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92845412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虫病培训总结(共15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包虫病培训总结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20xx年包虫病培训(培训讲义)20xx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甘肃省包虫病防治技术甘肃省疟疾防治技术培训教材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四年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 20xx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20xx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技术方案.第二部分 甘肃省20xx20xx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甘肃省关于进一步落实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xx-20xx)年实施方案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xx年修订版) 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

2、医疗门诊统筹补偿地方病患者诊断界定工作的通知第三部分 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xx-20xx年)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试行)包虫病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包虫病手术方法技术规范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xx)阿苯达唑治疗包虫病严重反应或偶合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第四部分 包虫病基础知识第一节 包虫病病原生物学第二节 肝包虫的超声诊断第三节 包虫病的免疫学诊断第四节 甘肃省包虫病的流行和防治现状第五节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第六节 包虫病的防治工作的安全防护第七节 包虫病的防治工作的伦理学问题第一部分20xx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实

3、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xx20xx年),进一步推进全省包虫病防治工作,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20xx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xx?146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年度目标(一)项目实施地区通过开展重点人群包虫病查病工作,加大包虫病人发现力度,对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开展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二)加强传染源管理,对项目实施地区的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和驱虫,犬驱虫覆盖率在上年基础上显著提高。(三)加强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装备急需的防治、实验设备,提高基层包虫病防控能力。二、项目范围天祝县、环县、夏河县、合作市、玛曲县、碌

4、曲县、卓尼县、临潭县、渭源县、岷县、漳县、永登县、平川区、景泰县、靖远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瓜州县、肃北县、玉门市、会宁县、阿克塞县、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永昌县、甘州区、金塔县、永靖县、敦煌市、张家川县、高台县、庄浪县、静宁县、肃州区、华池县、镇原县、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舟曲县、迭部县共44个县(市、区)。三、项目内容(一)重点人群查病按照卫生部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各项目实施地区在辖区范围内包虫病重点流行乡(镇)采用B超和血清学方法开展人群查病,全省共检查310000人;对各流行乡(镇)12岁以下儿童采用血清学方法开展儿童感染情况监测,全省共检测45000人。

5、(二)病人救治1药物治疗。对新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免费提供阿苯达唑片剂或乳剂;对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包虫病病人,每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确定需继续采用药物治疗的,免费提供阿苯达唑片剂或乳剂。开展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2500人次。2手术治疗。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包虫病手术治疗250例。在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使患者就近得到有效救治的原则下,不断提高当地医院外科救治水平,加强治疗病例的管理,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包虫病手术救助管理机制。(三)传染源犬管理和驱虫根据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以村为单位,对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每月定期对510000只犬采用吡喹酮进行药物驱虫;对流行乡(镇)

6、的犬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完成70000条犬的检测。(四)感染家畜监测对流行乡(镇)家畜感染情况进行监测,每县检测1000头(只)(其中羊700只,牛300头)。56个项目县在保证完成项目重点防治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做好中间宿主监测和人群问卷调查工作。(五)人员培训1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44个项目县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诊断治疗技术等专题培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的防治技能。,培训2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定期赴定点医院对审定的手术病例进行示范性手术、指导定点医院及项目县医院的外科技术人员。(六)设备配备为14个新增项目县各配备一台B超;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配臵台1台恒温恒湿培养箱,1台彩色超声仪。四、项目组织实施(一)组织形式1.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为项目责任处室,和项目县所在市(州)卫生局(地病办)负责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2.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信息收集和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估。各市(州)疾控中心负责所辖包虫病流行县(市、区)犬粪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甘南州各县、永靖县的犬粪抗原检测工作自行完成),开展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项目县疾控中心(或县地办)负责具体实施项目。3. 项目县(市、区)乡镇卫生院、村委会、乡村医生或兽医员协助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8、防治工作。4.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根据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xx年修订版)篇二: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篇三:包虫病培训教材包虫病培训教材一、包虫病基本知识讲课人:唐玉萍流行病学1、分布本病广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畜牧区。2. 流行环节(1)传染源家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也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寄生在犬小肠中的成虫每714d虫卵成熟、孕节脱落一次。但在感染犬粪中有持续虫卵排出。(2)中间宿主寄生在中间宿主体内的细粒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中的重要阶段,它以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而且寿命很长,又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中

9、间宿主是绵羊,绵羊有高度的易感性,在重流行地区绵羊的患病率可达90% 以上。(3)人类的感染在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中,人类是偶然感染的,并不参与寄生虫的生活史。人类的感染及在人群中的流行强度取决于犬/绵羊循环的传播水平及人类与之接触的密切程度。因而人类包虫病的流行区也就是畜牧业生产比重较大的地区。3. 主要的流行因素(1)生活习惯:家犬有舔拭肛门的习惯,由此可将虫卵散布于全身表面,当与人接触时随时可将虫卵传染给人。含有虫卵的犬粪可污染水源和土壤,通过水和土壤污染人的手、蔬菜和水果等食物。(2)自然地理条件: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需一定的外环境条件,特别是虫卵排出后需生存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感染中间宿

10、主的机会。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又有一定遮荫条件的萆原和山地草原适于虫卵在外界的存活。致病机制细粒棘球绦虫虫卵进入人体后能否实现成功地寄生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人体对侵袭性虫卵的暴露量(摄人虫卵的数量);寄生虫通过人体组织屏障和抵抗宿主早期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的能力。侵袭性虫卵是指具有充分活力的成熟虫卵,未成熟的、老化和半老化的虫卵都不能形成成功的感染。虫卵进入人体后须经历三个主要过程:六钩蚴从胚膜中孵化;六钩蚴被激活;移行到适当的组织并定位发育。在感染后30120min即可见到激活的六钩蚴穿透肠粘膜固有层的小静脉或乳糜管。通过血液还是淋巴系统移行决定了寄生虫最终分别定位于肝或肺。只有少数六钩坳越过

11、肝、肺进入其他器官或组织。 病理改变在临床病理上可将包虫囊分为两种,即活动性囊与不活动(或低活动)性囊。活动性囊生长迅速、免疫源性强,对相邻组织产生髙压力,可引起并发症;低活动性囊通常无症状,生长缓慢,自身变性或钙化。机体对未破裂的活动性囊的炎性组织反应较缓和,只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变性或破裂的囊可引起多核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参予的炎性反应并很快转化为有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和纤维组织参予的肉芽肿反应。临床表现一般来说囊型包虫病的病程缓慢,潜伏期130年。多数病人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手术时发现,一些病人是在死后进行尸检时发现。随着囊肿的逐渐长大,寄生部位的占位性压迫症状以及全身毒

12、性症状逐渐明显。临床上根据棘球蚴所寄生的脏器,而命名为相应的包虫病。1、肝包虫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棘球蚴病,其次是肺包虫病。(1)症状: 包虫囊压迫邻近组织或牵拉肝脏,可引起患者肝区疼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减退。巨大肝包虫囊肿可使横膈抬高,活动受限,甚至出呼吸困难。压迫胆总管可引起阻塞性黄疸。(2)体征:包虫囊多位于肝脏右叶,近肝表面。体检时可发现右上腹或上腹部无痛性肿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坚韧,有时可扪及波动感。肝包虫嚢向下生长,压迫肝门区胆总管与门静脉,可引起阻塞性黄疸,门脉髙压,甚至出现腹水。肝脏顶部包虫囊向上生长,引起膈肌升高,向胸腔突起。2、肺包虫病感染早期往往无明显

13、症状,常经体检透视而发现。囊肿长大压迫肺组织与支气管,患者可出现胸痛、咳嗽、血痰、气急,甚至呼吸困难。肺部棘球蚴囊破裂,可突然咳出大量淸水样液或粉皮样内囊碎片和子囊。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可伴有过敏反应,甚至休克。若大血管破裂,可出现大咯血。3、脑包虫病发病率较低,主要见于儿童。好发于脑顶叶及额叶,小脑脑室及颅底部少见,亦可见于硬脑膜及颅骨间等处。临床表现与一般占位性病变相似,出现癍癎、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常被误诊为肿瘤。询问病史及脑CT、脑磁共振等检査,有助于明确诊断。4、骨包虫病较少见。棘球坳开始位于骨髓腔内,生长缓慢,继而沿骨松质与骨孔蔓延,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囊肿穿破骨皮

14、质,侵入周围软组织,出现巨大包块。若再向皮肤破溃,则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流出脓液和包虫碎屑,并可继发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若累及关节,可引起病理性脱位。病变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疼痛、麻木、肢体肌肉萎缩。脊椎、骶骨等处的囊肿可压迫神经,产生神经压迫的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5、其他部位眼包虫病很少见,主要见于眼眶。也可寄生在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精索、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泌尿生殖器官。此外,心、脾、肌肉、胰腺等部位也有棘球蚴寄生的报道,其症状与良性肿瘤相似。包虫在人体多部位寄生,临床表现颇为复杂,但共同的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压迫和刺激症状:在包虫囊寄生的局部有轻微疼痛

15、和坠胀感,如:肝包虫病常见肝区胀痛、肺包虫病常见呼吸道刺激症状,脑包虫病有颅内压增髙的一系列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发育障碍等。局部包块:肝和腹腔包虫病常可触及不同大小包块,表面光滑,境界清楚。过敏症状:常见的有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包虫破时经常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晚期病人可见恶液质现象。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徐明谦(1993)报道的1314例肝包虫病中,并发感染的占%,破裂占%,过敏性休克 %,播散性继发性包虫囊肿%,门静脉高压症%。细菌感染大多从胆道侵人,也可因外伤或穿刺引起。临床症状有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和压痛,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肝脓肿。棘球蚴囊肿破裂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常因外伤或穿刺引起。囊肿可破入胆管、腹腔或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