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

上传人:H****H 文档编号:193050805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全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XX代会和市第三次XX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旅游业进展,促进旅游与文化高度融合,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总体要求 1总体思路。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三个进展”的要求,坚持旅游、文化、宣传、体育“四位一体”,以“*会议”旅游品牌为引领,唱响红色主旋律,打好绿色生态牌,推进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并重进展,着力“六个重点”(定规划、破瓶颈、树品牌、建精品、强配套、抓营销),提升“五个品牌”(*会议、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竹海、ZG茶海),打造“四大精品”(“*会议”红色经典旅游区、中心城区精品旅游圈、“*-仁怀-习水

2、-赤水”和“*-湄潭-凤冈-余庆”两条精品旅游线,简称“一区一圈两线”),实现“三个转变”(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由数量增长型旅游向效益增长型旅游转变),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服务业进展的龙头产业和区域经济进展的支柱产业。 2主要原则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策划宣传、公共服务、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市场在景区打造、产业配套、营销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统筹规划、科学开发。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要求,统一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坚持保护优先,充分尊重自然景观的天然属性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属性,实

3、现保护、开发和制造有机统一,促进资源环境与旅游产业和谐进展。 品牌引领、突出特色。强化旅游进展创意和策划,突出提升“五个品牌”,充分凸显*旅游特色和个性。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优先开发特质好、组合性强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四大精品”;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形成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相融、精品线路与特色景区衔接、大型景区与乡村旅游互补的旅游产业体系。 着力当前、放眼长远。遵循旅游产业进展基本规律,近期突出抓好战略研究、形象定位、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中远期注重整体打造、品牌提升、转型升级、持续进展。 3目标任务。通过5-10年努力,把*建设成为旅游形象独特、品牌知名度高,产品丰富、业态发达

4、,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ZG最佳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跨越式进展。 到20XX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15%和18%以上,达到1500万人次和130亿元以上,旅游业成为服务业进展的龙头产业。累计建成5、4和3级景区分别达3个、5个和10个以上,五星、四星级酒店分别达2家和4家以上;整合形成一批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知名度高的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和素养明显提高。 到20XX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和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达到3000万人次和300亿元以上,旅游业成为*经济进展的支柱产业,建成文化旅游强市。 到20XX年,建成国

5、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和生态康体的旅游目的地。力争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 二、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工作重点 (一)定规划,优化旅游进展布局 4完善旅游进展战略和规划。(1)20XX年底前完成*文化旅游产业进展战略研究、*旅游进展总体规划修编和“一区一圈两线”旅游规划编制。(2)加强与城市进展、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交通设施、生态建设等规划的衔接协调,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建立由文化旅游产业进展领导小组牵头的各类旅游规划会审机制。(3)各县、区(市)要根据全市旅游进展总体规划,抓好县域旅游进展规划、旅游项目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

6、)破瓶颈,改善旅游进入条件 5加快形成集陆、空、水为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1)按照“五纵四横七联二环”交通规划和“先主后次”原则,加快形成公路交通XX。一是今年内开工建设仁怀-赤水、*-绥阳、杭州-瑞丽遵思段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建设*环城(一环)、黔北高速公路,协调同步建设赤水-泸州高速公路;二是加快主要景区公路升级改造,做好与主干道公路对接,尽快实现干线高速公路、景区等级公路XX络连接。近期建成桐梓新站-绥阳宽阔水-绥阳温泉、绥阳洋川-*禹门-*虾子、汇川高坪-海龙囤3条旅游公路;加快建设赤水各主要景区间联接公路;三是加大乡村旅游区村级油路建设力度,力争20XX年实现重点民族文化村和乡村旅游景

7、区(点)通油路。(2)充分发挥*至、和广州三趟始发列车对我市旅游进展的宣传和带动功能;加快黔渝快速铁路建设步伐,力争开通-重庆-*-贵阳-广州快速铁路旅游专列。(3)加快新舟机场建设步伐,力争20XX年建成通航并开通深圳、广州、等重要客源地航线。(4)加快构皮滩电站过船设施建设步伐,抓好乌江、赤水河航道整治和建设,提高通航能力。 (三)树品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6着力塑造*旅游形象品牌。(1)20XX年启动*旅游形象定位公开征集和旅游形象大使遴选活动。(2)以创建“ZG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强*特色文化基础研究,充分展示“*会议”伟大精神,丰富提升文化、国酒文化、丹霞文化及茶文化、竹文化独

8、特魅力,深入挖掘沙滩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仡佬文化、尹珍文化、浙大西迁文化时代内涵,集中建成一批展览、体验设施,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3)以开发游客向往*文化、体验*山水的旅游需求为重点,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旅游形象主题宣传活动,提升*旅游核心价值。(4)大力实施旅游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对旅游产业进展的推动作用。 7着力打造五个知名景区品牌。利用*唯一性和代表性旅游资源,以创建顶级景区为目标,以丰富景区内涵为核心,深入挖掘展示景区历史源流和文化价值,提升景区文化品位,精心策划包装打造“*会议”、“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竹海”、“ZG茶海”五

9、个品牌,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景区品牌。 (四)建精品,增强游客吸引力 8提升“*会议”红色经典旅游区。依托*会议会址,集中打造以“*会议”为品牌引领的红色经典旅游区,力争20XX年把*会议会址建成5级景区,20XX年把*老城建设成为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城区,20XX年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综合旅游城市。(1)进一步加大*会议会址等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力度,修缮一批文物古迹、故居旧址。(2)进一步挖掘“*会议”历史文化内涵,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开发一批教育、体验、情景再现等旅游产品,充分展示“*会议”历史背景、过程、细节和意义,提高游客参与度,提升景区品质。(3)进一步彰显*历史文

10、化风貌,在*老城规划建设文化体验园等主题公园,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夜郎文化(夜郎竹园、唐蒙通夜郎)、傩戏、地戏、高台舞狮等地域特色文化体验园,开发系列文化体验产品,集中展示*特色文化。 9建成中心城区精品旅游圈。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以“*会议”红色经典旅游区为圆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大板水-金鼎山-海龙温泉-新红色运动公园-后山沟温泉-海龙囤-娄山关-桐梓人-宽阔水-九道门-双河溶洞-水晶温泉-沙滩-云门屯-乌江库区-枫香温泉-苟坝会议会址”中心城区精品旅游圈。(1)以娄山关为重点,加快开发红色、探险、山地运动等旅游产品,把“ZG贵州*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办成国际知名的山

11、地运动品牌赛事,20XX年建成娄山关4级景区。(2)以水晶温泉、海龙温泉、枫香温泉、后山沟温泉为重点,加快开发温泉等休闲旅游产品,力争20XX年建成4个温泉度假中心、2个会议中心和1个以上4级景区。(3)以金鼎山佛教文化、海龙囤土司文化、沙滩文化以及尹珍文化为重点,加快开发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大力支持沙滩申报ZG历史文化名村,力争20XX年建成金鼎山、务本堂2个3级景区和沙滩4级景区以及海龙囤影视拍摄基地。(4)以双河溶洞、宽阔水、九道水、大板水为重点,加快开发一批森林、探险、科考旅游产品,力争20XX年建成双河溶洞、宽阔水2个4级景区和九道水、大板水2个3级景区。(5)提升“四在农家”内涵,打

12、造一批集避暑、度假、休闲和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点。 10打造“*-仁怀-习水-赤水”精品旅游线。(1)依托茅台酒厂,把茅台古镇整体打造成为以“国酒茅台”为品牌引领的国酒文化精品旅游区,20XX年建成4级景区。一是提升国酒文化城,开发一批酒艺表演、酒仪展示、酒质品鉴等体验产品,彰显国酒文化独特魅力,完善接待服务功能,增强游客吸引力;二是借助茅台酒品牌效应,开发国酒工艺展示等系列旅游产品;三是建成杨柳湾等一批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酒文化街区,再现古镇风貌,提升古镇品质。四是大力支持茅台酒酿造工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依托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古镇和红绿相间的旅游资源,把习水整体打造成为

13、以“四渡赤水”为品牌引领,若干景区为支撑的军事教育、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精品旅游区。一是深入挖掘、保护和开发“四渡赤水”历史文化资源,打好“出奇制胜”牌,开发一批以再现战斗情景为重点的旅游体验产品,建成一批红军战斗遗址、古迹等景点,20XX年建成土城古镇4级景区;二是以丹霞谷、飞鸽子、天鹅池为重点,打造一批历史文化、森林生态旅游景区,20XX年建成丹霞谷4级景区。(3)依托赤水奇、险、秀的自然风光资源,把赤水整体打造成为以“丹霞竹海”为品牌引领,若干景区为支撑的自然观光、休闲体验生态文化精品旅游区。一是全力支持赤水申遗工作,确保20XX年申遗成功;二是以挖掘、保护、开发和展示生态文化内涵为核心,

14、20XX年建成赤水大瀑布、燕子岩2个5级景区和五柱峰、四洞沟2个4级景区;三是力争20XX年建成ZG侏罗纪公园、赤水河流域石刻艺术博物馆、赤水博物馆、赤水河盐运文化纪念馆等景点,修缮赤水古城墙、太极楼等一批文物古迹和红军战斗遗址;四是继续加强赤水河流域三百里竹廊建设,提升沿线生态景观品位,启动赤水河水上旅游。 11打造“*-湄潭-凤冈-余庆”精品旅游线。(1)依托湄潭、凤冈茶产业,集中打造以“ZG茶海”为品牌引领,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区。一是加快湄潭核桃坝至凤冈田坝茶园建设,尽快形成林茶相间的百里茶海,20XX年建成4级景区;二是挖掘展示“ZG茶海”文化内涵,规划建设ZG茶

15、海文化博物馆,建成一批茶叶采摘和制作体验园、茶庄、茶馆、茶文化街区,开发一批茶艺表演、名茶品鉴等茶文化旅游产品。(2)提升浙大西迁文化时代内涵,把浙大西迁旧址打造成为“ZG大学生教育体验基地”,20XX年建成3级景区。一是实施浙大西迁文化展现工程,建设“文军西征”博物馆和浙大西迁院士园,进一步加大浙大西迁旧址等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力度,修缮一批文物古迹、故居旧址;二是深入挖掘“文军西征”历史文化内涵,凸显“求是创新摇篮、科学教育圣地”励志教育精神,开发一批文化、教育体验产品。(3)加快余庆、凤冈、湄潭、*县境内乌江峡谷风光保护和开发,努力打造“千里乌江画廊”精品旅游区。一是着力建设“飞龙湖”、“乌江大峡谷”等一批湖泊、岛屿和峡谷观光旅游产品,力争20XX年前建成2个以上3级景区;二是规划建设乌江流域水电站文化博览园等一批文化景观。 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和展示仡佬民族文化内涵,规划建设仡佬民族文化馆、仡佬民族博物馆和仡佬文化风情园,力争ZG仡佬文化研究所落户务川;着力打造“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支持申报ZG历史文化名村,20XX年建成3级景区。 (五)强配套,提高综合效益 12加快推进旅游接待设施提档升级。(1)以中心城区、仁怀、习水、赤水为重点,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同步规划建成一批经济适用型商务酒店。(2)以湄潭、凤冈、余庆以及桐梓、习水为重点,依托“四在农家”创建,打造一批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