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192894793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道?文化误译分析摘要: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文以小说?商道?中文本中出现的文化误译实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误译原因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逐一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支撑,指出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源语和目的语这两种语言,更应增强跨文化意识,减少文学作品中文化误译的产生。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商道?中文本;文化误译一、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现在社会的诸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翻译理论应当以能够指导具体翻译实践、解决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准确地向读者传达原文信息为目的,翻译手法和策略那么

2、是在翻译思想这一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具体选择。对于翻译标准,虽然国内外翻译学家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但实质上都认同对等作为翻译标准的重要地位。其中尤金奈达在这一理论上的建树尤为影响重大,因此本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探讨相关翻译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A.Nida【1】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语言学界翻译理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奈达最为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翻译思想,功能对等理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直至今日仍是翻译界评论较多的理论之一。所谓“功能对等,就是翻译时不要求文字外表上的死

3、板对应,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实现功能上的对等。【2】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动态对等要求“接受者和讯息者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来的接受者和讯息者间所存在的关系保持相当程度的一致,翻译过程中要以接受者为导向,译文应该根据受众读者语言上的需要和文化上的期望进行适当的调整。形式对等强调的是“讯息本身的形式,关注的是接受语中的讯息要和原文中的各个不同成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性,要求译文与原文结构的贴近,而这却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奈达有关翻译理论的阐述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应还包括语义、风格等方面的对等,同时翻译这一工作所要传达的信息既包括表层的词汇信息也包括深层的

4、文化信息。他放弃了翻译理论家一直探讨的直译、意译和忠实翻译等传统翻译用语,强调读者的重要性,是一种基于读者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摆脱了词与词之间的严格对等,不仅关注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两方面的对等,同时也强调了译文读者对译文文本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文本的反应实现大致对等。奈达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重视译文读者的理解欣赏水平和文化风俗习惯等,从而大大提升了读者的地位,并为翻译理论引入了一种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概念,意义深远。关于翻译的标准,奈达提出了以下四个要求。第一,传达内容信息;第二,传达原文文本的精神风貌;第三,目的语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语的标准和表达习惯;第四,读者反应要力求相似。功

5、能对等理论关于翻译的标准对文学翻译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判断一篇译作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译作是否在意义和风格两个方面与原作实现了大致对等,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是否有着相似的反应。二、?商道?文化误译分析翻译工作需要译者同时精通译出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但仅具备语言知识并不能成为一名好的译者。因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工作中,特别是文学作品翻译,译者的文化知识储藏显得尤为重要。仅仅简单处理语言信息,忽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便很容易出现文化信息的误译。文化误译可以理解为译者对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处理不当,导致原文信息不能得以准确传达给读者。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

6、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文学作品中饱含大量的文化信息,?商道?讲述的是19世纪朝鲜末期著名历史人物、朝鲜巨商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为天下第一商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在经商中悟得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经商之道。?商道?以19世纪朝鲜末期为时代背景,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特征及民族色彩。译文精彩之处很多,在此不再赘述。译者作为生活在中国的现代人,在翻译中必然遇到一定的文化摩擦或冲突,处理不当便很容易导致文化信息的流失。对于翻译工作中的文化问题,奈达曾划分为以下五类,分别是生态学文化问题、物质

7、文化问题、社会文化问题、宗教文化问题和语言文化问题。【3】根据奈达对这一问题的阐述,译者结合小说?商道?的具体特点,将文化层面的误译例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误译、社会政治文化误译及经济文化误译。一物质文化误译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开展需要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园林建筑、舟车交通、劳动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物质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便是民族性和时代性。首先,物质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不同,对生存和开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需求必然有所差异。其次,物质文化具有时代性。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验对旧的物质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的根底上注

8、入新的内容,同时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再需要的局部。因此,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物质文化信息,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谨慎处理,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此外,由于物质文化并非仅仅表达为物质形态,还包含着一些深层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背后的诸如社会政治等的其它文化因素,防止出现文化符号的漏译甚至是错译。例1原文:“6.P150,3册译文:“我带着那些人赶着车去了六年前我到过的长白山山里,那里依旧没有人烟,甚至连野兽都很罕见。P388原文中的“指的是韩国的“太白山,位于庆尚北道奉化郡和江原道宁越郡的交界处。而“长白山那么位于中国吉林省,韩国习惯称其为“。译文混淆了太白山和长白山

9、的地理位置,影响了读者获取正确的信息。二社会政治文化误译社会政治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对应,是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文化形式,如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等。社会政治文化的根本形态表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起着规定、约束整个社会的作用。社会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斑斓的民族性,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小说?商道?涉及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末期的朝鲜王朝,因此了解李氏朝鲜时期的社会政治及相关制度体系对翻译工作者来讲是十分必要的。例2原文:.P11,3册译文:金正喜非常了解林尚沃,认为他不仅是朝鲜当代最杰出的商人,而且是朝鲜的一代巨富。朝鲜自古以来便有士农工商这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存在,商人

10、和农民属于社会末流。金正喜在北京期间对林尚沃的人品非常了解,从心底里尊敬林尚沃,所以对林尚沃一直以“大人相称。P335“士农工商是朝鲜王朝末期存在过的社会身份制度,分别指的是儒生、农夫、工匠和商人。职业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其中儒生身份最高,而商人地位最低。农业是李氏朝鲜的经济支柱,其地位不容小觑,不当官的人从事农业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情。当时“商是比农业低贱的职业,很多儒生对商业持否认的看法,在农夫和商人两者间,更多人选择从事农业。而译文中却翻译为“商人和农民属于社会末流,这与原文意思不一致。译文已经提到存在“士农工商这种严格的社会等级,自然应该翻译为“商人属于社会末流。其二,“士农工商

11、不是朝鲜自古就有的阶级制度,而是朝鲜王朝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下产生的制度。所以译文应为“当时的朝鲜存在士农工商这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商人属于社会末流。例3原文:.P275,3册译文:沈清当时不是也将自己卖身换取300石米吗?P458“是一个惯用语,意思是女子收取男子的钱从事卖淫活动。原文中虽然用的是“这样的表达,但是?沈清传?在韩国家喻户晓,沈清是朝鲜孝女的象征人物,她为了让父亲重见光明而不惜将自己典作了大海的祭品,韩国读者自然不会理解成“出卖肉体的意思。但在中文里将其直译为“卖身情况就不同了。“卖身在现代汉语里有四个意思,一是把自身或妻儿等卖给别人,二是比喻丧失人格,投靠有权势的人,三是

12、指女子出卖肉体,四是丧生的意思。译文直接翻译为“卖身,容易导致读者获取信息的混乱,中国读者对沈清的故事可能不是很了解,没有这一文化背景,容易误解沈清的形象,所以应明确翻译为“典作大海的祭品,而不应选取容易引发误解的词语。例4原文:.P29,4册译文:这样一来,新皇帝宪宗的外祖父、丰恩府院君赵万永益发失势,他把自己的胞弟赵仁永扶上吏曹判书的职位,从而使天下的权势全部掌握在丰壤赵氏家族的手中。P475李氏朝鲜是中国清朝的藩属国,所以在独立之前,其国王不能称为皇帝。1894年,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清朝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成为独立国家。1896年朝鲜大王

13、李熙登基称帝,改国号“大韩帝国,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诸如朝鲜王朝历史上著名的世宗大王也是称为“大王,而不是“皇帝。其配偶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此外,皇太子称为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译文中将宪宗称为“皇帝不妥,此处可以翻译为“新即位的宪宗大王。例5原文:歌人.P255、P256,4册译文:所谓“歌客,就是善于做诗和吟唱的人。他们居无定所,漂泊无定,是靠乞食为生的歌人。P592“即“时调,又名短歌和时节歌,是朝鲜中世纪国语诗歌形式之一。时调源于新罗乡歌和高丽歌谣,形成于高丽朝末期14世纪末,兴盛于李氏朝鲜王朝。把“简单翻译为“诗不能表达朝鲜民族这一独特的诗歌

14、形式,应该翻译为“时调,可以再加小注。其二,把“翻译为“靠乞食为生显然不妥,这就曲解了“歌客的意思。笔者试译为“所谓歌客,就是居无定所,擅写时调和吟唱,四处讨酒喝的歌人。三经济文化误译本局部论述的是经济层面的误译分析。小说?商道?作为一部长篇商业哲理小说,讲述了一个卑微的店员成长为天下第一商的故事,蕴藏着主人公做生意的大智慧,可以说这是一部商战片,其中不乏朝鲜“松商和“江商之间的商战,也有在中国燕京举行的大型人参交易会,而这些故事情节涉及了相关经济词汇及当时的贸易背景,在此做以分析。对与经济相关的词汇短语,译者需要对两国的经济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翻译时尤其注意包含经济单位的语句,防止信息的不对等

15、。例6原文:.50.50.P154,1册译文:林尚沃带来的五包红参,五包的分量是50斤,50斤的总价钱那么是白银1500两。P76“译为汉语为“斤,是一种计算重量的单位。但韩国的“与中国的现在的“斤所表示重量不同。韩国的“斤是从古代中国传过去的,汉朝时1斤约为223克,唐朝时1斤约为669克,宋朝以后逐渐将1斤固定为16量,即600克。汉语成语“半斤八两便是由此而生,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即是八两,轻重相等,此成语用来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这一计算方法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时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现在的韩国,计算水果蔬菜重量的时候,1斤相当于400克,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