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归纳(上下册)

lsj5****213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83.94KB
约33页
文档ID:19245799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归纳(上下册)_第1页
1/3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 识归纳(上下册)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 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 社会主义建设,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 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 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基本路线是: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 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 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 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 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 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7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8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 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体现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 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10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 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的地位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017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14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改革开放40 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6我国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转换增长 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7我国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对举措及意义是怎样的? (1)问题:还面临区域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9怎样继续深化改革?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 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20党和政府为什么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 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 会全面进步 21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 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从个人生活层面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具有独特性,是区别已有的3)创新是一种生活方 式 2创新带来的情感体验?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 从人类社会实践方面认识创新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制度的 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 创新的根本目的:让生活更美好 5创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发挥的重要作用?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 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6.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 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 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7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 ,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 世界前列,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 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 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8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 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9教育的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 民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 的期盼 10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 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1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 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 和人民作出贡献。

12企业为什么要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13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 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 权威的批判精神, 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 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4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 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 权益 (2)学习相关法律, 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3)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 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4)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5)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15创新的目的 (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 一般来说,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 制度的建立。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真正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 中国真正确立 3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 价值追求 4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 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 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7. 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8. 人民民主的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发展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民主实践中, 我们既强调选举 民主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注重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通过广泛协商参 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9.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0.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 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 度强调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 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1公民通过哪些途径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2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对公民的要求有哪些? (1)形式:例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2)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 (3)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13民主决策的要求、形式有哪些? (1)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 科学化 (2)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 度等。

14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必要性及意义是什么? (1)必要性: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 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意义: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有利于完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