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92340851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3、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

2、D具有还原性4、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5、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7、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

3、为82mL8、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9、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10、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11、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

4、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B46C92D9612、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1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14、“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15、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6、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1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

5、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18、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19、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

6、染源20、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1) _ ;(2) _ ;(3) _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1)煤、石油和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

7、B甲酸() C乙醇() D乙酸()(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3、请回答(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瓶里;(2)瓶塞应_放在桌面上。(3)倾倒液体时_(填“快速”或“缓慢”)倒入,瓶口应_试管口;(4)贴标签的一方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和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2)已知相同状

8、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和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气 体氢 气氧 气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1.63103g4.34103g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2:1(填“大于”或“小于”)。2、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

9、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进行实验。请看图回答问题:(1)B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2)C中看到的现象是_。(3)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E中看到的现象是_。(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这种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0g摩擦剂加入到盛有36.5g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在以后的6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

10、下:时间/min0123456质量/g46.545.544.944.644.444.344.3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在质量为150g的烧杯中加入100g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g;反应结束后过滤、干燥得到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B4、D5、B6、C7、D

11、8、B9、C10、A11、B12、B13、A14、B15、C16、A17、C18、C19、D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标签未朝手心 瓶塞正放在桌面 试管口与细口瓶远离2、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3、细口 倒 缓慢 紧挨 腐蚀标签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氢元素 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氢原子 氧原子 2H2O2H2+ O2 1:8 氧气 大于2、白磷的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 C中的液体沿导管进入到D中 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2.2(2)解:设: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为xx=5g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答: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2、(1)1.6;2(2)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x=3.4g,答: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为3.4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