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4371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它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五大系列中的第一个系列,是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高中核心课程之一,是云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必修模块。经过课改后几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感想。一、正确认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

2、重大价值:可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艺术,形成人文素养;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能受到多种情感教育,更好地感悟生活。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身上担负的教育责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师生都不可以认为它是“小学科”,从而马虎对待、简单学习,必须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助力学生成长,让“小学科”发挥大作用。二、挖掘美术鉴赏课程具有的人文主义性质人文科学关心人的发展,它与自然科学是互补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它们二者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双翼。美术是人文学

3、科的核心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蕴含人的愿望、情感、道德、尊严、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因此,人文性质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基本性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应主动学习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应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熏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知识学习过于脱离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难以理解和接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千万不能

4、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过于强调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则会导致学习层次过高,理解难度过大,学生必然难以接受,教学也无质量可言。必须明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校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农村,对于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和美术鉴赏,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实际体验都少得可怜。因此,我尽量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开展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尽可能把内容与他们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能明白的例子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好学,进而乐学,教学才能一步步走向深入。四、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化选择美术课程

5、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教师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而要善于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那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呢?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经常思考:我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方面?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融入我的教学?怎样融入教学才最好?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勤于观察和积累,自觉养成好习惯,凡是遇到能用于美术鉴赏教学的资源和信息都要保存或记录下来,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整理,然后创造性地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中。我平时就很喜欢收集社会、生活、新闻、报纸、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信息,然后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这些多方面的资源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取自我们身边的

6、事例,学生特别容易对它产生亲切感,学习更主动和投入,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美术鉴赏涉及民俗特色、民族风情、社会历史、生活习惯、风景名胜、地方产品等方面内容,而且各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引发学生对本地传统和历史的关注,还能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我的家乡有许多非常好的资源,如我将腾冲的玉石雕刻、油纸伞、皮影戏融入到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中;将松山战役引入战争与和平一课中;将本地傣族服饰、腾冲和龙陵的农民画融入不同的歌声一课中;将易罗池灯会、端午

7、节花街、傈僳族的“刀山火海”引入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中,等等。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同时了解本地文化,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对于传承本地优秀历史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我因地制宜积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如因我校背靠著名的太保山森林公园,校园依山而建,景色优美,环境优雅,又紧邻历史悠久的佛教玉佛寺、道教玉皇阁,加上学校思齐台孔子塑像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形成难得一见的“三教合一”现象。另外校园内还有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升庵的故居等,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了发现之旅我的美丽校园一课,让学生带上相机分组寻找并拍摄校园之美,为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最后各组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本组

8、作品,学生积极主动,兴致高涨,展示的作品和优美的文字具有内涵和深度,不禁让我惊叹于学生的非凡创造力。此时此刻,“美”的发现和感悟已相互交融,“美”的内涵已得到悄然延伸。 六、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后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赏析和理解,还应与生活相联系。我认为与生活相隔离的美术鉴赏教学是空洞的,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多年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观点之一。在教学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我引入发生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的暴恐案和仍在战火中的叙利亚作为例子,让学生观看我精选的图片与视频片段,残酷的现实

9、生动阐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祈盼,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生命意识和关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感态度。七、教师要加强综合性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不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简单了解与认知,还需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地域特色、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知识,对它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感悟与赏析,有时还需用到文学、音乐、考古等领域知识。如鉴赏唐代仕女画需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审美取向、社会文化等知识;了解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需结合当地地域风貌、自然条件、人文风俗等因素进行。因此,美术鉴

10、赏课程的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教授这样的课程,如果教师只具备单纯的美术学科知识,是远远不足以有效开展教学的。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自觉加强综合性学习,多学习历史、文学、音乐、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多了解有关社会风貌、生产发展、社会思潮、地域特色等方面内容,才能有效将这些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走上审美大道。八、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多数存在课时数偏少,达不到标准课时数的现象。有些课程内容需要2个课时才能完成,因此存在课时数少、课程内

11、容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敢于打破课程设置的决心和胆量,不必循规蹈矩,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删减和补充,结合学生学习美术的经历、经验和生活,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关注重点知识、重要作品的学习,才能在有限课时数中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以上就是我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一些策略研究,课改后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学反思和研究,勇于突破创新,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高效开展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情操、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审美能力、拥有健全人格、用心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新一代高中生。-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