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高考河南卷作文谈精品文档

上传人:应*** 文档编号:193411413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高考河南卷作文谈精品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年高考河南卷作文谈精品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年高考河南卷作文谈精品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高考河南卷作文谈精品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高考河南卷作文谈www.5y6月7日,高考如期而至,中午时分各地作文题目先后揭晓,备受社会瞩目,各色人等纷纷吐槽。打开电脑,新浪、搜狐、网易纷纷开设作文评论栏目;网上各路大神的段子更是各显神通,一片纷纭议论之声。甚至有人把高考作文和春晚、韩寒并称为三大段子狂欢对象。社会如此关注高考作文,可见高考影响之巨。在全民狂欢,众声喧嚣之际,更需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理性分析。针对河南省作文题,我从三个方面对这道题目进行一下粗浅的分析。一是准确的卷面材料。二是命题意图,价值取向。三是就这则材料的立意分析。首先来看作文材料。从目前所知道的资料(来自网络、学生口述等),材料大意如下: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

2、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性质是叙事性显性材料。作文命题的形式与XX年、XX年一样,延续了新课标卷的命题传统。可以说学生面对材料,就形式来说完全没有陌生感。原因有二,一是与近几年高考题一致,二是与复习备考题型一致。洛阳市三次大练习作文命题都准确把握了高考卷的要求,可以说二者高度一致。一练作文材料考察了创新思维,二练作文测试了合作共赢,三练作文漫画好与快。具体到洛阳外国语学校,高三一年我们进行了70余次密集训练,写作

3、文不少于五六十篇,可以说学生对这种类型的命题烂熟于心。我遇到从考场下来的学生,学生反映试题和密集练没大的区别。材料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运动会的“山羊过独木桥”。学生即使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但根据字面理解不会有障碍。独木桥相遇问题,结果就是过不过得去的问题,解决办法揭示如何过的问题,过去了还要思考符不符合规则的问题。这样一解读,材料揭示的问题就清晰显现出来。所以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则材料不难,但要准确把握还要深入分析。二是命题意图,价值取向。知往鉴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XX年和XX年的作文题。XX年船工顺手补船的故事,命意在于道德问题,举手之劳行善,帮人惠及,知恩图报。强调助人行善,恰恰揭

4、示出社会大众面对危境、困局、弱者时道德的缺失,命题的价值引导意图明显,唤醒社会举手之劳行善。联系当年的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没人扶屡屡发生,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对当下生活的干预和价值引领。XX年切割钻石的故事,命意在于经验与勇气,做好一件事经验重要,没有勇气却无法行动;勇气可嘉,没有经验则会蛮干出错。做好一件事,二者缺一不可。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就会发现材料的价值取向正是深化改革既要有经验,更要有勇气。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时,要告诉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当下;要有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忧国伤时的情感,悲天悯人的胸怀;世界的眼光,审美的情趣。自古科举以取士,目光短浅,胸襟狭窄,情趣低下者,不堪重用。

5、联系社会现实应成为每位考生的自觉意识。XX年作文,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我认为命题人的着眼点在于规则和合作共赢。“规则”作为考题不是第一次了,XX年北京卷题目就是“规则”。无独有偶,XX年北京卷作文“老规矩”,前者关注制度层面的遵守规则,后者关注文化层面的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制定游戏规则,用来规范游戏的进行,不遵守规则就是犯规,理应被淘汰出局,所以裁判的质疑是无可非议的。但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新情况,参与游戏的人合理加以改变,两人合作,不失为共赢之策。过独木桥是这则材料设计的一个情景,在绝境中,仿佛只有一条路可走,人们的思维往往会陷入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在生活中,就表现为有你没我的极端;在国

6、家民族之间,就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极端对立。联系同学、邻里、同事、国家之间关系,就会明白过独木桥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再难的路也要走,于是就有了变通的余地与可能。人与人之间,家国民族之间,遵守合理的规则,就可以合作共赢,和谐相处。有了这层认识,再来看材料命意,就会明白,规则需要遵守,合理改变规则合作共赢是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或说是正确的立意方向。洛阳市二练作文卖豆腐和卖豆腐汤二者合作共赢,可以说与高考题高度暗合,但二者差异还是明显的。二练重在创造核心技术基础上的合作共赢,高考则重在变通规则基础上的合作共赢。三是作文立意分析。面对一则叙事性材料,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有找关键词法,对象分析法,由

7、果溯因法等。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规则”,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有三组,一是守规则的队员,二是改变规则的队员,三是裁判员。事件的结果是守规则的队员一人下桥,一人获胜;不守规则的队员,两人同时通过独木桥,双双过关。裁判员认为这样的结果有争议。我们从事件的结果追溯原因,确定立意的角度。掉下桥的队员一胜一负,因为遵守了游戏规则,没有人质疑,可以据此立意为“要遵守规则”。双双过关的队员,因为改变了规则,受到质疑,可以据此立意为“不要破坏规则”。这两种立意角度,其实质是一样的。可我们从过独木桥的结果看,两人合作取得了共赢,可见材料中人们的议论也可以理解为对这种行为的肯定,可立意为“合理改变规则,合作共赢”,或“规则需要遵守,也要合理改善”。片面理解材料,绝对化运用材料,很难说得上是准确。没有见到试卷原题,材料实为道听途说,不当之处在所难免。www.5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