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激励对策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192261384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激励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激励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激励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激励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激励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京冀粤三地幼师教研积极心理调查的鼓励对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应制订幼儿园教师专业开展规划;开展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开展;制订自我专业开展规划,增强专业开展的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开展水平。当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开展园本教研,但目前园本教研的管理与实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方,领导一言堂,教师缺乏一定的平安感、归属感、集体感和责任感,现有制度不完善,教师主动参与的动机与积极性较低等。为此,研究者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对京、冀、粤三地幼儿教师参与教研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一、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教研积极心理指标体系20世纪

2、末,以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并强调人类的积竭力量和积极品质,此后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便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包括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其三大研究支柱为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提出人类获取积极幸福的生活需要六种美德,即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蔼端为出发点,关注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让人们善于发现美好的生活,并告诉人们如何实现这种美好的生活。受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支柱的启发

3、,结合当前园本教研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积极心理现象,研究者拟定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见图1。该体系包括三项一级指标,即积极情绪、积极认知和积极社会性,主要从幼儿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根本情绪、认知水平和社会性表现三个方面剖析其可能表现出来的积极状态。其中,积极情绪包括积极的自然情绪和积极的社会情绪两个二级指标。积极的自然情绪主要是指教师对园本教研是否感兴趣,在参与过程中是否兴奋、活泼;积极的社会情绪主要是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产生的成就感、责任感和归属感进行分析。积极认知包括积极的元认知、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注意三个二级指标。积极的元认知主要是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

4、积极的思维主要是对教师乐观的教研态度、在园本教研中的反思和是否致力于解决教研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的注意主要是对教师开展教研的沉浸状态进行分析。积极社会性包括積极的社交策略和积极的社会行为两个二级指标。积极的社交策略主要是对教师在教研中是否善于沟通进行分析;积极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表现出的合作、感恩和利他行为进行分析。二、教研现状及幼师教研积极心理状况为了解当前园本教研现状和幼师教研积极心理状况,研究者调研了北京、河北、广东三地共30所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一共发放了10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44份,有效回收率为72%。调研结果分析如下。1.园本教研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从教研的

5、组织形式上看,园本教研的主导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教研主任、园长、教师。教研主题确实定者主要是园领导,超过了主题确定总人数的45%;其次为共同商议确定主题,约占39%;由幼教专家、教研员确定主题的约占14%,而由教师自己确定主题的仅占2%。采用最多的教研形式是案例式和解惑式,其次是磨课式,最少的是诊断式。教研活动开展频率占比最高的是“每周一次教研,约占46%;其次是“半个月一次教研,约占28%;“一个月及以上一次教研的约占8%,还有18%的园所“不定期展开教研。关于教师参与教研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与同事合作的情况、应对困难的方式。关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有超过60%的

6、教师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排在第一位,提高教学技能排在第二位,促进专业成长排在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有13%的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完成任务。在园本教研中,大多数教师与同事合作的情况为共同研讨,所占比例接近89%。应对教研中遇到困难时,约86%的教师选择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关于教研效果的调查,主要包括教师的收获、对教研效果的评价、遇到的问题和所需要的支持。从整体上看,超过5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收获最大,约21%的教师认为在教育理论与理念方面收获最大,约17%的教师认为在研究意识方面收获最大,还有接近9%的教师认为在科研方法方面收获最大。在对教研效果的评价方面,总计有超过9

7、0%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非常有效或“比较有效。在教研中遇到的问题方面,约68%的教师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专业知识的缺乏,约26%的教师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剩余约6%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没有实际收获或没有兴趣参与。在参与教研所需要的支持方面,有接近33%的教师认为在专业引领方面的需求最大,有接近25%的教师认为在进修学习或理论培训方面的需求最大,还有约22%的教师认为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来保障自己参加教研对应的问题为多项选择题,所以只看每个选项所占的比例。2.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积极心理整体水平较高研究者调查了教师对教研的外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评价,并从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社会性三个一级指标

8、,以及下设的七个二级指标和十五个三级指标来进行分析考察。问卷选项设置了五个评定级别,即“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依次分别为1、2、3、4、5分。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教师对教研的外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评价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56分和4.44分;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积极心理状况良好,总体平均值到达4.23分。3.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积极心理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解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心理状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查了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积极心理的不同表现。一是不同地域及办园性质的差异。河北省的教师有多项指标得清楚显高于北京、广东的教师,如

9、一级指标中的积极认知和积极社会性,二级指标中的积极的自然情绪、积极的思维、积极的社会行为,三级指标中的感兴趣、兴奋、归属感、沉浸、反思、乐观、利他。就不同办园性质来说,在积极社会性和蔼于沟通上的得分,公办园均高于民办园。二是教研参与者不同身份、职称、教龄的差异。在二级指标中的积极的社会行为、积极的自然情绪以及三级指标中的感兴趣、兴奋、乐观和感恩这六项指标上的得分,配班及其他身份的教師均高于主班教师。在成就感和积极的社会情绪这两项指标上,无职称的教师得分最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得分最高,其次为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感兴趣、自我效能感、利他和蔼于沟通这四项指标与教龄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他指标均与教龄存

10、在显著正相关。三是教研活动不同主导者和主题确定者的差异。教研活动主导者和主题确定者为骨干教师的,在二级指标中的积极的社会行为以及三级指标中的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利他这四项指标的得分上,均高于主导者和主题确定者为园长和教研主任。在共同商议产生主题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在一级指标中的积极情绪、二级指标中的积极的自然情绪与积极的社会情绪、三级指标中的活泼、责任感这五项指标以及积极心理整体得分均高于由幼教专家、教研员或园领导确定教研活动主题的得分。三、对策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研究者认为,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思想主张,通过悦教研PositivelyEnjoyTeachingResearch,简称PET

11、R的方式对教师进行鼓励。即通过完善的教研制度、民主的教研模式、积极的教研气氛、高品质的教研内容和积极的教研鼓励机制,来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内驱力,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一是幼儿园可以成立专门的教研组织机构,由专人对教研活动进行管理,乃至形成较稳定的教研常规,建立完善的教研制度。二是园本教研的组织者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民主的教研模式,营造积极的教研气氛,让教师成为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人,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意愿和主动性。此外,还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研内容,满足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与提升理论水平、应对日常教学问题与实施教育研究方面的需求,提高教研品质。三是幼儿园应建立奖评鼓励机制,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与考评、绩效、评奖等挂钩。具体奖励可通过薪酬或绩效、典范或标兵评选、增加外出培训学习时机、岗位进阶等多种途径实施,促进教师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保障积极教研的可持续性。参考文献编者略张慧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