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92750243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选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题库 专题二专题检测评估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2泰安高二检测)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井田制的确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百家争鸣频繁的争霸战争ABC D解析:选D。井田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在全国确立,故不符合春秋战国的时间要求,D项正确。2(2012常州一中月考)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解析:选B。A、B、C、D四项都是这一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原因,但B项是出现变法的经济根源,A、C、D只是

2、推动因素或外部有利条件,正确答案显然是B。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A出现的根本原因 B代表的阶级利益C产生的社会影响 D改革的具体措施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的“本质”。战国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改革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4(2012临沂高二检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解析:选B。战国时期,为了在兼并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正是这一动力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5(2012烟台高二测试)商鞅变法中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

3、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A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B移风易俗C制定连坐法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解析:选A。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中央从政治上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从这一角度思考,只有A项正确。6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解析:选A。“务本”即重视农业。7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

4、有制解析:选B。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材料的主旨:奖励耕织。其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兼并战争中取胜。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奴隶制度冲击最大的是()A废除井田制 B废除“世卿世禄制”C推行县制 D重农抑商解析:选A。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角度思考,A项正确。9(2011莱芜一中月考)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发展农业生产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选D。商鞅变法强制推行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但根本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10公元前3

5、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解析:选C。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11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发制度解析:选D。题干中“薄恩礼,好生分”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意指人与人之间互信度、和谐度较差,比较备选项,连坐、告

6、发制度与此联系最密切,故选D。12(2012济宁一中月考)公元前340年秦国商人李三不可能遇到的经历是()A做生意时买卖公平,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B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C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D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解析:选A。公元前340年尚处于商鞅变法时期,重农抑商是当时的重要国策,商人不可能得到政府奖励,故选A。13(2012海口高二测试)下图“商鞅铜方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内容()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1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7、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D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背景下出现的。吴起和商鞅顺应历史趋势,掀起变法运动,但由于变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才出现题干中所述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15我国完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主要是通过()A兼并战争 B变法运动C国家统一 D发展生产解析:选B。我国封建社会始现于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之中

8、,故选B。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2: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3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材料3: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

9、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材料4: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1)据材料1、2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6分)(2)结合材料3、4,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8分)(3)说说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1、2对比可知共同涉及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等方面。第(2)题可从材料3、4概括其特征。第(3)题要注意是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形成的影响。答案:(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

10、。(2)梭伦:折中、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政令必行,雷厉风行。(3)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7(2012潍坊高二联考)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起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强大的国家”的?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0分)答案:商鞅变法使弱小的秦国强大起来的措施:(1)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郡县制,制定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3)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