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5056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仅仅依靠心理健康课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为基础,从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设计等方面教师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宄并分析原因,从而制定出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改进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

2、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认识不深入当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不均衡,大部分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一般和较低的水平,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来进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渗透。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但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导致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降低。大部分教师对积极心理品质认识不全面,没有意识到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价值,所以无法形成渗透的理念,教师没有渗透理念,他们在讲课时不会去思考如何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就不会积极主动地产生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行

3、为。2.作业设计中忽视创造力、审慎和执着品质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作业和讲评过程中重视对答案的讲解,而对于学生认真思考,想好答案再动笔写,书写要规整,答题要严谨,不会的问题要积极去思考这些能促进学生审慎和执着品质的情况强调的较少。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作业的重要性都有很清楚的认识,但对于挖掘作业对于学生积极心理建设思考和实践的较少。 3.学生评价中缺少激励和情感品质的渗透很少有教师善于利用多元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积极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特点,在评价中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把评价当作自己的特权,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往往迫不及待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口头性评价,

4、课堂教学中不能激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情感碰撞,难以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爱的情感品质的发展的价值。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校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知识目标的关注总是多于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学校对教师有专门的学科知识的培训,但对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方面的培训很少,几乎没有针对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这方面的培训。因此有一小部分教师都不知道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培养方法,更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2.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是培养小

5、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力军。教师自身必须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对学生的影响,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和优秀学生。然而就目前来看,教师的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改进策略1.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积极心理品质对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比重很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师也就天然地担负起学生成长培养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受任课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情感。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首先要强化教师的道德责任,把教师职业与教育人生

6、统一起来,在追求人生卓越的同时创造教育人生的幸福;其次采用柔性管理,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在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感情投入,心灵交流,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对教师采用柔性管理有利于教师、学校、职业、学生及管理者的良好职业情感;再次,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增加对教师的物质鼓励,从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让公众认可教师的劳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教学目标设计时要重视情感态度目标的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新课标中教学目标分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割裂和独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交融、密切联系的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时应同时兼顾

7、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渗透相应的积极心理品质。新课标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内容。比如在“数与代数”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需要渗透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困难、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指导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事实求是等良好品质。3.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的方式方法充

8、分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其蕴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教育。翻阅整个数学教材会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的不容易看到,甚至可以说没有,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将潜在于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挖掘提炼,穿插讲解在题目的分析中。要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情感。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实践也表明,创设适当的情景,将思维融于情景,学生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大大提升。学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参与学习,通过想象、探索,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此情境下,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对探索外部客观世界的欲望,以及发现规律后的兴奋和对教师的信任。4.作业设计要体现

9、层次性、趣味性和创新性要设计分层作业,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关注每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这使因材施教和分层作业设计成为必须的要求。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也要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以及从较低层次如何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问题。要设计趣味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可能大多是那些新奇的、变换多端的事物,这些事物能让他们较长时间保持亢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由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作业形式设计为带有童趣性和亲和性,以便使学生感兴趣,将他们变为乐学者。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能记住知识,机械布置作业,效果将会很差。所以要根据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多设计些趣味性有吸引力的作业,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这样肯定能有效巩固已学知识。参考文献: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卫萍.中国特殊教育. 2014(09)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李燕燕,李玲玲.教学与管理. 2014(18)3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J.王雁,赵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02)-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