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

上传人:H****H 文档编号:193049691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全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荷尔德林,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一个被誉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 人就会仰天而问: 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 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 人就会欣喜地 用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是的,人生,语文,充满劳绩但却诗意盎然。让自己、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正是我们用神性来度测人生的肇始吗? 这是一个梦,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梦,一个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为了这个梦

2、,我们努力着,我们求索着,我们渴盼着,我们感悟着 一、诗意的灵魂:价值引领 诗意语文,其核心、其灵魂是“价值”一词。没有高尚价值引领的语文,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 战国时期,赵文王酷爱剑术,天下剑客都蜂拥至赵国,宫廷里聚集了3000多名剑客。赵文王日夜不停地要他们比试剑术,三年里不知死伤了多少剑客,但赵文王却依旧乐此不疲。诸侯见赵文王如此沉迷无道,便密谋诛杀赵文王。赵国太子知道消息后焦虑不安,急忙找庄子前去劝阻赵文王。庄子见了赵文王。 庄子说:“大王,我有三柄不同用途的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天子之剑?” 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国做剑锋、齐

3、国做剑棱、晋国做剑刃、周和宋国做剑环、韩国做剑把。此剑一出,向上可以劈开浮云,向下可以斩断地根,天下无人不服、无人不敬。故名天子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诸侯之剑?” 庄子说:“诸侯之剑,用聪慧勇敢的人做剑锋、清廉的人做剑棱、勤奋的人做剑刃、忠诚的人做剑环、豪杰的人做剑把。此剑一出,如雷霆威震四方,四境宾服。故名诸侯之剑。” 赵文王问:“那何为庶人之剑呢?” 庄子说:“庶人之剑,满头乱发,言语粗俗,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两眼张着像死鱼一样。此剑一出,上砍国君首级,下刺百姓胸膛。大王喜欢的是庶人之剑,真是太惋惜了!” 庄子所谈的,正是一个价值问题。都说“价值转天地”,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价值上出了

4、问题,或是异化、湮没了教学内涵的“人文价值”,或是淡化、剥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马跑得越快、车夫的驾驶技术越高、带的盘缠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的悲伤。因此,诗意语文,首先应该寻找的是一种高尚的价值。在语文的价值取向上,我们老师决不能放弃引领的责任。 上去年的树,在整体感知的时候,老师启发学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说“我体会到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鸟儿的真诚”;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那些乱砍滥伐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显然,对文本价值的感悟,有的

5、是深刻的,有的是肤浅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却都是正常的,毕竟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品质、文化背景不一样。但不正常的是老师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上述表达统统予以肯定和褒奖,完全放弃了作为一个老师应尽的价值引领的责任。 导致如此放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课堂价值、教育价值的把握发生偏离和扭曲;有的是对价值虽然心里有谱但却引领乏术;有的是害怕引领不当反而落个牵得过多的罪名;有的是将多元感悟误解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的担心否定了学生的理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语文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在对待根本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

6、毫模糊、丝毫犹豫、丝毫摇摆、丝毫误解。去年的树,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诺千金、矢志不渝的诚信;三顾茅庐,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惜才、爱才、求才、重才,得人才则得天下的真理;狐狸和乌鸦,决不能将乌鸦的形象异化为一个受害者、一个知错就改的聪慧者;飞夺泸定桥,除了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军先烈表示崇敬和赞美之外,我们有必要用“北上抗日”伪战略为那些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吗?这一切,说到底,不就是一个价值引领的问题吗?诗意语文,怎能让价值引领缺席? 二、诗意的血脉:文化传承 诗意语文,应该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会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概和美丽姿态,

7、充分享受徜徉于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意语文,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诗意语文,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对语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们应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 有人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先让学生改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60多个字;改出来的字,老师还让学生向王安石挑战,跟“绿”字一争高低。争来

8、争去,争出了一个“艳”字超过了大诗人。借着这股东风,老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起学生进一步质疑王安石的诗句。于是,有人质疑,难道长江的北岸就没有春风和春天了吗?有人质疑,王安石已经到了瓜州,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家乡看看?有人质疑,王安石要明月照着他回家,是不是太危险了?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舞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我们当然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汲取一些怎样的东西? 我们且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宰相,进行变法。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GJ税收起了积极作用,但也触犯了大地主的

9、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到第三年,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当时,XX由江宁奉诏进京,坐船沿长江南下,泊船瓜州,再由瓜州沿运河北上,赴汴京任职。 泊船瓜州是千古佳作,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是千古绝句。众所周知,“绿”字是王安石经过精心筛选的。XX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最终却锁定“绿”字。那么,“绿”字妙在哪里呢? 一妙在“形象”。着一“绿”字,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就有了鲜亮的视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

10、这样一派春光:春风拂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满目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妙在“意味”。“绿”字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夏D尊先生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味。“绿”是什么?是生机、是活力、是希望、是向往。诗人心中是否有这样的情味呢?答案是肯定的。“又绿”是否还有别的寓意呢?变法的背景、浮沉的仕途,XX心中怎能不对此发出深深的感慨? 三妙在“理趣”。“绿”是谁带来的?当然是“春风”。“春风”一词,在ZG古典美学中,又颇多理趣。它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想起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11、春风拂槛露华浓”;让人想起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象征什么?皇恩浩荡。春风驱散寒流,那是政治上的寒流;春风带来温暖,那是变法图强的温暖。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这样一个绝妙的“绿”字,岂是学生的那个“艳”字可以相提并论的?岂是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可以了事的? 再说“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质疑王安石不去看家乡、实在太危险,简直让人莫名其妙。这样一质疑,诗的美感和意境就荡然无存了。我们且来体会一下此句的神韵: 诗人泊船瓜州,回望钟山许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东升。隔岸的景物已经消融在模糊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加深厚。变法

12、图强、匡扶社稷是诗人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寄情山水是诗人的生活理想。仕途艰险、如履薄冰、前程迷茫、世事难料,不由得不让诗人生出“归去来兮”的心愿。“明月”在这里同样既是实写,更是一种意象。“明月”寄予思乡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无不是诗人思乡怀人的一种寄予。 语文课的浮躁、肤浅、庸俗,大多与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有关。诗意语文,必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我们的课程改革,只有融入到这条博大精深、浩浩荡荡的文化长河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三、诗意的旋律:精神诉求 诗意语文,是尊重学

13、生的精神诉求、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精神诉求的语文。就文本而言,它是XX的一种精神诉求。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XX有着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言,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诉求。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XX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诉求。 上捞铁牛一课,在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以后,老师针对铁牛的“笨重

14、”,补充了这样一段资料:铁牛始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的地锚之用。 1989年,人们从黄河古道中挖出了四只大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威风凛凛。牛身下铸有小铁山,入地丈余。牛前另有一铁柱,可系铁链。每头牛的体积在3立方米以上,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相当于9000多个体重为 100斤的人。 没想到老师的资料一补充,引起了学生的广泛疑问:既然铁牛这么重,它怎么会被洪水冲走的呢?疑问,真实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恰恰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精神诉求。满足这种精神诉求,无疑有利于学生精神生命的健壮成长。老师当即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组织小组讨论后开始了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 有的说,从插图可以

15、看出,铁牛的造型不但大而且还挺圆,洪水一来,铁牛自然容易滚动。 有的说,铁牛在岸上,岸上到河里有一定的坡度,洪水一冲,岸会滑坡,铁牛极有可能滑到河里。 有的说,铁牛是拴浮桥用的,发洪水时,水猛冲浮桥,浮桥拉动铁牛,就可能将它拉下水去。 有的说,洪水淹没了浮桥和铁牛,滚滚泥沙就会使铁牛慢慢地滑向河里。 这次学生精神诉求的满足,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表达思考、表达困惑、表达创意的愿望和冲动。于是,在全课教学行将结束的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怀丙的方法需要改进”的见解。应该看到,学生的精神诉求中,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潜能和创新活力。老师的明智之举,在于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精神诉求,真正将课堂中的话语权毫无保留地还给学生。对于改进怀丙的捞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制造力,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建议: 如:将泥沙换成人。开始时,人都站在船里。铁牛拴住后,再弄些小船,人全到小船上去。这样,既幸免了把泥沙弄到黄河里,又捞起了铁牛。 又如:将泥沙换成水,因为水不仅有浮力,还有重力。先将黄河水舀到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