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3514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邮轮旅游作为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高端业务,多年来一直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在美欧等传统市场增长趋缓、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对新兴航线产品渴望的趋势下,国际邮轮公司加大了对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关注和投入。2013年,包括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丽星邮轮、海航旅业在内的四家邮轮公司在中国投入七艘邮轮展开运营。截至2013年12月底,上海、天津、三亚三大邮轮港口共接待国际邮轮377艘次,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116.8万人次,2013年乘坐邮轮从上述三大港口出入境的中国游客达106万人次。在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形势日趋强劲的背景下,2014年3月18

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邮轮产业的目标和任务。在区域层面,天津、上海、厦门等地在不断改善现有邮轮硬件设施和提升接待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大了促进邮轮公司挂靠、建设邮轮母港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山东省是我国的海洋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和文化资源。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都对邮轮产业发展寄予厚望,并将邮轮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进行规划和培育。本部分报告对山东省邮轮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总结了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邮轮产业先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

3、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一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现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沿海分布有经济发达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港口城市与旅游城市,发展邮轮产业的潜力巨大。目前,青岛、烟台两地已有一定的邮轮业基础,有较好的邮轮基础设施,并接待过大量的国际邮轮停靠。(一)青岛相关资料显示,青岛的国际邮轮接待始自1979年,瑞典的“林德布雷德”号邮轮当年五次抵达青岛港。自此开始,青岛一直是国内重要的国际邮轮停靠港。30年间,青岛共接待国际邮轮260余航次,邮轮乘客10万余人次。除接待国际邮轮外,青岛两度开展过邮轮母港航线业务。2002年610月,丽星邮轮(香港)有

4、限公司曾开通过青岛-韩国平泽的国际邮轮航线,由“双子星”号执航58个航次,运送出入境游客10309人次;2003年该公司派出更大的邮轮“山羊星”号执航,受“非典”影响,仅航行了2个航次便无限期停航。2011年68月,歌诗达邮轮公司开通了以青岛为母港的13个邮轮航次,共计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22601人次。在国内邮轮经济快速发展和2008年奥帆赛等一系列国际帆船赛事在青岛举办的背景下,青岛市邮轮产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09年,青岛市旅游局与上海海事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编制完成青岛市邮轮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邮轮码头组合港方案,并制定了将青岛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的

5、发展目标。近年来,青岛市旅游局积极组织市内重点旅游企业参加国际邮轮展会,推介城市旅游资源,与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及代理机构加强沟通,争取航线。2009年,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青岛设立办事处,开展邮轮客源市场培育和邮轮产品促销工作。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和丽星邮轮公司也与青岛市达成设立办事处的初步意向。2010年,青岛市发改委组织启动了包括邮轮、游艇、游船在内的邮轮游艇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青岛邮轮旅游业的发展。2012年5月23日,投资8亿元的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并于当年12月17日建设完工,2013年3月31日正式通过验收。主体工程包括1个15万吨级邮轮泊位,码头长度为19

6、0米,陆域纵深为95米,水深13.5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0万人次。同期,以邮轮码头开发建设和运营为主要业务的青岛邮轮母港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成立。2013年3月,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邮轮客运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7亿元,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见图1)。图1 在建中的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规划效果随着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的日渐火爆,国内各港口城市在发展邮轮产业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青岛市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在软件及相关产品配套方面也有诸多突破。2014年4月4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加快发展邮轮游艇产业责任分解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14条具体政策措施,主要为:优化邮轮游艇码头布局;强化

7、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游艇产业园区;积极开辟国际邮轮航线;鼓励国内外知名邮轮公司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推进与邮轮母港城市合作;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支持游艇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培育邮轮游艇消费文化;拓宽产业融资渠道;完善口岸查验监管设施;提高邮轮出入境通关效率;推进检验检疫服务便捷化;建立邮轮游艇产业人才教育和成长体系。其中,方案提出鼓励国内外邮轮公司在青岛开辟面向日本、韩国和中国港台地区的航线,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2014年5月,青岛大学旅游学院联合企业、政府、国内外相关科研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岛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和“青岛国际邮轮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青岛邮轮经济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8、为青岛邮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撑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二)烟台在历史上,烟台曾经是黄渤海地区重要的邮轮停靠港。烟台市自1979年“探险家”号停靠烟台港以来,先后接待过国际邮轮300多航次,其中不乏欧美地区著名营运企业的豪华邮轮,像“北欧宝珠”号、“金澳德萨”号、“沙卡海湾”号、“探险家”号、“海洋公主”号、“美丽星”号等都先后停靠烟台港。2010年4月,韩国首尔特别市与烟台市签订了“烟台-首尔”国际邮轮航线协议,并确定将烟台港作为首尔邮轮在中国的邮轮母港。韩方拟建造两艘万吨级、抗风能力8级以上的豪华邮轮在该航线运营。邮轮在中国以烟台港为母港,根据游客需要还将停靠蓬莱、秦皇岛、威海、青岛

9、、上海等港口。每航次接待游客量设计为150人左右,航程为67天。与韩国首尔市在邮轮旅游方面的合作正式拉开了烟台邮轮产业大发展的序幕。烟台市高度重视邮轮经济的发展,将其作为烟台发展海滨旅游、海上旅游的重要突破口。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初步提出了将芝罘湾港区改造为邮轮母港和游船基地的思路,规划建设可停靠10万吨级邮轮及国内大型客轮的邮轮泊位和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其后,烟台市沿海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烟台市蓝色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都将邮轮经济作为烟台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内容。2013年5月19日,由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联合成立的烟台市邮轮游艇行业协会成立,该协会的成立有效地加快

10、了烟台市在邮轮产业发展方面的步伐。该协会在整合烟台市邮轮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邮轮产业开发活动、联系和沟通烟台与国内外邮轮产业相关团体间的事务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作用。作为其核心成员之一的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在烟台市邮轮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该公司分别于2013年9月、2014年2月成立“渤海轮渡(青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渤海邮轮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28日,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又从歌诗达邮轮公司购买了一艘中型邮轮,并冠名为“中华泰山”。“中华泰山”号邮轮由德国建造,总吨位为2.45万吨,拥有1000个客位,该邮轮成为国内首艘全资、自主经营管理的中型

11、豪华邮轮,预计201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三)威海威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宽广海域和岸线资源优势。威海市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多为港湾式海岸,景色优美,建港条件优越。同时,海岸沿线散落着100多个大小岛屿和30多个优良海湾,为邮轮停靠提供了广阔海域及众多停泊地。毗邻韩国的地理区位也是威海发展邮轮旅游的一大优势。中国涉韩的14条国际班轮中有5条在威海,年均运送国际旅客将近20万人次。同时,威海有接待国际邮轮的经验。2008年、2009年,接待了日本商船三井客船有限公司的“富士丸”号小型邮轮4个航次,游客共计2千余人。目前,来威邮轮只能停靠威海港旅游码头(威海港老港区)。该码头长200米,水深11米,可停

12、靠3万吨级以下邮轮。威海市已经启动了威海南港(新港)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新港建成后,拟将老港区按照国际邮轮停靠要求,建设国际邮轮游艇专用码头,满足5万吨级以上邮轮停靠(通过延长码头长度至300米)。该区域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商业设施齐全,是理想的邮轮码头选址地。另外,威海新港也规划建设停靠10万吨级以上国际邮轮的国际客运码头,作为威海老港专业邮轮码头的补充。(四)日照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日照被规划为山东半岛邮轮停靠港,且在新近编制完成了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日照市邮轮码头选址方案。日照市经济体量和旅游市场规模总体偏小,且交通区位相比青岛、烟台稍逊,基于上述原因

13、,在青岛、烟台等城市的邮轮产业发展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日照市目前在邮轮产业发展方面尚无实质性动作。二 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看来,山东省在邮轮产业硬件建设、软环境建设等方面与国内邮轮经济先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尚无专用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国内已先后建成海南三亚凤凰岛邮轮母港、上海(虹口区)国际客运中心邮轮码头、上海(宝山区)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福建厦门海峡客运中心邮轮母港和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五大邮轮港口(码头)。除此之外,辽宁大连、浙江舟山也已开工建设国际邮轮中心。相比之下,山东省的邮轮码头建设较为滞后。虽然青岛邮轮母港码头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14、并通过验收,邮轮客运中心也在建设之中,但建设进程比原计划延迟较长时间,工程进度尚不明确。青岛作为山东半岛邮轮经济发展的核心节点,何时能够正式启动邮轮母港的运营难以预料。省内其他城市,如烟台、威海近期虽有类似规划和设想,但没有形成明确的邮轮港口规划和具体行动。而专用邮轮码头的缺少会对山东省邮轮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若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将会进一步拉大与国内先行地区的差距。(二)邮轮接待城市不具备高效的查验硬件,通关能力受到制约据了解,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的联检大厅可同时容纳4000人通关,边检查验可同时开通20个通道,两小时内为2000人完成通关手续。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也达到了这一要求,通关效率与

15、国际接轨。由于没有专用邮轮港口,未建设专用邮轮联检大厅,邮轮乘客通关成为山东省邮轮接待城市发展邮轮产业的一大难题。以青岛市为例,在青岛邮轮母港建设之前,作为停泊来青邮轮临时码头的青岛港六号码头未建设专用邮轮联检大厅,按照现行通关规定,用摆渡车将下船乘客送入远离泊地的联检大厅进行查验,全部结束需58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意味着通关结束就要重新登船。即使青岛邮轮母港完全建成,如果仍按照现有通关政策,大型邮轮停靠青岛所需的人员查验时间仍会很长。为提高登船查验效率,又涉及与各查验部门之间的业务协调,存在较大难度。(三)没有出台专门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邮轮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

16、。如新加坡和中国都为邮轮经济发展制定了积极的鼓励政策,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国际化、一体化的产业政策和运作机制,才有了今天亚洲最繁华的两座邮轮母港。从国内邮轮经济先行地区来看,上海市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推进邮轮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2014年1月发布了关于本市加快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快推进邮轮码头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邮轮码头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快打造邮轮产业链、推进邮轮航线和旅游产品开发等在内的十条意见。天津市在获批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后,也相继推出了很多颇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邮轮产业促进政策,如允许境外邮轮公司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并运营,对注册在天津的邮轮公司及服务代理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目前,山东省的青岛市和烟台市为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