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3654986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城乡一体化下云南乡村人才开发 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力资源是否能有效转变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是统筹城乡,缩小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直接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云南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庞大的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群体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既是加快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又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措施,也是推进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

2、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总人口达4596.6万人,居全国 12 位、西部第 3位,其中农村人口为 2978.6 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 1 。云南农村人口中 1620 岁的占8.02%,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中低龄劳动力比例偏大,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人力资源数量的稳定上升。 2.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一是文化素

3、质较低。全省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尤其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更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53.8%,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 85.7%。在 6 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75%;二是思想素质较低。云南地处边疆,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在交通闭塞、发展缓慢的山区,农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以维持基本生活,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浓厚;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较低。仅有 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4、,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 。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培训,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四是身体素质较低。由于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不佳、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提高。 3.农村人口就业结构调整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是人力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由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年轻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仍然保持传统的就业形式。2008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 78%,虽比 2

5、000 年下降 5.49 个百分点,但仍然是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的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 9%,比 2000 年上升 1.1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13%,比 2000 年上升 1.32 个百分点 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一是就业结构调整缓慢,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幅度不大;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三个产业的农村人口就业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过大,农村就业结构仍是典型的传统型。从 GDP 构成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角度来看,2010 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105.81 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223.93 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890.4

6、0 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 4 。2010年末全省城乡总就业人数 2765.9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1671.3 万人,第二产业 348.6 万人,第三产业 746.0 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结构比为 60.412.627.0。全省现有的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利用率低 2010 年云南省 GDP 总值为 7220 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 1.8%,人均 GDP 居全国倒数第三,农村人均年收入为3952 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6065 元,城乡居

7、民收入差距指数为 4.07,而全国城乡差距指数为 3.23 5 。由此可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农村人口多,加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就业难。2010 年云南农村人口为2978.6万人,农村整半劳动力占农村常住人口的67.2%,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0.6%,其中,昭通市 149 万人,红河州 77.4万人,曲靖市 70.76 万人 6 。由于劳动力多、素质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发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转移难,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2.农村基础教育落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近年来,云南农村教育事业虽有很大发

8、展,但由于欠账多,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010 年云南省完成教育支出374.8 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16.4%,教育支出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8 年,而云南省农村人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5 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更新速度慢,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重视,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势,加

9、之农村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招生困难, 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地方经济不发达,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偏小,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3.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云南各类优质人才 51%聚集于昆明、玉溪、曲靖等滇中地区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科学文化素质低,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少,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4.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

10、,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低 人的健康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某个地区劳动人口持续工作的状态和时限 7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云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一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费逐年下降,政府投入比例偏小;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三是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农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差,影响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 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云南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快速增

11、长,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农民增收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0 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0.6 倍,而农村居民仅增长 8.1 倍;城乡收入差距由 3.09 倍扩大到 4.07 倍,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额增长了 11.82 倍。近年来,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城乡差距仍然是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城乡消费支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1990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 7.15倍,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长 5.65 倍,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由 2.58 倍扩大到了 3

12、.25 倍,城乡消费水平绝对差额增长了 8.1 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不仅在消费数量、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还在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差距。云南省不仅自身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2010年云南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6.8%。目前云南城乡收入差距为 4.071,而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云南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8.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仅存在差距,而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13、 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云南经济稳步增长,20062010 年全省GDP 总量由 4001.87 亿元上升到 7220.1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7817元上升到 15749 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0070 元上升到 1606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2251 元上升到 3952 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 62.3 亿美元上升到 133.68 亿美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都将为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坚实基础。 2. 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开发条件 云南有着庞大的农

14、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为农村亟待开发的庞大劳动力资源创造了极好的开发时机和条件。 3. 农村教育的统筹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农村教育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待开发的农村人力资源赢得较有利的开发条件。同时,随着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给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

15、来的挑战 1.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规模将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会被闲置,仅仅依靠发展传统农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而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又不断提升,直接导致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那么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经济转型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城市和乡村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当前云南经济结构属于资源型结构,较为单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高,科技含量较低,技术和人才缺乏,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将加速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关键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如何有效地提供与之相应的人力资源,是对当前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严峻挑战。 3.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在城乡一体化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