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3168973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正确使用,精心维修保养”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隐患整改率、事故结案率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一)三落实 “三落实”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含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

2、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法规规定的相关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也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特大安全事故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予以责任追究。这些无疑对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内,设置相应数量具有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懂得法律法规、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应急处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具体从事特种设备

3、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2、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 (1)协助使用单位领导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2)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及试车。 (3)组织制定或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5)编制特种设备的年检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6)特种设备存在严重

4、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销。 (7)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参加特种设备的事故抢救、调查、分析、报告、处理; (9)协助有关部门对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 (10)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使用单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 (1)贯彻贯彻落实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2)组织对作业人员技术培训和

5、进行安全教育; (3)参与制订制定或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4)对特种设备各项制度、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督促检查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检修计划的实施; (5)解决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有关人员提出的问题,如不能解决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3、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各级岗位责任制。这是使用单位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之一,明确岗位责任制度有利于分清工作职责,确定各自的工作范围,便于实行技术责任、经济责任和安全责任考核。 (2)基本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特种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登记、备件管理、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 3管理和统计报告等制

6、度。这些制度的贯彻实行,奠定了使用管理基础工作。 (3)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有安全检查、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定期检验等。 (4)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这是保证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做到安全运行和维持正常生产(使用)的先决条件。 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包括: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特种设备

7、注册登记表(卡)。 (二)两有证 “两有证”是指特种设备要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特种设备凭证(或标志)使用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 4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和事故

8、应急处理知识,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使用单位要努力培养“四懂四会”(懂特种设备的结构、性能、用途、工作原理,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作业人员。在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或工艺生产记录,严禁违章操作,拒绝执行违章的指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并及时采取安全规程规定的事故应急措施。 (三)一检验 定期检验是指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接到使用单位提出的定期检验要求后,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对在用特

9、种设备进行的检验。通过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及安全的缺陷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使用单位应做到: 1、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上次检验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根据使用单位自身的特点,安排定期检验计划,确保检验工作如期实施; 2、检验时,要做到按计划的检验时间停车检验,并向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提供定期检验所需要的条件及资料,配合他们作好检验检测工作; 3、检验后,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存在问题的设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达到合乎使用要求的,要及时办理有关注册、变更手续。凡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10、不得继续使用; 4、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正确使用 为达到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应当正确确定特种设备使用条件,加强使用过程中技术要素控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转。在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旅游风景区等公众聚集场所运行的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因此,使用单位更应采取措施保障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使用特种设备。此外,还应当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设置安全隔离区和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五)精心维

11、修保养 特种设备使用后能否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提高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达到安全经济运行,除了正确使用外,还必须精心做好日常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 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自检、维修,并做出记录。 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单位自己维护保养,另一种是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单位进行的维修保养(如电梯维修保养),

12、必须经省级质监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维修保养活动。 使用管理安全要求及“明确并落实三方安全责任”: 1、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 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主体责任的内容: (1)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按条例规定申报注册登记;按期申报定期检验,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 (4)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熟知管理制度,掌握

13、操作规程,按章作业并持证上岗; (5)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修保养,并定期检查;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办理注销手续; (7)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适时演练;建立重点特种设备监控制度;建立事故报告制度,保证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相关部门,同时及时采取救援措施防止发生灾害,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 2、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责任 3、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责任 第二篇:特种设备管

14、理措施和方法论文、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特种设备安全问题是生产行业主要的安全监察监管问题,我国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安全监管、检测和技术提升,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数量和严重度呈降低趋势。虽然我国的特种设备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相比较,情况仍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特种设备管理面临的安全形势是: ()事故发生几率较高,万台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事故后果直接就是经济损失惨重,社会影响恶劣。 ()特种设备安全法刚刚开始实施,但之前存在一些设备生产单位制造设备质量不够高,施工单位运行维护不足的现象。 ()特种设备运行单位对于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不能做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5、,从而引起事故发生概率高。 ()特种设备迅速发展需要更为严格的安全科学技术的保障,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滞后与其严格的要求。 ()现在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期,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要求相当之大。 、我国特种设备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 .特种设备的维护情况不达标 ()从企业领导的角度来看,一些企业的领导不重视设备维护,只在意目前利益。对设备的使用过度,不重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常常造成设备的超符合运行,带病作业,不注意小隐患,加速特种设备的磨损甚至老化。这样反而使企业在日后要花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设备进行大修甚至更换。 ()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企业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都是设备出现损坏才进行,由于每个员工的操作习惯及每台设备耐损程度不同,维修人员也存在应付现象,这种维护制度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