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教学课件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192783609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节选)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离骚》(节选)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离骚》(节选)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离骚》(节选)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离骚》(节选)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离骚》(节选)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节选)教学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v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v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屈原 离骚 屈原 教学目标 v1、学习了解本诗的基础知识。 v2、品味诵读并能背诵本诗。 v3、在诵读中体会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品质。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末 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 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 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 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 但丁)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这些作 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 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 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 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屈

2、屈 原原 的的 作作 品品 楚辞 v1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v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 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 ,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 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v2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 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 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 主义诗歌总集。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 体诗。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 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 情诗.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 千四百六十

3、四字. 离骚的 题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 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 “离”通“罹”,遭遇,指遭遇灾 难或不幸.以“离骚”为“遭忧作 辞”;骚,骚乱,指动乱和忧愁. 题义为:遭遇不幸的忧愁. 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 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 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 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 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 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 之中。 注音 苗裔 孟陬 揆 肇 搴 Y z u ku zho qin h zh y qin p q j 扈 芷 汩 搴阰 骐骥 v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第一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翻译:我是古帝颛顼的后代,我已故的父

4、亲 表字叫做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翻译:正好在寅年的夏历正月,我在庚寅日 那天降生。 以上4句,作者叙述先辈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翻译:给我取名叫做“正则”,给我取字叫“灵均”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翻译:父亲观察和揣测我初生时的容貌气度。开 始把美好的名字赐给我。 以上4句,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第一部分 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 和名字的由来。 血统高贵 气宇不凡 v研读第二部分,讨论体现了屈原的哪些思想品质? v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v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v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v

5、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v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v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v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v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v江离 v辟芷 v秋兰 比喻美好的品格 v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害怕时光易逝,担心没有 时间把自己的品格才能献 给楚国,提醒自己抓紧时 间 朝搴陂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v木兰 v宿莽 香木,去皮不死 草名,经冬不枯 喻指坚韧不屈,即 使遭遇磨难仍然 坚持自己的信念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喻指贤君 日月匆匆,春秋代序,草木零落,美人迟暮 (时光易逝,韶华不再) (寄托自己的理想希望楚王能够改变 ) v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v骐骥喻指自己 v来吾道夫先路引路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志向远大,忠于国君 总结 v屈原的人物形象: v品格美好 v珍惜时光 v坚韧不屈 v志向高远 v忠于国君 忧国忧民,正道直行 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