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高能级战略平台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单位权重备注规模实力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正向指标2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5正向指标3税收收入增速%5正向指标4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4正向指标5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5正向指标创新活力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5正向指标7*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家4正向指标8*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家4正向指标9*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4正向指标协调高效10主导产业集聚度%5正向指标1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4正向指标12*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万元/亩3正向指标13*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亩3正向指标1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正向指标15建设用地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4正向指标绿色安全16*单位GDP能耗降低率%3达到上级下达目标得满分,未达则得零分1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3达到上级下达目标得满分,未达则得零分1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正向指标19当年是否发生较大及以上或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是/否/定性指标,若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扣3分,若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则取消申报资格开放包容20*进出口总额增速%4正向指标21*实际到位外资金额增长率%4正向指标22*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累计数家3正向指标23助推共同富裕,规划建设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是/否2正向指标共享融合24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4正向指标25建设未来社区是/否2正向指标26生产、生活等综合服务类开发建筑量占比%4正向指标27企业参保人数增长率%4正向指标注:带“*”指标为省级相关单位(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评分指标。
附2高能级战略平台评价指标说明一、指标说明(一)规模实力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计算公式:(当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上年同期值-1)100%指标导向:体现区域工业总体发展规模的增长速度2.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计算公式:(当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年同期值-1)100%指标导向:体现区域产业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增长速度3.税收收入增速计算公式:(当年税收总收入/上年同期值-1)100%指标导向:综合反映区域引税的速度4.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公式:根据统计制度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标导向:体现市场经济预期及需求状况5.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GDP/平均从业人员数指标导向:衡量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单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反映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投入结合起来生产产出的效率二)创新活力 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计算公式: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GDP100%指标导向:反映平台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水平研发与试验发展(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7.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总数1000高新技术企业为经认定并在有效期的高新技术企业。
指标导向: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以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反映区域聚集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8.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计算公式:经省级及以上相关部门认定的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企业研究院各类研发机构等数量指标导向:鼓励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高水平研发载体,着力提升研发实力,特别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9.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计算公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常住人口(万人)指标导向:每万人口拥有的经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的且在有效期内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件数,反映区域的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和产出绩效水平三)协调高效10.主导产业集聚度计算公式:主导产业规上营业收入/规上工业和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规模100%其中主导产业不超过3个指标导向: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指标,可以判断一个区域主导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情况,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依据1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计算公式:纳入统计范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总和指标导向:反映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12.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计算公式: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用地面积指标导向:反映一个区域在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经济贡献效率,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质效。
13.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计算公式:规上工业税收/规上工业企业用地面积指标导向:反映一个区域在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税收贡献效率,也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质效1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公式:服务业增加值/GDP100%指标导向:反映区域服务业所占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后工业时代下的平台工业化发展程度15.建设用地地均GDP计算公式:GDP/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导向:指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所创造出来的GDP数量,反映一个区域的建设用地的有效使用效率,也可反映经济发达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四)绿色安全16.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计算公式:〔1-(1+能耗增长率)/(1+GDP增长率)〕100%指标导向: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降低水平根据评价时间可提供上一年度数据1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计算公式:(1-本年度碳排放强度/上年度碳排放强度)100%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导向:反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根据评价时间可提供上一年度数据1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根据评价时间可提供上一年度数据。
指标导向: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情况19.当年是否发生较大及以上或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计算公式:若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扣3分,若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则取消申报资格指标导向:约束性和“一票否决制”指标,反映区域平安建设水平五)开放包容20.进出口总额增速计算公式:(当年进出口总额/上年同期值-1)100%指标导向:反映贸易总量的增长速度21.实际到位外资金额增长率计算公式:(当年实际到位外资金额/上年同期值-1)100%指标导向:反映外资利用的增长情况22.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累计数计算公式:区域内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数量之和指标导向:反映平台国际国内优质资源的集聚水平世界500强按照《财富》提供的500强作为依据若世界500强在本平台内设立分点,或在本平台内投资建设的项目,也属于本范畴,但银行营业所、通信营业部、加油点、快递网点等营业网点不列入范畴上市公司仅统计总部企业,不包括设立的分点23.助推共同富裕,规划建设山海协作“产业飞地”计算公式:是否规划建设山海协作“产业飞地”,若“是”则得分,“否”则不得分指标导向:体现高能级战略平台对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支持24.路网密度计算公式:区域内所有的道路的总长度/区域总面积。
指标导向:评价区域道路网布局是否合理、科学,体现区域交通通达性25.未来社区数量计算公式:平台内是否有社区列入省、市未来社区创建名单,若“是”则得分,“否”则不得分指标导向:未来社区是高质量现代化智慧化基本单元,反映区域宜居宜业水平26.生产、生活等综合服务类开发建筑量占比计算公式:生产、生活服务类开发建设量(万平方米)/产业平台总开发建设量(万平方米)100%其中生产、生活服务类开发建设量为除工业、住宅用途外的其他建筑开发建设量指标导向:营造商业、生活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成长发展空间,激发本土市场经济的活跃度27.企业参保人数增长率计算公式:(当年参保人数/上年同期值-1)100%以企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或失业、工伤保险人数确定指标导向:该指标反映了区域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二、指数测算(一)定量指标处理为全面客观反映各平台开发建设和发展状况,选择各单项指标所有申报平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基准值,以功效函数法对定量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当指标值Ki为正向指标时,单项指标处理值为Ki’=(Ki-mink)/(maxk-mink)0.4+0.6以参评平台该单项指标处理值乘以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即得到该平台相应指标的得分值。
二)需达标指标处理对于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按照上级下达目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则得满分,未达目标则得零分三)定性指标处理对于定性指标“当年是否发生较大及以上或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是否发生进行直接扣分,具体扣分标准依照指标表备注栏执行四)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综合指评价数Z=∑Ki’w–a其中,Z为综合评价指数, Ki’为单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指数,w为相应指标权重,∑W=100a为定性指标扣分值,若未发生扣分,取a值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