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C.收集 D.验满5、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食醋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酒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7、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9、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11、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12、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Ne ②Mg ③Mg2+ ④H2O2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13、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4、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A.23% B.36% C.46% D.54%1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8、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19、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20、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 B.CO2 C.N2 D.Ne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物质有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__,钠原子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⑵用微粒的下列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A.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含义是_________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3、(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氧元素____;②钠离子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④二氧化氮___2)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___(填标号),“”表示___(填标号)A H2 B 2H2 C 2H D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进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_____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____(选镇 “偏大”“不变”或“偏小”)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蟹肉中含有的烟酸(化学式:C6H5NO2)是人体必需的13中维生素之一,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1)烟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2)烟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构精确到0.1%);(4)246g烟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
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七、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A3、A4、B5、A6、D7、B8、C9、A10、A11、D12、B13、C14、C15、A16、B17、D18、C19、D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11 失去 ② ③ ① 2、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0g 降温结晶 B>A>C 3、O Na+ OH- NO2 C 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水 纸花由紫变红 CO2+H2O=H2CO3 ④ 密度比空气大 2、锥形瓶 固-液或液-液不加热 X是氧气,Y是氯化钠溶液 沉淀堵塞滤纸 偏大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6:5(2)7:16(3)58.5%(4)642、(1)56 (2)26七、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1、A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