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93470692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5淮安)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形影不离 B水中倒影 C投影仪 D皮影戏2.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3. 某同学在理发店理发时,从理发店的镜子中看见后面墙上的挂钟的指针显示如图所示,则当时的正确时间应是()A10点40分 B11点40分 C1点20分 D12点20分 4.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

2、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5.小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使用很普遍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后很多地方政府启动汽车下乡活动,使更多的老百姓也成为了“有车一族”。在小汽车上面用到了一些光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汽车驾驶室外面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B小汽车前灯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面镜C小汽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车外的行人很难看清车中的人D大多数小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这是为了下雨时水不留在玻璃上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激光灯从空气中斜射向水中的光路图,由于小明一时疏忽,忘记将光路图中的箭头标上,同时也没有标出界面的

3、两部分介质,由图可知,你认为应该是()A上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B上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C下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D下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7.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A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8.(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中的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 B日食的形成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C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绿裙子,呈紫色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9.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

4、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二、填空题10.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_。11. (2015兰州)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12.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2009年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_传播理论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食13.除

5、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_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_,依据的原理是_。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_。 三、实验探究题14. (2015成都)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

6、“较暗”)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6.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关系。(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选填“厚”或“薄”)越好。(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

7、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_的距离。(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5)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一,其中第二次测量数据是由于测量_(选填“错误”或“误差”)造成的,据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形影不离中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水中倒影,

8、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投影仪,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皮影戏中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2.【答案】C【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和像面对面,人用右手,像用左手,像的左手相对于像向左移动。3.【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轴对称,就是左右相反。现在看到的指针是在左边,其实指针是在表中的右边,因而时间为1点20分,故选C。4.【答案】D 【解析】题目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A处应是红光;AB间只是可见光,外侧还有不可见光;B外侧紫外线会使底片感光。可判断A、B

9、、C不正确。A的外侧是红外线,热效应会使温度计示数上升。5.【答案】D【解析】小汽车驾驶室外面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目的是物体在凸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能够看到更大的范围,A选项正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小汽车前灯的反射镜是凹面镜,B选项正确。小汽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C选项正确;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会成像,为了防止车内物体的像成在正前方干扰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而不是为了下雨时水不留在玻璃上,D选项错误。6.【答案】

10、A【解析】由图可知,和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为折射光线;显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界面上方为空气。7.【答案】A【解析】当太阳照在月球上时,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了光发生反射的物质,也就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周围一片黑暗;只有太阳光或星光直线传播到得地方是亮的;正因为没有空气,光传播时就不会发生折射,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因此星星也就不再闪烁;由此可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8.【答案】ABD【解析】微波炉是利用内部振荡电磁波工作的,A正确;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挡住了沿直线传播

11、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地球上就看见了日食现象,B正确;当白光照射到绿色物体上时,绿色光被反射,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绿裙子,红光被吸收,又没有绿光被反射,故呈黑色,C错误;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D正确。9.【答案】B 【解析】三角形小孔非常小,属小孔成像现象。成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二、填空题10【答案】太阳、电灯、电视荧屏11【答案】反射;虚【解析】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光的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12.【答案】直线 全 偏【解析】日食现象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到地球上

12、的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射向地球A区域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发生的是日全食;太阳射向地球B区域的光被月球挡住了一部分,看到的是日偏食。13.【答案】(1)会聚(2)F点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或光路可逆) (3)太阳灶(或汽车前灯或手电简或电视的碟形天线)【解析】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图可知如果要获得平行光,要把点光源放到凹面镜的焦点。三、实验探究题14. 【答案】12;较暗【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2cm;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

13、,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15.【答案与解析】(1)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16.【答案】(1)相同大小(2)较暗薄(3)镜面(4)不能;虚(5)误差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解析】(1)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相同大小的蜡烛,不燃烧的蜡烛与像如果重合,则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2)较暗环境中烛焰的像更明显。(3)方格纸上找到像和物的位置,方便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4)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13.5 cm和13.4 cm相差很小,是读数时出现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