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3656281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也造成许多企业出现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行为,这一现象暴露出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会计财务工作方面的问题。企业的财务会计环境日益复杂,给我国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审计风险,这就对企业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分析审计风险,及时发现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与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企业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审计工作质量。 一、审计风险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审计风险主要指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具有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由于审计人员发表的审计意见不准确、不恰当所带来的风险。在独立审计

2、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审计风险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定义为: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漏报或错误情况,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之后发表不准确、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对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实际上包括的含义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报表中包含着重大错误,但审计人员确认为公允;另一方面,会计报表实际上是被公允的,但审计人员认为其错误。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 客观性 在进行抽样审计时,需要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作为样本,并根据这部分样本的共同特性对总体的特性进行推断,但是不管审计人员的推测如何细致,总体与样本之间还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即使在详细审计时,没有利用样本特性对总体特性进行推断的过

3、程,但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等因素,还是会造成审计的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在审计过程中,风险随时存在,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 普遍性 审计风险是伴随审计活动出现的,在审计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可以发现审计风险的踪影。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减少审计风险的产生。虽然审计的实际结论与其预期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发生,但是造成偏差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可见,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紧密相联,具有普遍性。 3. 潜在性 在许多情况下,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行为,

4、虽说表面上并没有出现不良影响,可实际上这种风险一直停留在潜在阶段,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潜在风险转化为实际风险,即审计人员的行为真正造成了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审计风险存在潜在性,这种潜在风险的潜在时间取决于审计环境、审计内容及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程度。 4. 偶然性 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主要形成原因还是主观因素,并且这些主观因素的绝大部分都是审计人员在无意识状态下造成。这种风险形成原因对于审计人员而言极其重要,审计人员只有尽最大努力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这样的审计工作才有重要意义。如果审计风险是由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造成,那么这种风险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险,更无从防范,因

5、此审计风险具有偶然性。 5. 可控性 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审计风险的存在时刻对其造成威胁,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一直都坚持不懈地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在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这不仅能帮助审计人员深入理解审计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审计制度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都还有待完善,不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形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企业建立审计制度时,大多是企业董事会直接对内部审计机构负责,造成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并且,许多董事会成员对内部审计工作并不够重视,

6、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常常无法将其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另外,部分企业本身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具体表现在会计工作方法不规范、会计人员不专业等,这些现象都为造价工作的舞弊行为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例如许多企业在兼并、改组或重组时,无法将企业资料与信息全面的展现在审计人员面前,导致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判断与评价时,无法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并且,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发现不可取的地方时,就会根据以往的工作

7、经验直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但是这个改进工作是否有效也属于不确定范畴,这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影响 形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审计人员的自身问题,例如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知识储备不足或经验积累不够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领域的知识体系都在不断更新,但是许多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一直停留在过去,造成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如今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且,部分刚刚加入审计工作的人员,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经验积累不足,也会造成一定风险。此外,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不认真都会带来风险。 (四)审计单位的影响 审计风险的评

8、估主要来自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如果被审计单位故意隐瞒了其经济状况、业务状况等信息,审计人员获得的审计资料就不够完整,从而导致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不准确。 三、审计风险防范的控制与对策 (一)完善审计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利于减少审计风险。首先,要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审计机构与人员都必须具有独立,这足以说明独立性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在其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将目前企业领导人直接管理审计工作转变为企业领导人间接管理,形成内审工作的独立管理体制,可有效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其次,要

9、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才能将审计的真正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将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反馈阶段的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只有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达到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并且,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遵守审计工作原则。最后,要改进内部审计的手段与方法。只有采取的工作方法足够正确,才能将工作效率与质量真正提高。因此,在正式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应充分评估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结合我国国情,将 国际公认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加以改进,研究出一套既与国际准则高度一致,又能符合我国经济市场的审

10、计工作方法。此外,企业需要引进风险管理模式,强化审计风险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审计工作环境是审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审计环境才能有效减少审计风险。如果企业能保证审计环境的公开性、公正性,并确保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会坚持公正、客观、独立的审计原则,便可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中,对审计人员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环境做出了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个别违规现象,例如有些审计人员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不恰当、不准确地对审计报告做出评价,从而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

11、的风险。因此必须规范良好的审计环境,将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三)强化对审计人员的管理 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审计人员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责任、专业能力等方面。审计人员只有遵循行为规范,才能胜任审计工作。因此,可以经常在企业中举办相关的宣讲活动,详细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审计人员高度重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合理、合法地完成审计工作,才能大大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充实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只有当审计人员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审计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促使审计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审计人员才能正确、客观地给出审计报告。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诚信程度进行调查;其次,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状况;最后,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只有掌握了被审计单位的这三方面的情况,才能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这一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时刻存在于审计工作中,要更好地对其进行防范与控制,就需要审计人员、相关部门、被审计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真正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审计风险,才能全面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将我国审计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