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92318769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2、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3、“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

2、3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3、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8、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9、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

4、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B61C175D2891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1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12、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BCD13、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5、)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5、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16、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CCH4DC2H4O17、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

6、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滤液中一定有Zn2+、Fe2+滤液中可能有Ag+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ABCD18、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19、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20、吕氏春秋记载“金(

7、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_ (填序号,下同);(2)有气泡产生的是 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 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 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_ 。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充分加热10 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

8、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g。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

9、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兴趣小组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如图所示:(1)在实验开始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甲中_,乙中_。(2)试推测丙中气体的成分:_,丙装置的作用是_。(3)有同学对该装置进行了质疑,提出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你是否认同该同学的观点?_(填“是”或“否”),理由是_。2、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填序号),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_;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填“b”或“c”) ;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

10、口的橡胶管后,_,则气密性良好。(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

11、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填写离子符号)。(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结果精确至 0.1 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2、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1)共制取氢气_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七、 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A.HCl和NaOH BCO2和Ca(OH)2CH2SO4和Fe2O3 DAgNO3和BaCl2参考答案一、选

12、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C3、B4、B5、A6、A7、D8、A9、B10、C11、A12、A13、B14、D15、A16、B17、D18、A19、B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A B、C B D E 2、2NaHCO3Na2CO3H2OCO2 3 3、离子 得到 2NaOH+SO2=Na2SO3+H2O A34 B最外层电子数 CSe+O2SeO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黑色粉末逐渐减少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CO和CO2 防止倒吸 否 丁装置可以储存CO气体2、漏斗 C 2KClO3 2KCl+3O2 塑料片上 c 向漏斗中加水,加水至没过漏斗导管口,使导管内外形成一段液面差,且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 反应物固体和液体不能分离 B b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Na+、H+;(2)10.6g;(3)6.5%2、(1)0.2(2)9.8%七、 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1、D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