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92283448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3、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gB0.6gC0.8g

2、D0.9g4、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

3、,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7、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属于同种元素C是一种阴离子D容易得到电子8、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B2H+ CH2D2H29、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A23% B36% C46% D54%10、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

4、枣11、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B27C44D5612、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14、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15、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Ne Mg

5、Mg2+ H2O2A都表示一个分子B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和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16、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Cl2BNaClCHClODKClO3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18、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1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

6、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2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1)净化水的操作方法有:沉降,过滤,清毒杀菌,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 (选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性。(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20mL的主要原因是_ ( 选填序号)。分子的数目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

7、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大小改变2、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2)探究Al与酸的反应前,用砂纸打磨铝条,是为了除去_(填化学式)。(3)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 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_Zn(填“”或“”)。根据上述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A将Sc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B仅用Fe(NO3)2溶液、Sc(NO3)3溶液、Ag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C仅用Fe

8、、Sc、稀H2SO4溶液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4)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2)曲线上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3)C点溶液中含有_种溶质。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1)仪器的名称是_。(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填选项字母)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4)

9、 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_(5) 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2、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 A处的氧化铜加热?_;A处看到的现象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3)加热一段时间后,如果要对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为_。四、计算题(

10、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多少g。(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2、为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10g该硫酸溶液,向其中加入21.2gBaCl2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

11、质量为28.87g。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2)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七、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加入CaO加入Ca(OH)2升高温度降低温度AB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A3、B4、B5、D6、C7、C8、A9、C10、D11、B12、B13、A14、C15、B16、B17、B18、D19、A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蒸馏 吸附 2:1 2、 生铁 Al2O3 B 2Sc+6HCl=2ScCl3+3H23、

1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二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 2H2O22H2O + O2 c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瓶内压强过大 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2、排尽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变红色 CuO+COCu+CO2 Ca(OH)2CO2CaCO3H2O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肯定有铜,可能有氧化铜)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4.2g;7.45%;12.6%2、(1)2.33 (2)解:设H2SO4的质量为x。98:233=x:2.33gx=0.98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七、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1、C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