老化, 导致磁条在还书充磁后磁场强度弱, 而验磁模块灵敏度低, 检测不到磁性, 被认为无法消磁而阻止借出4)一根磁条被检测为两根此种情况为磁条磁场强度强时, 而验磁模块灵敏度高, 距离磁条附近的几个模块都有反应所致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磁条粘贴位置靠上,容易被认为是两根磁条此情况主要出现在比较厚的图书上,通过磁条检测多书时,由于多书摞在一起,会增加高度,所以上方磁条检测模块设置比较灵敏, 而较厚图书的磁条如果粘贴靠上,位置贴近这些模块,则会出现此种情况。
无论使用哪种模式,都会出现借出之后发现没有消磁,需要回来手工消磁这个情况主要也是磁条老化原因导致消磁不彻底解决办法为换磁条或者手工消磁还有一种情况,自助系统提示书未借出,没有打印凭条,但是在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中或OPAC 查询系统中显示书已经借出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读者借还书操作太快,扫描条码后立即拿走该书,导致消磁未成功,系统提示未借出解决办法为系统设置更短的充消磁反应时间,并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增加判断命令,使系统在屏幕上提示未借出图书的同时,返回该图书书目信息,直接将该书还回 至于图书被借到其他读者证上,此情况产生原因多为读者借阅完成后未退出服务所致建议在自助借还系统中设置读者借阅完成后提示按# 号键退出, 以结束借书操作, 并提醒读者在取得打印凭条后, 将凭条与所借书对照一下, 以免出现漏借等现象 2.2对读者的违规行为无法及时发现 由于条码识别系统完全是读者自助操作而没有任何工作人员监督,而在还书过程中系统对归还图书的唯一识别对象是书中所贴的条码,因此,如果有读者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对所借出去的图书进行调换,则在还书过程中系统也照收不误同时,该系统也无法对图书的撕页、涂划、污损等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导致图书丢失和破损的现象增加。
在使用FIDR系统时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但由于机器不能精确识别操作台板上的图书数量,因此,如果读者将几本书同时叠放在一起进行外借操作时,系统将会完成借书操作,从而导致流通数据库中只有一本书外借的记录,而另外几本书也一并通过消磁处理并安全通过门禁系统这就出现“一书登陆,多书借出”现象 由于机器的局限性,它无法识别借书证的主人,会造成使用他人借书证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有3 类:借用他人借书证;使用他人丢失的借书证;窃用他人借书证此类现象会给借书证本人带来一定数额的罚金,同时也给图书馆增加了诸如调查事情真向、向读者解释等麻烦事宜 2.3投入成本高 目前国内使用的自助借还书系统无论是购置于国外还是国内,其价格都相对较高例如,美国3M公司生产的自助借还书机根据不同功能每台售价在25-38万元左右,而单功能的自助借书机和还书机的价格每台也在20 万元左右,若一所高校图书馆引进三到四台此系统,花费就在百万以上同时,自助借还书系统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必须通过条码识别模式来完成,虽然条码的单个成本不高,但随着图书流通频率的不断增加,条码磨损在所难免,此时大范围地对条码进行更换,无论是经费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FRID系统使用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成本比条码的成本还要高很多,更应该注意后期的维护费用 3.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助借还系统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3.1.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一些专家认为,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外借过程,它只是实现了“借阅登记”这样一个功能,而在此功能的前期,图书的典藏部门、读者的查阅过程、选取过程,都得基于图书馆书库是“开放着”的这样一个事实图书馆的书库无法实现二十四小时开放,所以自助借还并不能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借鉴广安图书馆的做法,可以采用RFID系统,在教学楼,宿舍区,食堂等人多的地方,设置自动柜员机性质的自助借还机,把一些热门图书,新书,放在那里,真正做到24小时服务 为了读者的安全,可设置密码系统,使读者必须先输入密码才能完成借书操作,防止盗取别人证件的行为 3.2.加强读者培训和教育工作 自助借还系统出现的许多问题,有些是可以通过对读者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解决的每年的新生入学是一个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应主动组织人员对新生进行培训,让大家熟悉系统的使用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对读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读者可以利用自助借还系统方便、快捷地使用图书馆,也可能会利用自助借还系统的漏洞从事违规行为。
〔2〕因此,可以说,自助借还系统也是建立在读者素质和道德文明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如果读者的素质低下和道德水平不高,有些问题仅仅靠机器是很难解决的,即使能解决,也会增加成本这就要求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工作,提高其道德文明水平,这也是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优势的措施之一 3.3加强对馆员的培训,提高图书馆服务管理和监督水平 “自助服务的实施离不开馆员的协助和维护,因此要大力推行自助服务在图书馆流程中的实施,必须要创造条件对馆员进行培训,让馆员及时快速地掌握新资讯、新方法和新手段,充分挖掘每位馆员的工作潜能〔3〕图书馆馆员的技能提高了,服务和管理水平也容易得到提高为了确保自助系统的顺畅运行,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发现条码破损要及时更新,发现一本书有两根磁条要挑出来处理(此种情况多为历史原因造成)在现场指导读者使用,在大厅设置咨询台,回答读者的问题 3.4慎重看待自助借还系统 高校图书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师生的需求,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自动化只是手段而已不是说使用了自助借还之后书的流通率就高了,读者还是根据自身需要去选的有些问题不是依靠技术可以替代的,需要图书馆在资源开发和导航上下功夫,不能产生技术依赖。
要不要上自助系统要根据图书馆自身的需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