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2841163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时间:2021.05.2211:23:00标签:我的教育理想 二00五年我的视野里出现了朱永新,就是从那时他的理想之火把我给点燃了。寒假里我借到了他写的走在教育的路上,这是他在新教育征途的探索心语,我读了两遍,精要地方还进行了摘录。寒假就要结束了,但是他的理想的光芒依然照耀着我,他痛苦而又幸福的探索行动引领着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一个满怀教育理想的人他的肩头承载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死人与活人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口气;而活人与活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激情,有没有理想”朱永新说,“许多人说我身体好,我说未必,但我精神好。我生在农村

2、,也不是名校出身,但我一直努力,后来我读了博士,当了博导,写了五百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从我人生经历看,人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精神支撑的。我们推行新教育实验,就是要高举理想教育的旗帜,用激情来点燃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是啊,人在生命之初差别很小,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并不在智力、才华、出身,而在于是否有理想、信仰、激情和意志,他心中装的是教师,是学生,是家长,是社会,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教师,影响教育,变革社会,一个有远大教育理想的人,他把自己的人生无私地奉献给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事业。思考者是痛苦的,思考者又是幸福的。教育探索是无止境的,当

3、探索中的问题找不到答案时,当理想的境界与严酷的现实尖锐冲突时,当事情端倪未露而去前瞻时,每一个思考者的超前探索都是充满艰辛的,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当他的努力开始影响了周围的一个人、一群人时,当他想到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这个民族的福祉时,他的内心是宽慰的,他的内心又是幸福的.引领师生走进书香世界,是我的现实诉求.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为新世纪培养高质量的阅读人是温暖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一个人只有走在书香世界,与书籍为伴,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的民族才会有前途.一个热爱读书的校长,他的身边才会出现热爱读书的教师,才会有一群热爱读书的学生,才会有书香校园,学校才会有灵魂

4、.这使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第二篇: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首次翻看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

5、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

6、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古诗,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21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

7、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阅读能力还有限。我根据新教育倡导的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刚开始,班里有几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一直让我发愁,因为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玩具。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一个月后,我评选了九月的阅读之星,让他们写好读书卡,并贴上照片,张贴在班级的墙上。大家看到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我顺势介绍一些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看的书,如唐诗三百首、小猪唏哩呼噜、三字经、安徒生童话、二年级的小豆豆等等。现在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加入到阅读队伍,全班至少人手一本,每天中午看半个小时的课外

8、书,孩子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我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

9、力。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晨诵、午读、暮省,那我们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们相信,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朱永新教育是一首诗 假期中,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加深了我对新教育的认识,使我心情澎湃。新教育就像星星之火,唤醒了沉睡心底多年的教育激情。我从中深深感到,朱永新教授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献身,为中华民族的教育腾飞,返璞归真,发起草根新教育行动,令人敬仰。读后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在哪里。在新闻媒

10、体的报道里;在新教育人的著作里;在新教育实验学校里;在所有热爱新教育实践者的课堂里自1999年新教育的萌动、2021年的启动、到如今虽然走过了不到10年的时间,却如星星之火散发着燎原之势,硕果累累,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行动者着。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行动,必将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新教育精神 新教育有四种精神,概括为四句话就是: 1、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相信新教育,坚定向前走。) 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倾听内心的教育声音。)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共读、共写、共同合作。) 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种爱得爱,新教育中充满爱

11、的情怀。) 三、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全部过程的这样一个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校长、关注父母、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 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实际上,一句话,教育只有关注到社会所有人员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社会的教育。 四

12、、 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参加社区活动)。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筑理想课堂。 6、建设数码社区(建设网络社区)。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实践证明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有阅读的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

13、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难。所以,我要经常阅读,有了阅读的教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再看看新教育的先行者,他们是怎样带领孩子进行阅读的:最让我仰慕的是网名叫芷梅的常 丽华老师,她开辟了新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农历的天空下新教育晨诵课程之古典诗词部分”,近5年的时间里读了500本左右的图书,带着她的学生又用了一年的时间,用唐诗宋词、用音乐图画穿越了整整24个节气感受着诗词的温暖和气息,触摸着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在农历的天空下,他们唤醒了唐诗宋词,唤醒了中国文化,也唤醒了许多迷茫的新教育者。今后,我也要学习他们的思路,来激励自己和学生的读书热情。 五、 全民阅读

14、朱永新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国家教育价值观,应该把阅读上升为国家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教师、家长或者个别学校行为。“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校长已经意识到真正要改变我们的教育,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全民阅读非常有必要,而且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比如犹太人为什么如此厉害。我觉得这和犹太人视书如命,将阅读作为崇高,是有很大关系的”。少年志,则中国强。随着新教育的推进,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是水到渠成的事。让孩子写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写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倾诉自己的感悟;诉说自己的心声。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个

15、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视野,净化他的心灵。这样孩子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六、 全面发展不会导致全面平庸 在刚接触新教育之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心。强调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势必要挤占孩子的时间,到头来会不会造成孩子全面平庸。看了新教育,让我消除了心中顾虑,明白了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不会导致平庸,而看似平庸的学生也并非是全面发展所致。教师能在同样的时间内教儿童更多的东西。更确切地是要给儿童展现自己的各种能力,并且如何在他所处的世界中从物质的和社会的两方面练习这些能力,使他成为一个更好、更幸福、更有用的人。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吧,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课外时间和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有个兴趣爱好。让孩子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即使考不上大学,也会有健康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毕竟考上大学的是少数人,要求孩子们个个都优秀,那是不现实的。只要经历过,追求了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就足够了。 最后,让我以扉页中的那首诗作为结尾,同时来勉励永远年轻的新教育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一群 播种理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