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4417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分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新教改的推行对现代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课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其高度概括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而作为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真相的学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渗透核心价值观,以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以供参

2、考。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应当,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理念,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责任意识与有关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来感受并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并且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取向指导,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国际动向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方针。在历史教学内容中融入爱国情怀与国家命运,使学生将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发展。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历史事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时,要明确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历史时期,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国家

3、与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正视国家历史,并能够从中学习知识。比如在进行国家初建时期的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当时祖国所处的环境,使学生明白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以此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意志,与发展祖国的信念。如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先辈的英雄事迹来使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并通过价值观传达,提升学生的国家自信心与爱国情怀,并深刻理解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综合发展。二、在特定历史教学情境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思想历史是已然发生过的事情,作为生活于当下时代的人,由于经历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多数中学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明显无法与历史事件即历史人物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而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便能

4、够通过视频纪录片使学生能够从感官层面去细致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与历史事件,能够帮助学生从感官、思想与情感上代入历史事件,从而感知历史的发生。而在这个时候渗透核心价值观思想,便能够有效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基于此,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或其他工具,结合历史特定事件来创设教学情境,并灵活导入核心价值观思想,在提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认知历史事件,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产生认同感。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用视频来还原历史场景。比如在进行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讲述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环境下的

5、残酷,使学生从心底产生爱国情怀,并铭记历史,在不忘国耻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做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三、注重榜样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社会需要国民一起拥护并践行的价值观念,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身作则,体现教师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以此将核心价值观完全渗透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好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引导者,要承担起树立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责任。而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爱国与敬业精神,是在核心价值观渗透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榜样力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只有

6、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使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才能体现其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教育意义。四、加强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培养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在当前这个经济与文明高速发展时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明确,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学生要具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并具有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历史事件,让学生明确落后才是国家蒙难的原罪,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立于强者之林,才能自强不息。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创新对于自身与国家发展的重

7、要意义,并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展目标与创新方法,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观全面发展。结束语:总而言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应当要以教师为主导,要充分借助历史事件,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真相,加强学生的国家与民族自信心,促进学生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发展,才能使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的实践性得到体现,才能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参考文献:1郭慕卿.角色多元化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7):121-123.2林庆明.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和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114-117.-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