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93470669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知识讲解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冲刺:力学实验(提高)【中考展望】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1、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 2、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

2、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 3、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4、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方法点拨】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

3、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

4、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4、实验的设计性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5、实验的开放性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典型例题】类型一、质量密度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1、如图所示,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

5、、丙三种液体不同体积时的质量,记录了有关数据,并依据数据作出了质量与体积关系的m-V图象。 (1)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点B、D、G(或C、E、H或F、I)可知在体积相同时的质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点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进一步综合分析甲、乙、丙三条直线的物理意义,可归纳的结论有:(a) 。(b) 。(4)由以上分析可初步认为 表示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思路点拨】(1)B、D、G三点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的体积相等,但是质量不相等,同样,C、E、H和F、I也是表示体积相等,但是质量不相等。(3)(a)直线甲质量与体积的

6、比值都相等,同样直线乙和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b)直线甲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跟直线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跟直线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等。可见:不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答案与解析】 (1)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3)(a)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不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4)表示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总结升华】这是一道实验数据分析题,要学会从图表中读出有用的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2016临沂模拟)晓宇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不规则金属片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7、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后,太平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片的质量时,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片的质量为 g;(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金属片;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金属片的体积为 cm3。(4)此金属片的密度为 kg/ m3;(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晓宇同学测出的金属片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8、思路点拨】(1)在调节天平平衡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右调;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左调;(2)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读数前要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要注意量筒的零刻度在量筒的最下方;(4)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金属片的密度;(5)当将金属片取出时,金属片上会沾有水,使金属片的体积测量值偏大。【答案】(1)左;(2)36.4;(3)14;(4)2.6103;(5)偏小【解析】(1)由图甲知横梁指针向右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才能使天平平衡;(2)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9、0.2g,金属片的质量为m=20g+10g+5g+1.4g=36.4g;(3)由图丁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26mL刻度线相平,所以金属片的体积:V=40mL-26mL=14mL=14cm3;(4)=m/V=36.4g/14cm3=2.6g/cm3=2.6103kg/m3;(5)金属片拿出时,上面沾有水,使金属片的体积测量值偏大,由=m/V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和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本题因瓷片放不进量筒内,要利用烧杯测体积,理解过程求出金属片的体积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

10、结果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3。 【答案】小 151 1.2103类型二、运动和力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2)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

11、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的越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思路点拨】(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关键;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准确哪个力和哪个力是平衡力很关键;(2)为完成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另外还要排除其它力的干扰,让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3)根据实验现象,加上科学的推理后,可获得结论。【答案】(1)重;支持 (2)速度 (3)小;慢 (4)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

12、】(1)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速度;(3)对比三幅图,不难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其速度不会变化,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总结升华】此实验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举一反三:【变式】(2016兰州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重为120N的物块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13、 N;若增大拉力使物块运动速度加快,所受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在物块上再加一重物,仍使其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30;不变;增大类型三、压强浮力4、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4)在

14、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 。 【思路点拨】(1)本题采用了物理中常见的研究方法-转换法,即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2)此题用到了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是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改变压强计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方向有关。(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是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1)越大 (2)相等 (3)深度 (4)高度差变大【解析】(1)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