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3695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帮助学生塑造全面的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改深入推行后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理念生活化,而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大有益处。【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制 生活化教学 常见问题 对策探讨【正文】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渗透到当代的教学教育体系中,各大中小学不仅开始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培养自身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的问题

2、 1.1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本质,往往是要学生根据考试重点进行大量的背诵,涂鸦式的教学会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大多数是由社会热点以及生活热门话题所组成,包含着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掌握的正确的价值观,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无需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而在授课过程中,生活化理念也不在教师的教学范围之内,没有达到应有的生活化教学预期效果。1.2生活化教学仅仅停留于形式生活化理念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教学理念,引起了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教育部门都在引导师生开展生活化教

3、学,但真正进行生活化教学且取得一定成绩的学校很少,让生活化教学逐渐流于形式。经研究表明,很多学校的教师在进入到学校进行教学时,一旦树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后就很难改变,也不乐意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他们在面对生活化这种新型教学理念时并没有用心的探索研究这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的好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进行任务性的教学。教师没有深入的挖掘课本,也没有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为了形式化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1明确规划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设定教学目标作为课程的基础环节很容易被教师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明确且

4、科学的目标作为教学引导,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迷失教学方向,在进行教学时,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今很多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将生活化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对生活化的教学研究不够透彻,存在了许多关于生活化教学不科学不全面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课下要经常的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目前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拓展课外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考察学生思想价值观,定期的开展关于社会责任以及爱国主义等各种方面的教育。例如,在部编版新教材关于感受生命的意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表现生命伟大题材的电影,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教师在课下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这

5、一题材阅读书籍,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自己对于生命的认知。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同的生命具有不同的意义,保家卫国的前线军人有他们伟大的意义,而为我们打扫街道的叔叔阿姨们也有自己的意义,不管是伟大还是渺小,他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另外,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带学生做相关的心理健康游戏,帮助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本课题学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生命的意义用简短的话写出五条自己在人生中存在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使命感。2.2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要

6、构建兴趣化的教学课堂,在如今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知识贴近生活化,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首先帮助学生重视到道德与法律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经常的进行调整,避免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让学生无法在课上专注听讲的现象。最后教师要深入的挖掘课本,根据学生对生活中较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价值观。例如,在部编版新教材合理利用网络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网上交流账号了吗?”,“你们觉得有了网络之

7、后咱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呢?”,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关于网络犯罪的各种案例,并根据自己所收集的案例进行课堂讲解,列举出这例网络犯罪中所犯的法律相关条文,通过学生分组讲解,让学生对于网络犯罪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自己在网络上网时的法律法制意识。而利用上台进行案例讲解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对法律道德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意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生活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深入探讨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的挖掘课本,有目的的搜集关于生活的教学资源,将学生吸引到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张意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思考探索J.高考,2021(07):151-152.2蒋文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立德树人的教学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12):109-110.-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