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5112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实现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已然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改进教学行为,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实践的平台。基于此,本文就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做些探讨。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倡导对话、探索与体验

2、,力图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优化课堂结构,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进一步激活数学教学活力,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地更好达成与实现。一、实现有效导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又能够激活课堂教学活力,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基于学生特点与新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便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创造一个有利前提。以“克和千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并没有在一上课就直奔主题、开门见山,而先是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呈现了小动物玩跷跷板时的场景,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待学生初步感知了轻重的概念后,我让学生从自己的课桌上随便找出两种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看看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物体有轻有重呢?”学生答道:“因为不是同一种物体。”于是,我继续说道:“没错,不同的物体,质量也是不同的。那么怎样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如此导入,既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讲授奠定了基础

4、。二、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内容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考方式仍多依赖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决定了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甚至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此,教师不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圆锥的高”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教材中关于圆锥的高的概念阐述得很清晰,但由于无法对圆锥内部进行直观观察,学生便无法对其形成感性认识,因而经常会将圆锥的母线当作高来使用。于是,为化解这一教

5、学难点,我运用信息技术对圆锥进行了“解剖”,对其内部进行了直观展示,再分别拉出圆锥的高和母线进行了比较,这样学生便一目了然,不仅获得了关于圆锥的高的感性认识,而且还了解了母线和高的区别,进而实现了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了将一个圆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64份,再将各个部分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以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圆面积公式,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感性认识。三、开展合作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

6、学课堂中,教师不应只一味注重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通过合作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获取新知,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改善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圆的周长”时,我先是让学生对圆的周长可能与哪些量有关进行了讨论,然后我根据学生的猜想(半径或直径),旋转三个系有不同长短细线的小球,形成三组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过程,继而得出结论:圆的周长确实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之后,我提问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在组内做好分工,在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的基础上,用计算器计算出圆周长是该圆直径的倍数,同时做好记录。最后,各小组交流实验报告单,

7、得出结论。如此,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四、关注个性差异,充分落实以学定教受多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单一的“无差别”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继而在充分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对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以充分落实以学定教,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禀赋和潜能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地开发和释放。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这部分内容之前,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分层

8、:针对基础层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位;能够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够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针对中等层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针对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除了要掌握上述知识外,还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此,通过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既理清了上课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五、指导运用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不应被局限于教室这个

9、狭小的空间里。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后,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外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在教学完“数据收集整理”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学生说道:“最近校园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经常有一些还很新鲜的水果被同学们扔掉了。经过了解,原来被扔掉的水果是同学们不爱吃的。为了避免浪费,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可以运用统计的方法,事先了解一下大家最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这样食堂在采购时便可以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浪费。于是,我让学生在课下对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10、进行调查统计,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将得到的数据整理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而言之,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以望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换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参考文献:1纪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7(17):121-122.2卢玲.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63.3何千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6(14):82.-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