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个人自评报告(新)(二)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19页
文档ID:192216711
个人自评报告(新)(二)_第1页
1/19

个人自评报告(新) 申报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义县铁路小学 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已开展了两年,多年来,我们义县铁路小学严格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21]245号)文件要求,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现对照《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建设基本要求》及评估细则,进行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义县铁路小学位于义县火车站以北400米处铁路线东侧,原名“锦州铁路分局义县铁路职工子弟小学”,隶属沈阳铁路局锦州分局教育中心管理,曾是一所企业办学的小学校于2021年7月正式划归义县人民政府义县教育局管理,更名为义县铁路小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占地面积12328m2,建筑面积2224m2现有12个教学班级,646名学生,38名教职工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6人;有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5人 几年来,铁路小学立足人本重发展,立足投入重效益,立足务实求创新,立足校本创特色,实现了“合格加规范,提高创特色,发展创示范”的跨跃式发展。

在“创群众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育时代满意的人才”办学理念指导下,铁路小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校园艺术节,各种文体比赛活动,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注重课改实效,教学质量连年提高;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词、伟人诗词,举办校园读书节,打造书香校园 二、按《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自评情况 1、办学思想 ①办学理念创群众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育时代满意的人才 ②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活动经常开展,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把德育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③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辽宁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按规定实行均衡编班,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因受教室和教师的限制,除二年级外,都属于大班额,此项不合格,扣2分 2、课程建设 ①课程开设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基本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

②校本课程能够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需求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选取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内容,制订了实施与管理方案,落实好校本课程 3、课堂教学改革 ①教学设计大多数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能力和思维特征灵活处理教材;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并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②教学方式参加课改的老师基本做到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媒体辅助教学 ③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基本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学生在开放式的活动中,能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与同学很好的合作 ④教学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内完成相应梯度的练习,准确率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 ⑤课堂教学研究制定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有效控制书面家庭作业量的具体办法,有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⑥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有明确要求和考核办法,检查考评到位。

4、校本研修 ①教研制度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坚持执行,教研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②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做到了形式多样,记录详实 ③教研成果及运用教研教改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培训活动,基本形成学校校本研修特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中有教学观摩或经验介绍此项扣1分 5、课程资源建设 ①教学设施设备配置与利用教学功能教室、图书、实验器材、音体美器材、网络等设施设备没有达到省有关装备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此项没达 标,扣2分 ②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青年教师都能制作电子课件,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建立了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③家庭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家庭教育讲座,平时家校沟通方式灵活多样 ④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优美,有固定的文化墙等宣传教育设施每学年开展运动会、艺术节、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成立学生乐于参与兴趣小组并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6、教师队伍建设 ①教师配备根据新课程要求基本配齐各学科专任教师,教师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基本合理 ②师德建设有师德建设具体措施,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并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人师表 ③教师培养有培训专项经费有培训计划,教师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有切实措施并得到落实 7、示范导向作用 ①示范作用坚持每学年举行一至两次课改观摩研讨活动,教学质量在本县领先,起到示范导向作用 ②办学特色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全县具有一定的影响 依据《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评估细则》(试行),我们按各项评估指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自评与赋分,自评总分95分 三、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营造氛围,严格管理——课程改革的关键 1、建立组织,完善制度为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组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主要负责课改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切实解决在课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健全的组织机构,精细化制度管理,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发展 2、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思想先于行动,行动体现思想要想教学改革取得成效,就必须从教师抓起只有教师的认识到位,观念发生了转变,改革才能发生当社会上补课风盛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冲击着学校这一方净土时,组织 教师学习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远学最美教师张丽莉,近学乡村教师头道河的王长荣,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开展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新课程标准;借助读书,借助网络学习先进的理念;开展对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观主题讨论活动,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新旧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认识在学习中提高,观念在讨论中更新,行为在交流中转变,为课改奠定了思想基础 3、加大宣传,规范办学学校在较园里悬挂标语,利用板报,宣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召开教师会,家长会,主题班队会等,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校内校外形成人人讲课改,人人说课改,人人参与课改的舆论,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试行)》等文件要求,开全科目,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严格执行辽宁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时量,不随意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范办学行为,保证课改的有序开展 (二)课堂改革,教研培训——课程改革的核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高效课堂”是每个为师者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为达到“高效、兴趣、思维活跃”的课堂教学,学校重在通过研训活动,造就一批形象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摸索中,学校初步形成了“三五三”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一、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指导培训,多方学习,鼓舞热情 课改已深入人心,但高效课堂的理念还没能被大家接受为充分发挥指导、协调、服务三级教研网的作用,我们从校长,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学主任,积极谋划高效课堂实施的各项工作,通过开展论坛、讲座、上示范课、评课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校长亲自开设高效课堂讲座,多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引领教师明确改革方向理论学习,充分地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既鼓励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深 化“高效课堂”创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教务处全力以赴抓研究、抓落实、抓指导,全面担当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责任,经常深入班级,研究学科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为推进学科的高效课堂提供有效指导我们多次召开领导、教师会议,组织课堂教学改革问题讨论,还通过上网查资料、找视频、出点子,忙的不亦乐乎学校领导班子随时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常态教学,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专题研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邀请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专家出谋划策,指导点评 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为了积极学习和借鉴成熟经验,使学校的高效课堂实践工作在较高的起点上运行学校组织领导和骨干教师近到锦州新民小学、葫芦岛世纪小学和渤海小学听课学习;远到抚顺北台小学、民主小学学习,到沈阳鞍山等地参观学习大家认真学习了外校专家、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开阔视野回校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认真内化反思,撰写心得体会,在教师会上做发言交流,有效地促进全校教师共同提高。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鼓舞了广大教师对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艺术的探索热情事实证明,创建高效课堂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工作正沿着务实、有序、科学的轨道运行 2、课题引领,校本教研,解决问题 科研发展学校,课题引领课程学校立足现实,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科研活动,并通过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先后通过市级课题的研究“小班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国家级课题“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研究”,如今,学校已形成了科研是教师工作的常态改变了以往科研是骨干教师的事,是课题主持人的事,是需要晋升职称老师的事;改变了科研与日常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每位教师又围绕着学校的大课题确定出自己的研究的小课题,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科研促进教研,在各种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校围绕“高效、兴趣、思维活跃”高效课堂,开展了多次的校本教研活动,将“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融入到教研活动中,解决教师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难题,困惑我们从面到点,又从点到面地多方位多形式地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教研会既解决共性问题,也解决个性问题既有部分教师参加的,也有全体教师参加的;既有同龄教师参与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