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

上传人:u**** 文档编号:192324794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2019年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而到了东汉桓帝时,就已经正式出现“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对临监”的“三互法”,从此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中国历代实行的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所谓“避地”,是指地方官员任职时必须回避某些地

2、域,主要是官员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重合;而“避亲”则是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或执行公务时必须回避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之人。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回避制度也在发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制度越来越严格,回避范围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严厉。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如唐代初期,已开始明确规定除了京兆、河南两府外,其余地方官员均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

3、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明清时代,中国官僚体制最为成熟,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也最为严格。明太祖时期,为了防范各级官员弄权地方,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同时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行政区,施行地方主要行政官员轮换制。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地方官员调任频繁、任职遥远,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实行回避制

4、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廉洁。历代之所以制定日益严格的回避制度,是因为中国有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各级地方官员很容易陷入各种复杂关系网,难免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为亲友谋利,从而导致行败。而回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在任职与具体行政公务中,脱离原本熟悉的关系网,避免官员利用亲属、乡土关系腐败,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尽管历代王朝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唐宋以后回避制度日趋严格、规定日益细密,官员的腐败现象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魏晋时代梁冀、石崇那样庞大、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官场腐败更多的是官员个体行为,这证明严格回避制对防止腐败确有着重要作

5、用。(摘编自郑金刚的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汉武帝时禁止地方官吏在本郡任职的规定开避亲制度之先河。B、东汉桓帝时制定的“三互法”,包含了亲属回避与地域回避两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C、为抑制地方官员的势力,唐代初期,地域回避规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大部分地方连官员籍贯所在地的邻近州县都要回避。D、回避本籍一直是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回避范围曾不断扩大,回避田产所在地也曾纳入了制度规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6、A、严苛的地域回避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虽能起到防范各级官员弄权腐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有位无官的负面影响。B、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严格规定官员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C、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限定,是清代较明代在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制定上更显细化的表现。D、回避制降低了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对官员行政的影响,减少了地方官员依靠宗族、地方势力弄权的可能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历代实行的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防范地方滥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历代都有它的积极作用。B、清代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

7、最为严格,但单纯依靠人事回避制并不能杜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C、魏晋时代石崇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证明回避制度一旦松懈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地方势力极度膨胀。D、自回避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且日趋严苛,发展到明清,行政效率降低等弊端日渐显露。(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茹饭 韩少功春天到了,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语言变化的季节。罗伯的一个远方侄儿来山里挑炭,已经走到罗伯门口,主人顺口说了一句:“茹饭了?”“茹饭”就是吃饭,古人“茹毛饮血”就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茹”字。见面问一问对方茹了没有,是马桥人一种习惯。一般来说,是

8、句不可当真的世故。同样不可当真的回答应该是:“茹了。”尤其在眼下的春天,在青黄不接家家吃浆之际,在多数人都饿得成天脚跟发软膝盖发凉之际。没料到侄儿有点呆气,硬邦邦回了一句“没茹”,使罗伯一时手足无措,吃了一惊。他问:“真的没茹?”后生说:“真的没茹。”罗伯眨眨眼,“你这个人就是,茹了就茹了,没茹就没茹,到底茹了没有?”后生被逼出一脸苦相,“真的没茹呵。”罗伯有点生气:“我晓得你,从来不讲老实话。茹了说没茹,没茹呢说茹了,搞什么鬼么!你要是真地没有茹,我就去煮,柴是现成的,米是现成的,一把火就成了。要不,到人家那里借一碗也便当得很,你讲什么客气呢?”后生被这一番话弄得晕头转向,不明白自己刚才客气

9、在何处,很惭愧地冒出了汗珠:“我我真的” 罗气势汹汹地说:“你呀你,都要收婆娘了,说句话还是琐琐碎碎,不别脱,不砍切,有什么不好说的?跟到了这里,到了家里一样。又不是外人。茹了就是茹了,没茹就是没茹。”后生已无招架之功,被逼无奈,只好很不情愿地吞吞吐吐:“我茹”罗伯激动地一拍大腿,“我晓得吧?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还不是?你是诳我。我都快满花甲了,你在我面前还没有一句老实话。作孽呵。坐吧。”他指了指门槛边的一张凳子。侄儿低着头没敢坐,喝了一碗冷水,担着木炭走了。罗伯要他歇一阵再走,侄儿低声说再歇就晚了。罗伯说你的草鞋烂了,换一双去。侄儿说新草鞋打脚,不换了。不久,侄儿过罗江时下河洗澡,不慎淹死。罗

10、伯自己没有后代,与远方的一个兄弟共着这一线香火。大概是他兄弟夫妇怕他伤心,怕他责怪,对他也瞒,只说是他侄儿招工到城里去了,走时太匆忙,来不及向他辞行。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罗伯还时不时笑眯眯提到他的侄儿。别人要找他借一根原木,他就说,木头要留给侄儿打床铺收婆娘的,如今侄儿是吃国家粮的了,城里样样都讲究洋式,他这张新床还得请街上的木匠来打。人家卖给他一只山鸡,他笑眯眯地说,这个好,他要烧把烟子熏起来,留着等他侄儿来了再吃。日子久了,耳风徐徐传遍马桥,人们都知道他的侄儿已经夭折,也怀疑罗伯是否真正蒙在鼓里。听到他提起他侄儿,忍不住朝他多看一眼。他似乎也从人们的目光里觉到了什么,有不易察觉的短暂一顿

11、,想做什么却突然忘了般的惶惶。人们越是等待着他改口,他反而越有坚持下去的顽强,甚至不能容忍旁人把他的侄儿当作忌讳,小心地回避。看到人家的娃崽,他有时会突然主动冒出一句:有小不愁大。我那个侄,看着看着他玩鸡屎,一眨眼不就当国家工人去了呵?”“是呵是呵”旁人含糊其词。罗伯要求很高,不能容忍这种含糊,必须进一步强调他的侄儿:“也没有看见他写个信来。你们说养崽有什么用?未必就真的那样忙?城里我不是没去过,忙什么忙?一天到晚就是要。”旁人还是不会接话,偷偷地交换一下眼色而已。他抹一把脸:“做好事,我也不要他回来看。看什么?有肉我一个人不晓得吃?有棉我一个人不晓得穿?”他把侄儿谈够了,把伯父的架子摆够了,

12、把伯父的幸福和烦恼体会够了,这才背着双手,低下头走向他的茅屋。他的背脊想必是难以承受人们太多怀疑的目光,一眨眼就驼了下去。“马桥人”的日常用词,马桥词典共计115个词条。每一个词条为一章节,茹饭是其中一章。【注】“不别脱,不砍切”是方言,意为不直爽。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5分)A、“茹饭”是马桥人的一个日常用词,其背后是一个立体的颇耐咀嚼的人物形象,一个跌宕曲折而又令人心酸的人生故事。B、马桥词典这种以词条为引子讲述故事的做法,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中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创作方法。C、罗伯客套地问侄儿有没有吃饭,但又怕他说没吃而讲出的一段话,真切传神地描绘出人

13、物的个性气质和有鲜活的形象特征。D、侄儿死后,马桥人“听到他提起他侄儿,忍不住向他多看一眼”,这种目光体现了马桥人的冷漠、自私。E、5、罗伯看到别人的娃崽会主动提起自己的侄儿,这与“祥林嫂”看到别人的小孩说“要是我们阿毛在,也有这么大了”时的情况与心理有什么异同?(6分)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他的背脊想必是难以承受人们太多怀疑的目光,一眨眼就驼了下去”。(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歌放者“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

14、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他,就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1930年5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1950年, 20岁的闫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从艺65年,他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一首传唱至今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

15、,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1962年,国家刚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新中国该往哪里去?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不好?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而它歌颂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感觉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他用军营男子汉的响亮歌声告诉人们,天下最棒的男人是军人;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他创作的一首长城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京腔京韵的歌曲,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母亲的心。从革命年代走来,编过样板戏的阁肃对流行文化却毫不排斥,还可以说是个“时尚老头”。很多跟阎老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爱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他还喜欢李宇春并自称“老玉米”,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京的桥也充满了时尚元素。江南style、小苹果阎老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仅跟随潮流,还去探究背后流行的原因。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介绍,2008年,自己创作电视剧十万人家的主题曲时遇到瓶颈,阎肃建议他将歌写成“周杰伦式说唱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