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193659556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器制造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器制造有限公司B S C I管理手册员工工伤处理程序1. 目的: 1.1为保护员工权益,使工伤者得到妥善及时的治疗及维护公司的利益。 1.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工伤事故的情况,研究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 2. 定义 只有在公司及工厂内从事与公司有关之生产工作或在维护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因不小心发生之意外事故;员工故意或者因私负伤、致残、死亡的,不作为工伤事故。 3. 程序: 3.1 当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 3.1.1 如属伤势轻微者,可由该部门/单位主管代为处理,并送伤者

2、前往医院就医,有关医药费单据/证明由经办人交于办公室办理报销事宜;同时需填报一份“工伤事故报告表”。 3.1.2 如属伤势严重者,由该部门/单位主管应立即通知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安排送伤者到医院或提供必要之协助;并由办公室到财务部暂支适量现金,用以支付员工的一切医药及治疗费用;在办理好伤者入院治疗事宜后,该部门/单位主管应到办公室填报“工伤事故报告表”,办公室填写调查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然后上级审核批准。 3.2 所有公伤事故均须用“工伤事故报告表”记录,并报总经理批核方可报销医药费及批假给工伤者。 3.3 因工伤事故需休养治疗的,经总经理批核后,公司负担其误工费。 3.4 所有用以支付工伤员

3、工的一切医药及疗伤费用,会由办公室统筹办理报销事宜,及到保险公司办索赔手续,一般工伤须于五天内报告保险公司,重伤或死亡则须于24小时内书面报告保险公司。 3.5 如出现工伤死亡事故,应及时联络保险公司/劳动部门商讨善后措施,及尽快与死者亲属联系,处理过程要耐心,积极,并在劳动部门之协商/仲裁下,追保险公司赔付,公司亦从道义上协助善后工作。 3.6 办公室于保险公司取回应收赔款后,到财务部办理有关核销手续,清还工人医疗费的暂支费;如保险公司之赔偿与医疗费出现差额时,须出示有关文件,并开出零用现金单,经总经理签批后,连同所得之赔偿,到财务部清还该暂支单。 3.7办公室对每次之工伤事故均需调查核实,

4、并做出处理决定,填写报名后交总经理批核存档;如工伤事故之发生是因为机器设备之维护或修理不当、或工场/部门未能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或因工人自身操作不认真,疏忽所致的,会根据情节/原因做出不同的追究和处理(如通报批评,检讨等)员工工伤返岗评估程序1.目的为保护员工权益,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对员工返岗能力进行评估,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2.范围针对所有发生工伤(包括轻微伤)的员工,在伤势康复后重新返回工作时对其是否能从事先前的工作进行评估。3.程序3.1 相关责任人员评估在员工伤势康复返回工作岗位时,由相关责任人员对其进行评估,并填写评估意见表。3.2用人部门主管评估用人部门主管在评估时采用的

5、方法应分以下几种情况: (1)员工发生轻微工伤(不需送医院),此员工的评价由直接主管负责,其应对工伤人员进行询问,看其伤口康复情况,决定其是否从事原工作岗位;(2)员工发生一般工伤(需送医院治疗,但肢体没有缺失),此员工的评价应由部门主管负责,其应该查看相关医院的出院记录,同时询问员工情况,来决定是否从事原工作岗位(3)员工发生重大工伤(送医院治疗,肢体有缺失),此员工的评价由总经理负责,相关人员应将此员工的治疗记录,工伤鉴定书和以前的工作岗位危险情况提报副总经理。3.3 员工返岗员工返回工作岗位后,部门主管应对相关员工每日进行跟踪,询问其工作情况,了解其是否适合从事此工作。如果发现异常,部门

6、主管必须汇报给总经理。3.4 如果员工工伤后不再适合从事先前工作,工厂应调离工作岗位,同时对新工作是否适应进行评价。员工意见、建议、申诉处理及反馈管理程序1. 目 的规范公司各方面的运作,及时反映员工思想动态,快速有效地处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2. 范 围2.1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有异议或有不明之处;2.2对公司各项管理及管理人员不满(工作失职、以权谋私、以势欺人)之处;2.3对公司经营管理策略或方案提出建议性意见或建议、献计献策;3. 程 序3.1 申诉渠道及处理时限3.1.1采用书信形式投递到公司设置之意见箱中,自开箱之日起,七日内答复; 3.1.2直接向本部门管理人员投诉,自投诉之日起,七日

7、内答复或即时答复. 3.1.3向员工代表反映意见或建议,以员工代表向行政部反映之日起,七日内答复. 3.1.4通过每月一次定期举办的访谈日,直接向管理层申诉,即时答复或自访谈日起七日内答复.3.2 处理程序3.2.1意见箱由行政部负责每周定期开启一次,收集汇总相关意见,在当天转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后,于5日内以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书面形式进行回复.3.2.2若直接向本部门管理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由管理人员当面答复;不能答复的,由部门调查了解情况,作出处理,于5日内书面答复. 3.2.3向员工代表投诉的意见或建议,员工代表力所能及之问题,可采取当面答复;或者通过员工总代表向行政部反映所获取

8、之意见或建议,由行政部安排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有关部门在5日内将回复结果以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形式进行反馈.3.2.4每月一次员工访谈日上,管理层接获之意见或建议,视其情况给予当场答复(事后补做记录)或填写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责令相关部门答复。3.3审批与公布 3.3.1拟定之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经部门经理审核交行政部查核回复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条例后,交总经理签署.视其情况,决定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张榜公布或单独答复投诉者本人. 3.3.2行政部在投诉日7天内将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于宣传栏内张榜公布,或转交投诉者阅知,投诉者阅后签名确认.3.4资料存档 3.4.1通过以上任一方式反映的意见或建议皆采

9、用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进行登记与记录,所有反馈书面答复之内容皆采用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进行回复. 3.4.2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由行政部复印、分类、汇总存档.4. 鼓 励 4.1年终前,由行政部汇总一年来存档收集之意见、建议,分析其中之实用性或已采纳之措施,进行评选有建设性意见或合理化建议最多且被采纳者及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有功劳者.4.2 在年终文艺晚会上,对以上选中之意见或建议者进行适当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5. 附 件 5.1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管理程序1目的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所有作业或活动的安全卫生风险,并对鉴别出的安全卫生风险进行区分,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以便采取相

10、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2范围一切具有安全卫生风险的作业或活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尘毒、噪声、触电、腐蚀、燃烧、爆炸、打击、坠落、碰撞、铰辗、刺割等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对供应商/承包商的要求。3.权责3.1由安全主管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 3.2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 3.3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 3.4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 3.5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4程序41成立鉴别与评估小组4.1.1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

11、生管理代理人负责。4.1.2成立由社委会、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直接参加人或代表组成的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4.1.3小组成员需对该作业或活动有深入的认识或经验,以及具备对风险和作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4.1.4对具重大风险和影响者,如公司内部缺乏合适的分析评估人员时,需聘请或咨询外部有关专业人士。42确定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4.2.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4.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4.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量下列各相关项: 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

12、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割、夹、卷等。c.生物性危害,包括病毒、细菌、原生虫、昆虫等。d.人体工学性危害,包括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时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4.2.4在执行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所导致的不利情况:a.正常操作条件b.异常操作条件,包括停、开车的情形c.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以及潜在的紧急状况d.过去、现在以及规划的活动43先期安全卫生审查4.3.1审查的目的,在于涵盖所有的安全卫生风险,了解公司安全卫生状况,以做为

13、建立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基础,同时提供明确的数据与结果,作为日后持续改善安全卫生绩效的基准。4.3.2审查必须涵盖五类关键课题:a.法令规章之要求事项。b.重大安全卫生风险之鉴别。c.所有现行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与程序之检视。d.以往突发事件调查结果回馈之评估。e.利害相关者(员工、工会等)之观点。44鉴别与评估的方法4.4.1按照“物(不安全状态)人(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进行分类,采用查核表、访谈、直接的检查与量测、以往的稽核结果、危害与可操作分析、假设状况分析、失误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审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危险设备、危险物质和危险工种; 4.4.2

14、 将存在危险因素的工作分成若干顺序的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安全分析, 识别出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危险源、危险部位、起因物和致害物;4.4.3对这些潜在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受损和生产延误的风险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 通过审查,对各类作业或活动进行筛选和分类,对鉴别出的风险予以登录,并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4.4.4 根据公司阶段性政策、作业或活动特性、成本/效益分析和技术面的取舍,对具安全卫生风险(尤其是具显著风险者)的作业或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以控制或降低其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整改措施; 4.4.5找出受到或可能受到危险因素伤害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

15、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相关部门按照整改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以消除、减少和限制潜在的危害。4.4.6注重对相关资讯、文献和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设计、改造、控制及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提供借鉴与指引。45鉴别评估的频率4.5.1对已经鉴别与评估出的具重大安全卫生风险(高于某一特定程度,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生产停顿、超过一定金额的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作业或活动,每半年重新评估一次;如在日常运作或检查中发现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则应适时进行重新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4.5.2引入新的具危害性的作业或活动,或者作业或活动重要构成要素发生变更,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将情况报社委会,由社委会组织鉴别与评估小组适时进行风险鉴别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4.5.3每年对中度及以上风险重新鉴别与评估一次。4.5.4根据重新鉴别与评估结果,维持对重大安全卫生风险登录表之更新。员工代表选举程序1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司与员工就工作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