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2701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性别平等”议题披露调查 文 本刊记者 罗曙辉一、调查单位:WTO经济导刊杂志社二、调查对象:在201 2年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评比前500名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根据不同性质、行业的平衡,甄选前1 00份报告。三、调查背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0 26000中指出,性别平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已被证实的积极联系,“在组织活动和主张中促进性别平等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沟通工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针对“性别平等”议题的披露,不仅是企业对此议题的态度、立场的表达,也是企业能否将此纳入到可持续的经营管理、并进一步演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之一

2、的能力见证。本刊希望藉此考察目前中国比较优秀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在“性别平等”议题方面的披露情况,实践特色,以期为有志于推进“性别平等”社会的中国企业有助于积极实践、有效沟通的思考与借鉴。四、调查依据:所谓性别平等,IS0 26000做了这样的定义:平等对待男人和女人,这包括在权利、待遇、义务和机会方面的平等,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存在不同但被视为平等对待。本次调查基于以上定义,根据基本国情以及文化因素,这里的性别平等更偏重于平等地对待女性。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O)中,除平等、无歧视的雇佣相关内容外,尤其提出为妇女提供特别保护。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企业社

3、会责任报告指南G3.1版本中关于性别平等的条目共有1 0条,主要涉及工资、培训、职业发展、雇佣、流失、安全等方面的披露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0 26000中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性别平等与社会责任、组织发展的关系,并梳理推动实现性别平等所涵盖的内容与路径。本次调查内容设置基于以上几个应用较为广泛的社会责任标准中促进性别平等的指标。五、调查内容分析(一)样本概况在本次调查的100份报告中,国有企业22份、国有控股32份、外资企业23份、民营企业23份。这些企业所涉行业分布如下:采掘业9家、制造业54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家、建筑业3家交通运输业、仓储业10家、信息技术产业9家、j比

4、发和零售贸易5家、金融、保险业12家、房地产业3家、社会服务业4家、综合业5家。其中共有2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没有披露以上32项指标中的任何一项。(二)具体情况1员工数量以及不同岗位中不同性别的分布IS0 26000将“在组织治理结构中和管理层中应同时包括男性与女性,并逐步达到平衡以消除性别障碍”作为“组织应当审查其决策和活动,以消除性别偏见,促进性别平等”的第一条要求。调查显示,55%的报告披露了女性员工比例。5%的报告披露比例在10%以下,12%的报告披露比例在10%-20%,13%的报告披露比例在20%-30%,4%的报告披露比例在30%及以上,4%报告对此有所披露但未透露详细比例。3

5、8%的报告披露了女性高管比例。7%的报告披露了报告不同性别类别中治理机构(如董事会、管理委员会或非公司报告机构的类似组织)的性别;3%的企业按照性别指标划分,说明各管理机构的成员和每类员工的组成细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以更具特色的方式,展露女性员工群体在企业中的总体情况: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二级班子女性高管比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则补充披露了二级公司女性高管比例、陆地外籍女员工数量及比例;金伯利(中国)有限公司则披露了其女性平均工龄22.7,高于男性的18.7;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的报告披露了各子公司的女性员工比例。2员工培养对于员工培训、发展指标的披露能够反映出企业是否足够有力地发挥不

6、同性别员工的潜力和自身的优势。调查中,只有可口可乐大中华区企业披露了“按性别划分员工接受培训的时数”为女性13.3小时,男性15.5小时。6%企业披露了男性与女性接受培训时间的比例。未有报告披露“按性别划分的接受定期绩效和职业发展考评的员工比例披露情况”指标。3新员工、安全、健康以及流失率等对此,问卷设置了新员工比例、工伤率、职业病率、误工率(损失工作日比例)、缺勤率、工伤事故、职业疾病死亡人数、员工流失、育婴假后员工返岗率9个指标在性别平等中的披露情况。这些涉及劳工实践基本权益的指标披露,能够展示企业在日常运作与发展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是否能够保证不同性别员工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以及保留不同性

7、别员工,是对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因素的长期考量。只有LG中国公布了新员工中的女性比例为10%,员工流失中女性比例为17%;三家企业披露了育婴假后女性员工返岗率:分别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100%、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99.70%、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98%。4薪酬平等薪酬平等对于提供高于最低水平的工资可以有助于建立坚实的社区关系、提高员工忠诚度,加强机构在当地“运营的社会认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查中,只有两家企业详细披露了“男女员工基本工资比例”。未有企业在报告中披露“按性别划分的工资的标准起薪点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比率范围”指标。5对女性员工的关爱与保护这是本次调查中报告披露最多的内容之一

8、。它包括“考虑到工作场所对不同性别员工的影响、孕期与哺乳期的保护措施、签订专项保护合同或制度化规定、其他”等四个指标。其中有9%企业选择“考虑到工作场所对不同性别员工的影响”指标,19%企业选择“孕期与哺乳期的保护措施”指标,15%企业选择“签订专项保护合同或制度化规定”,42%企业选择“其他”。6在消费者群体中促进性别平等lS0 26000中“消费者问题和社会责任”明确提出消费者的正当要求包括:促进性别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并提出“分析消费者问题,防止固化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提供了额外基础”。调查中对此设计了三个指标:不使用在诸如性别不平等方面加深成见的文字、声音或影像;考察待开发的产品和服务对

9、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开发有助于促进两性平等的产品和服务。事实上,在各类消费品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尽管有所实践,但是未能在报告中有所披露。7供应链中促进性别平等在IS0 26000的公平运营实践中,提出了“将道德、社会、环境和性别平等的系列标准及健康和安全要求,融入自身购买、配送和发包的具体政策和实践中,以不断趋近社会责任目标”的要求。公开的信息显示,很多企业的供应商审核中已经设置了与性别平等相关的指标要求,但在本次调查中没有报告对此有相关的披露。8促进社区性别平等“组织对社区发展的支持和贡献为女性和男性带来的益处”也是IS0 26000中提出的企业社会

10、责任基本实践之一。本次调查在该方面设置了7个指标:信息与技术鸿沟、女性教育、女性就业、女性扶贫、女性创业、女性健康、其他女性权益。共有五份报告对此有所披露,分别是: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设立“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中国铝业捐资购置健康快车,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建设银行资助“母亲健康快车”以及中国贫困英模母亲;LG化学作为中文版报告特别披露了LG在韩国地区开展的因结婚迁居至此的外乡女性支援。调查结论与建议1在披露程度上,受调查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性别平等议题方面的披露还很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对此主题没有足够重视,未将此纳入管理指标之中,尤其是民营企业。调查显示,21%企

11、业并没有任何披露。其中,50. 43%的民营企业报告未有披露,是占比最多的,仅有9.O9%的国有企业报告未有披露,是其中占比最少的。披露程度有待提升。对于已经有所披露的报告,在具体指标的覆盖上不尽完整,37%企业只披露了1个方面的指标,占所有对此议题有所披露的报告的46,83%,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披露供应链中促进性别平等的状况以及在消费者群体中促进性别平等的情况。不同性质企业的披露质量及其指标覆盖率上都有所欠缺。建议:将“性别平等”议题作为“多样化”经营的追求之一,并将其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特色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推进计划,并将其纳入企业内部、供应链、社区等社会责任

12、管理与发展计划中,并在报告中得以体现。2披露方式有所欠缺。披露方式上有所欠缺,如针对男女员工的薪酬平等问题,大部分企业以“同工同酬”表示,并没有披露不同性别的薪酬比例,更不用说按性别划分的工资的标准起薪点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比率范围;而对于在消费者群体与供应链中推进性别平等,很多企业诸如零售企业、服装企业等已经开展实践,但并没有进行披露。建议:与相关通用社会责任标准以及行业社会责任标准对标,对性别平等相关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推进,提升针对此议题的实质性,并根据其中的要求进行信息发布。3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性别平等”问题,并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创新实践,但整体实践推进缓慢,并且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

13、系统性。调查显示,76%企业已经关注到这个议题。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性别平等”问题,并且试图通过一些创新的实践解决实现“性别平等”上的挑战,如东芝集团在提倡育儿和工作平衡上的实践。另一方面,不考虑行业因素,67.27%的企业报告中披露女性员工比例在50%以下,这表明大部分企业中女性员工数量低于男性;在培训时间上,女性的培训时间比男性更少,除了零售业;新员工、安全、健康以及流失率等在性别平等中的披露情况中,很多企业对整体的情况有所披露,但是没有进行性别区分,对此关注不足,这表明女性员工在企业中整体上还远远没有能够实现“性别平等”的待遇。此外,在社区CSR项目上,企业有倾向于女性健康、创业、扶贫的项目,但是总体上报告中的实践并没有专门针对性别平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计划,也缺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建议:鉴于IS0 26000中指出“利益相关方参与中的性别平等是在组织活动中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企业在报告发布前期、编撰期间以及发布后期就此议题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尤其注意在利益相关方中不同性别的平衡,根据实际的需求与实践,在报告中实现最佳的披露。编辑 罗曙辉shuhuiluowtoguidenet-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