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93663379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1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10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18 -章末综合测验- 26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三种水循环都有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降水。()2.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3.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4.由陆地内循环运动而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多。()5.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包括()地球内部的放射能太阳辐射重力能机械能A.B.C.D.2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和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B.海陆间循环是环节完成的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区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促使水循环发生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和重力能。第2题,海陆间循环由图中的环节共同完成。第3题,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2021

3、深圳高一检测)如图为“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4、5题。4.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蒸发C.径流D.下渗5.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进行雨水收集最能发挥作用的是()A.北京B.兰州C.乌鲁木齐D.拉萨【解析】4选C,5选A。第4题,利用屋顶收集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因为如果这部分雨水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下渗;因而,图中雨水收集方式间接影响降水、蒸发,不影响水汽输送。第5题,北京市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少,人口多,

4、经济发达,水资源短缺,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而兰州和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降水较少,该方式不适合。拉萨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少,使用该集水房屋没东部效果好。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B.efhdC.cabdD.dabc7.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是()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A.B.C.D.【解析】6选D,7选B。第6题,海陆间循环的过程主要是d蒸发、a水汽输送、b降水、c地表径流。第7题,水循环的意义有维

5、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实现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促使陆地淡水不断更新。三、非选择题(共11分)8.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写出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2)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风的环节是(填序号)。由和组成的水循环叫。(3)图中区域的城市发展较快,近年来内涝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解析】第(1)题,图中环节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应表示水汽输送;图中环节位于陆地表面,由陆地指向海洋,应为地表径流;图中环节由地表指向地下,应为下渗;图中环节由植被指向上空,应为蒸腾。第(2)题,我国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为大陆带来大量

6、海洋水汽,图中最能代表的环节是水汽输送,序号为。读图可知,图中表示海洋蒸发,表示海洋降水,因此由和组成的水循环叫海上内循环。第(3)题,题意表明,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应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地域扩大,城市以硬化地表为主,则硬化地表增多,植被减少,降雨后,雨水很难下渗,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水增多,容易积水内涝;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尽量使地表平坦化,许多城市地势低洼,加上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完善,使得地表径流的速度慢,城市表面的雨水很难在短时间内排泄出去,从而容易积水内涝。答案:(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蒸腾(2)海上内循环(3)硬化地表增多,植被减少,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容易积

7、水内涝;许多城市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表径流的速度慢,容易积水内涝。提升训练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水位上升D.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水库 B.跨流域调水C.海陆间循环D.地下水补给湖水【解析】1选D,2选C。第1题,修建水库后,水域面积扩大,

8、库区冬季气温偏高,蒸发量相对增加,降水应增多。第2题,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抽到陆地上,然后生产出淡水,这就相当于人为地制造出了海陆间循环。(2021宜宾高一检测)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3、4题。3.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4.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解析】3选D,4选B。第3题,陆地上的矿物质随着地表水汇集到河流,再注入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第4题,海洋水的总量基本不变,但是随着海陆间水循环

9、,地表矿物质不断迁移到海洋中,因此矿物质总体在增加。在冰期,由于地球上冰的体积增大,导致海洋水相对减少,因此矿物质的含量在冰期相对较高。(2021如皋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区域水循环过程。完成5、6题。5.图中、分别代表()A.大气、海洋、地表径流、蒸发B.大气、蒸发、地表径流、海洋C.蒸发、地表径流、海洋、大气D.蒸发、海洋、大气、地表径流6.在同一气候类型地区,影响转化为地下水数量多少的因素有()降水量地形坡度植被土质A.B.C.D.【解析】5选B,6选D。第5题,读图可知,从出发的箭头指向雨和雪,雨和雪都来自大气,为大气;地下水体、河流湖泊水体以及冰川所形成的水体最终都汇入到,表示海洋;从

10、海洋出发的箭头指向大气,表示蒸发;从雨和雪出发的箭头指向,且出发的箭头指向河流湖泊水体,表示地表径流。第6题,在同一气候类型地区,降水量差异小,降水量并不是影响转化为地下水数量多少的因素;为地表径流,地形坡度越小,地表径流的流速越慢,越利于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的水体越容易被截留而逐渐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土质越疏松,越利于地表径流的下渗而形成地下水。(2021广州高一检测)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

11、径流、跨流域调水8.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解析】7选B,8选D。第7题,先从图中找到最容易突破的环节,由和地下水共同流向地表水体,可推出是地表径流,又由是位于水汽输送和地表径流之间,则可知为降水,位于地表水体和水汽输送之间,即为蒸发,剩下即为跨流域调水。第8题,取水需要保证水质,则需保护水源地;从丰水区输水到缺水区的过程要尽量减小过程中损耗,提高输水的效率;随着经济发展,人类需水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严重不足,所以需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排水则需要注意防止水污染,除了当地污染还

12、需考虑由于水体的流动对下游地区的污染。2020年7月7日,是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做出调整。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图示水循环类型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10.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A.c B.f C.g D.e11.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植树种草修建水库拓宽道路A.B.C.D.【解析】9选C,10选D,11选B。第9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包括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13、三种类型的水循环。第10题,由图可知,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分别为:a为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植物的蒸腾,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即e。第11题,控制人口数量,对减轻暴雨、对城市无直接影响;植树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减弱暴雨对歙县的影响;修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调节的作用,可以减轻暴雨对城市的危害;拓宽道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雨所造成的洪水威胁。二、非选择题(共17分)12.某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某班同学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根据实验步骤和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问题。(17分)实验用品:烧瓶、石棉网、带有橡皮塞的弯玻

14、璃导管、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实验步骤: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弯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1)描述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据此推测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2)若该实验建立密封环境,水的总量(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理由。(3)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说出可以采取的措施。(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改进实验使其更加贴近自然状况,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解析】第(1)题,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瓶里的水经过加热后蒸发变成水汽,待弯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类似于形成降水降落到托盘,这些水在托盘上流动,形成地表径流。第(2)题,若该实验建立密封环境,水在不断的循环当中,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即地球上的水量是动态平衡的,基本上长期不变。第(3)题,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增加加热时间和加热强度,使更多的水汽蒸发,缩短导管的长度,让其尽快到达玻璃板,玻璃板上增加冰块数量等。第(4)题,实验中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