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93470802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1,0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价值追求》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聚价值追求,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二课时凝聚价值追求,课程导入,一、高扬民族精神,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的“魂魄”。,你说我说:,请你用名言、成语、典故等来谈谈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课程讲解,探究分享,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

2、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思考:这些精神对当代中国有着怎样的精神价值?,探究分享,2.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1)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是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3)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课程讲解,一、高扬民族精神,小组合作探究:,1.中国女排在2016年逆袭成功,对你有什么思想触动?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要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要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时,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

3、业创优,深入探究,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国人民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课程讲解,二、构筑中国价值,你说我说: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课程讲解,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意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弘扬人的基本共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课程讲解,二、构筑中国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落实在口头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生活中没法践行!,公民只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就够了!,你说我说: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课程讲解,小组合作探究:,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实、落小; (2)自觉做到勤奋学习、注重修养、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深入探究,拓展延伸,综合性题:如何写作政治倡议书?,某市成立学生志愿者联盟,已有71所学校1.3万名中学生参与志愿者。为进一步开

5、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联盟决定向全市中学生发出“践行价值观,做负责任公民”的倡议。请你将倡议已补充完整:,写倡议书,拓展延伸,知识体系,凝聚价 值追求,高扬民族精神,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如何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总结,随堂练习,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 A.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个人主义 2. 下列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有 青少年要身体力行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只要国家加强宣传教育就能落实价值观要求 需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 C ) A. B. C. D.,随堂演练,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