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2430402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三)(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演讲稿 (征求意见稿) 序曲 有些往事,会牢记一生;有些精神,会鼓舞万世。 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玉树,蓝天白云下,灿烂阳光里,宽阔的大道、明亮的校园、别致的村落、繁华的街市、悠扬的歌声当新玉树巍然展现在我的面前时,心中交织了两千个日夜的激情与悲壮、欣慰与痛楚再一次奔涌而出。 请允许我们含笑为玉树而歌。 六年前“414”那个黑暗的清晨,强烈地震降临在三江源头,降临在玉树草原,山动地摇,三江呜咽。从那一刻起,玉树成为世人揪心瞩目的焦点,从那一刻起,一场凝聚爱心和真情、跨越地域和民族的伟大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在生命极地全面展开。 风雨之中见彩虹,危难之时显本色。玉树地震是人民之殇、国家

2、之痛、民族之不幸。正是这样的殇、这样的痛、这样的不幸,激起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无数铁血儿女远离亲人,奔赴玉树,挑战生理极限、挑战生命极限、挑战意志极限,在鲜血与汗水的交织中,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 请允许我们流泪为英雄而颂。 雪山见证,三江有据。为了新玉树,无数英雄付出了心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韩慧瑛、才仁松保、昂尕、王成元、李成环、阿福、杜金玉、李德业他们的名字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但英雄留给我们的感动永在。他们的行为中没有掺杂丝毫功利目的,他们的大义和勇敢,是英雄的生命基因,是勇者的本色体现,也是对玉树人民大爱的宣言。他们用血肉之躯筑

3、起了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的天地丰碑,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 请允许我们以感动者的名义铭记、奋进。 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的坚强决心,英雄筑就的丰碑是我们前进的航标,英雄凝成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和指引,继承英雄的情怀和意志,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把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发展动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推进“四个扎扎实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实际行动,努力使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成果。 第一章和人民在一起 2021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

4、7.1级强烈地震。 同胞罹难,家园被毁,“三江”泣血,大地呜咽。 救人。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高地青海玉树,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全面展开。人民子弟兵、各级干部、共产党员、社会各界人士,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爱心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壮歌。 “同人民在一起。”胡锦涛、_、李克强、吴邦国、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情牵玉树震区心系灾区人民,或亲临一线指挥救灾,或部署各方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战斗,第一时间部署这场营救生命的艰巨斗争。 地震发生的几个小时内,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

5、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等8个工作组。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 震后的几个小时内,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同志紧急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同志提前结束访问回国,于4月18日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在简陋的救灾帐蓬前,他对围拢过来的受灾群众大声说,“乡亲们,你们受苦了。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央的同志忧心忡忡,听到你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我们和你们一样难

6、过。今天,我特地来这里,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 在帐篷医院里。他把受伤的小卓玛楼在怀里,和蔼地安慰她:“你放心,政府会给你进行精心治疗,将来胳膊骨头长好了,一切会正常的,不会留后遗症,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勇敢的孩子,要坚强,要有信心。” 在受灾严重的扎西科村,他鼓励大家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出色完成各项抗震救灾任务。“我相信,只要我们发扬伟大的杭震救灾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夺取杭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4月18日,胡锦涛在玉树州孤儿学校板房教室的黑板上,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月日,_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专程赶赴地震灾区,看望

7、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和灾后重建人员,考察群众安置情况和灾后重建工作。 _刚一飞抵玉树,就来到玉树州红旗学校,亲切看望正在简易板房里学习的孩子们,同小朋友们一起唱起北京的金山上,嘹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域高原。 在玉树体育场济南军区野战方舱医院,_走到正在接受治疗的群众床边,一次次俯下身子关切询问伤情和治疗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 沿着颠簸山路,_来到结古镇甘达村灾后重建施工现场,认真观看工程规划展板,详细了解工程建设情况,亲切看望正在施工的建设者。他强调,灾后重建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建设更加结实的城乡居民住房,更加先进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8、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繁荣的民族文化,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更加文明的社会秩序。 看到沿途处处闪现着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紧张忙碌的身影,_停车走到官兵们中间表示崇高敬意,勉励大家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再立新功。在结古寺大经堂,_看望慰问宗教人士,仔细察看寺庙损毁程度,了解文物保护情况。 在加吉娘村帐篷社区党支部,看着一张张风尘仆仆的脸庞,听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经历,_动情地与基层党员干部一一握手,希望大家继续扎实做好安置受灾群众、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组织群众重建家园等各方面工作。 傍晚时分,_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帐篷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听取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抗震救灾

9、和灾后重建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要有计划安排机关干部特别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灾后重建一线经受锻炼、增强本领。他强调,玉树是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多。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的过程。 温家宝同志于4月15日下午飞抵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在坍塌的废墟上,在安置点的帐篷里,在医院,在学校处处留下了他亲切的话语: “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我们共同对他们表示哀悼当前。当前

10、,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我们已经派出了大批救援队伍,还在陆续增派,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当前,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我们一起悼念失去生命的亲人吧,过段时间按照你们的习俗安葬他们转到西宁救治的亲人我们一定会千方百计治疗好,等他们病好了请你去西宁看他们。”“爷爷看你来了,不哭,不哭,要坚强。” 在西宁,时任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的思路高度契合。成立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立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有关部门、军队、武警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抢险救灾组、群众生活组、地震监测组、卫生防疫组、基础

11、设施和保障生活组、社会治安组、宣传组、综合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 省委在第一时间向全省发出了抗震救灾的要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战士公安干警要立即行动起来,抢救生命、救治伤员,保护人民。全省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杭震救灾的斗争中去。全省广大领导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坚守抗震救灾的各个岗位。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立即行动起来,勇敢投身抗震救灾中,冲锋在前,发挥作用。全省各族群众要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共克时艰。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击退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 人员、装备、物资集结。军队、武警、地方联动。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

12、争。一道道指令从指挥部迅速发出,一条条讯息向指挥部高速回馈,科学依法统一,有序有力有效,救灾工作在这样的理念下迅速展开。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被调动起来,抛掉最初的茫然和惊恐,向灾区挺进。 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鼓舞着人民子弟兵机关干部和各族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感谢党”“感谢政府”“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声音在灾区久久回响。 2021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描绘了这样的蓝图: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态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二章爱心穿越时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爱的

13、力量,不分民族,不分职业,向着同一个目标玉树,进发。 第一时间,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地的救援力量向灾区集结 第一时间,各种救援物资以最快的速度向灾区运送 第一时间,各族群众以不同的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 第一时间,全国各地和海内外同胞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当日9时50分,65名救援人员和地震专家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出发赶往玉树。 13时,青海省军区独立团1002人向灾区昼夜机动,解放军第四医院医疗队31人6台车随队出发。 几乎同时,空军3架伊尔76运输机紧急起飞,执行空运救援任务。 紧接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医疗队首批49名先遣队员带着药品和急救车紧急出发,抵达赛马场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后迅速展开救援

14、。 甘肃省人民医院的39名医护人员和10台装满了药品器械和生活物资的急救车,翻山越岭向玉树进发。 公安部紧急调集1630名消防特勤、特警边防医疗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搜救工具赶赴灾区救援。 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救援人员到达结古镇开展救援。 800公里,1500公里再远的路,挡不住驰援玉树的步伐;余震频发,阻不了营救生命的行动;高寒缺氧,动摇不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 结古镇、隆宝镇、仲达乡、上拉秀乡这些受灾严重乡镇成为救援的主战场。 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一架架满载食品和饮用水的飞机腾空而起,向玉树飞去; 中华大地上,从南到北,一列列装满帐篷和棉衣被的列车呼啸前行,向灾区方向疾驶。 无数人

15、不能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但心已与灾区同胞一同跳动。不论是中央领导,还是普通群众;不论白发苍苍的长者,还是天真无邪的孩童;不论是拥有雄厚资产的企业家,还是收入微薄的拾荒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受灾同胞的深深关切。 滚滚人流,滚滚物流,从四面八方向玉树汇集。我们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也不了解他们是何民族,但我们知道,他们是为玉树的兄弟姐妹而来,是为同胞的骨肉亲情而来。 这人流、这物流,汇成了爱的海洋,汇成了强大的中华民族的力量,越过平原,越过丘陵,越过高山,汇集在玉树,绽放在玉树2021年8月刚刚通航的玉树巴塘机场。空军紧急派遣指挥小组,调运夜航灯光系统,使只能在白天开放的这一高原机场具备了24小时起降大型运输机的能力,以最大负荷承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把一批批期待救治的重伤员运往外地。 震灾发生后,爱心的数据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